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敬老活动之——非遗曲艺研培班走进钓鱼台社区活动纪实

钓鱼台社区

十一月二日上午,钓鱼台社区联合南阳馨悦社工、南阳文化艺术学校,在钓鱼台小区文化活动广场共同举办非遗研培班实践演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中国已有4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曲艺是河南传统艺术形式,为将曲艺文化发扬光大,南阳文化艺术学校秉承“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原则,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曲艺研培班,经过三十天的培训,通过馨悦社工牵线搭桥,研培班到钓鱼台社区进行实践演出。 非遗研培班专业的主持人:张正航、张冰冰 非遗研培班全体学员首先带来河南坠子《唱段坠子给党听》。带领大家重温百年党史,讴歌时代楷模,唱响党的坠子赞歌! 器乐合奏《河南坠子主题曲》,引发观看群众共鸣,传来阵阵掌声。 王会存表演的快板书《看升旗》,快板技艺娴熟,台词功力精湛,一气呵成,掌声不断,喝彩连连。 河南坠子《吕洞宾打彩》齐效兰演唱,伴奏师傅一边拉二胡,一边踩鼓点,分心二用,能力超群! 豫剧《探阴山》净角(铜锤花脸)唱工戏。嗓音雄浑,气势夺人! 杂技表演《帽子舞》幽默诙谐,手法出众。 河南坠子《摘棉花》台风稳健,声音甜美。 河南坠子《盗仙草》,给大家讲述许仙、白娘子的传奇故事。 群演河南坠子《长征精神代代传》,几位老师唱腔优美,各具特色,共同歌颂长征精神,唱响时代赞歌! 在场群众一直津津有味、聚精会神观看节目,掌声不断、欢呼不断。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的节目结束了,很多群众还在问下午有没有,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希望这类活动多开展,多举办。 钓鱼台社区一直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各种惠民敬老活动来传承传统文化,传播敬老爱老传统美德,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以后的社区工作中,将更多组织类似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营造爱老敬老、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