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来信

林晓

缅怀朝鲜战场的父亲陆松涛 2021年10月30日,济南市摄影家协会召集会员组织参观了山东省老战士历史资料陈列馆,父亲陆松涛的有关史料正在此展示。 <i><u><font color="#39b54a">春花掩映中的山东老战士历史资料馆</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馆中陈列着父亲与战友在朝鲜战场的戎装照,祖国亲人的慰问信(上图)</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这面红墙,镶嵌了21516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代表着21516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齐鲁优秀儿女。</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作者(右)与摄友在陆松涛的照片前。</font></u></i> 一九四七年,身为独子,已有了一双儿女的父亲,从干了不到三个月的原国民党县保安大队偷跑出来,怕被抓回,半路恰巧路过一个染坊,机智的父亲将保安服染成了黑色,在石板上晾干,夜潜回家。在家呆了没俩月,1947年8月,他便不顾家人反对,离开年轻的妻子和守寡的母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东14分区14团,成为了一名重机枪手。新中国成立不久,抗美援朝打响了,我军开始组建高射炮兵部队。一九五一年二月,经过精心挑选,有文化的父亲有幸被选调到解放军沈阳炮校(后改为防空炮校)学习,经苏联专家培训后调到原67军201师任高炮作战参谋,成为我军第一代高射炮兵,同年七月开赴朝鲜。<br>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人民对新生政权的热情十分高涨,纷纷自发地写信给这些最可爱的人,慰问信像雪片一样从祖国各地发往异国炮火连天的战场,通信员每隔几天就要用麻袋装着这些祖国来信,到阵地或坑道或防空洞里分发给指战员,让这些浴血奋战的志愿军能体会到全国人民的关爱,给这些爬冰卧雪的战士送去一份来自祖国的温暖,上级也要求有文化的写回信,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互动”,这种形式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志愿军的抗敌士气。其中有一封慰问信就发到了父亲手里,信中还夹着一幅婴儿照片。 信的全文如下:<br><b>敬献给最亲爱的志愿军:<br> 这是我的四个月的婴儿的照片,您看他笑得多甜,多幸福!<br> 听说朝鲜的儿童正遭受到美国野兽残暴的虐杀,如果没有你们在朝鲜流血流汗,英勇作战,击溃了美国侵略者的凶焰,说不定他和其他许多中国儿童,也会遭遇到朝鲜儿童所遭受到的悲残(惨)命运,光荣的同志!你们保证了中国的安全,也保证了新生一代儿童的幸福!我以这孩子的父亲的资格,向您致以诚恳的感谢和敬意。当孩子长大了,懂得了他为什么能安全幸福地生活着的时后(候),他一定非常感谢与敬爱志愿军伯伯的。祝你在战斗中胜利再胜利!<br>哈尔滨东北铁路学院研究班学员<br> 谢展鹗敬赠<br> 一九五二、二、十七</b><br> <i><u><font color="#39b54a">入朝前的1950年12月30日,父亲(左)与战友侯海平摄于东北绥中</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 父亲(左)与战友刘作安在朝鲜前线 1953年3月17日</font></u></i> <h5><font color="#39b54a" style=""><i>1954年5月在朝鲜汉江边.</i></font></h5> <i><u><font color="#39b54a">1954年8月回国前在朝鲜的稻田里留影</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1954年10月终于要回家了。</font></u></i> 已有一双儿女的父亲(大姐6岁,大哥3岁),在生死难测的战场,收到这样一封带有婴儿照片的来信,他该是怎样的心情?这让我想起母亲生前讲的另一件事:大约是1948-1949年解放前夕,母亲听说父亲驻防在老家县城一带,便骑着毛驴抱着不到两岁的哥哥,在二大爷的带领下,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小两口终于见了面,趁着没人注意,母亲悄悄地对父亲说“跟你一起参军的五叔偷跑回家了,妈也让你偷跑……”,父亲坚决地摇摇头。<br>他之所以这样义无反顾,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说起“慰问信”,还另有一段佳话,当时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位女大学生被父亲优美流畅的文笔、清新隽朗的字迹所吸引,当然更是怀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对英雄的崇拜情结,向他倾吐了深深的爱慕之情,并希望得到一张戎装照(可惜那封信未保存下来)。那时,打着“冲破封建婚姻牢笼”旗号,抛弃结发妻子现象不是个例。父亲回信“已有家室”,冷静地给予了婉拒,但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却长久的萦绕在其心头。在他老人家八十五岁生日之际,与儿孙们又一次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里温馨的小夜曲时,晚辈们看不出他曾有的激情,更多的是他平静的眼神,舒缓的语调。父母感情很好,但我依然衷心地祝福当年的那位上海师大的女大学生,正是她那无私纯洁的感情,让父亲在那个冰冷、残酷的战场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情,也激励着他和战友们,为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前赴后继,万死不辞。<br>七十年的岁月苍茫而漫长,但人世间的真情却日久弥新。如果当年那位写信的叔叔和照片上的大哥,还有南国的那位大学生阿姨,能有幸看到这组美篇,请允许我转达父亲对您们最真诚的谢意和敬意:你们的爱一直伴随着他老人家,也一直感动和激励着他的后人,祝你们健康长寿、平安快乐。<br><br><br><br> <i><u><font color="#39b54a">回国后,首次授衔。</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 回国后,67军军部驻扎青岛,这幅照片曾摆在青岛的照相馆橱窗里,轰动一时,成为军部“美谈“。这发型当今也很时髦呀,借用我姐姐孙子的话语:太姥爷这形象狂甩网红小生十八条街。</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1964年驻防日照海防前线</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便装的父亲儒雅时尚,风度翩翩。1959年摄于青岛</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 1964年摄于胶县.好似民国的文人。</font></u></i><div><br></div><div><br></div><div> <i><u><font color="#39b54a">离休后,父亲曾在《大众日报》山东省《老干部之友》杂志上,寻找过这封信的主人及照片中的孩子,可惜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在他去世12年后,时值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才从他为长清石麟小学作传统报告的手稿中发现,原来这信并不是原件,而是父亲在敌机空袭间隙,亲笔将祖国来信抄录在贴身的笔记本上,并将婴儿照片贴在本子上以防丢失。<br>父亲戎马一生,转战南北,许多物件都被他轻装掉了,而这封信和照片却被精心保管直至去世……</font></u></i><br><br></div> <i><u><font color="#39b54a">为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献花</font></u></i> <i><u><font color="#39b54a">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全景</font></u></i> <i><font color="#39b54a">感谢赵良营、韩艳、苏秀蓉、王平等摄友的协助拍摄</fo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