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展公开课活动,是研究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运用“慧读”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环节。它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也是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p><p class="ql-block">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的公开课活动开展以来,课题组已有三名成员开课,他们分别根据不同学年段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慧读”方法进行课堂“口语交际”的训练。</p> 《爬山虎的脚》——毛秋芳老师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毛老师教态自然、活泼,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爬山虎的脚》的“慧读”活动。其中一处活动中,毛<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师让一名学生朗读,一名学生边听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图画,其他学生一起观看点评。此处活动,指引着大家</span>发挥想象,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再将想象表达出来,毛老师还及时回应和鼓励了孩子。</p> 《搭石》——廖美玲老师 <p class="ql-block"> 廖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课堂上十分注重朗读、速读,</span>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思考探究。通过一次次地朗读、速读练习,让已有一定阅读基础的五年级学生们品味文中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p> 《夏日里的成长》——范惠梅老师 <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中,范老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默读课文,体会“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是全文的中心。接着,再次默读,边读边用笔画画、写写,明白作者<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描写了夏天谁在成长,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合作交流,即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能感悟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表达意思的,</span>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感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听课教师也在认真听讲并记录笔记。</p> <p class="ql-block"> 每次听课活动后,课题组成员都会展开评课环节。授课教师首先阐明课堂的构思,其他成员再各抒己见、归纳总结。</p><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组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听取完三位成员的公开课之后,对“慧读”落实在课堂囗语交际的教学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慧读”形式应有丰富性,学生在“慧读”后的口语交际锻炼可以更加多样化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图片:廖美玲</p><p class="ql-block">撰稿:范惠梅</p><p class="ql-block">审核:陈益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