落实“双减” 一课一得——小店区实验小学“思政导航 推进自主体验式课堂”教研活动纪实

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却格外暖意融融。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双减”下的课堂教学,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11月2日下午,我们邀请到市教研室梁涛老师来校指导,王校长、武主任和4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校本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我校六年级的青年教师马昕执教《桥》一课。为了呈现精彩的课堂,马老师深钻教材,用心备课,逐班试讲……在组内教研团队的一次次的观课议课中,马老师反复探索思考,创新求异,教学设计经过多次斟酌推敲后,终于呈现出比较理想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马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通过品读情节和环境,学生们感受到老支书不仅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党员还是一位爱子心切的好父亲。走出《桥》,走近生活,我们还会发现像老支书一样的很多人……</p> <p class="ql-block"> 课后,市教研室的梁涛老师对《桥》这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梁老师指出:教师能够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本课的课后题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课堂上一波三折的教学环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令人深思;板书设计更是紧扣小说的“三要素”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真正体现了板书是课文的微型教案。</p> <p class="ql-block">  随后,梁老师针对目前“双减”政策下,如何做到“一课一得”,进行了作业设计的前瞻性指导:</p><p class="ql-block">1.改变作业观。</p><p class="ql-block">2.作业的设计要有关联性。</p><p class="ql-block">3.关注作业的评价。</p><p class="ql-block">4.对作业的分析由随意到严谨。</p> <p class="ql-block"> 一下午的观课学习,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梁涛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法的传递,更多的是观念的更新,思想的指引。感谢梁涛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感谢马昕老师精益求精的辛苦付出。今后我们将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中将“教、学、评”一体化,语文教学从结果出发,在教学中开发评价工具,让所有的孩子爱上语文,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美好!</p>

老师

教学

梁涛

语文

课堂

一课

作业

教研

课后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