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驴行策略

大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春日游山玩水谓之踏青,那么此次“伏岭--半坑--酬村--石门”之行应该是“扫黄”。其实黄色还没有主宰大自然的一切,很多植物对于秋风的色诱无动于衷,譬如高岗上松树冷峻的苍翠,随地势起伏延伸至远方;间杂在洼地里的菜畦绿意盎然,在这个衰草连天的季节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惧风雪载途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公交到伏岭下车,从乡政府边上的小道进入山区,将近5个小时的路程,最终抵达石门。同学嘱我作文记述,细细回想,终究走马观花,语焉不详,对不起一个“记”字。“谈”还是比较合适的,可以黑天扯野,任意发挥;又是第一次走此路线,入不了一个“深”字,所以只能“浅谈”。既然此次行路模糊不清,云里雾里,只能参照以往朋友圈里有关影像,借题发挥,谈一点自认为驴行共性方面的策略,算是对同学有个交代。</p><p class="ql-block"> <b>策略一:聚焦“男女搭配”,抓住驴行的“关键点”</b></p><p class="ql-block"> 这个是通识,大家心知肚明。吃要荤素搭配,穿要色彩搭配,行当然要男女搭配一下。设若一帮大老爷或一群老姐妹出行,英雄行为没人鼓掌,搔首弄姿无人分心,是不是少了些驴行的趣味?我们此次出行是三男五女,沿途也没有险绝处,男的手脚施展不开,好多勇敢行为只能留待下次表演。倒是女行者们对日薄西山的色彩十分迷恋,核桃树下,白桦林里,都是她们争奇斗艳的身影。这个时候你可以坐下来喝口茶,抽根烟,揉揉酸胀的双腿,然后摆弄下手机,发个朋友圈,看看集赞多少。</p><p class="ql-block"> <b>策略二:聚焦“必有我师”,丰富驴行的“知识点”</b></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近代散文家梁遇春就是一个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道路的人,他认为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也是个长知识的绝佳途径。“虫倒没有,人虫倒不少,”途中碰到一个农妇嘟囔着。我没听说过“人虫”,后来明白了,原来农妇种的辣椒不是给虫子吃掉了(现在的蔬菜虫子基本不愿意吃),而是被人顺手牵羊。弄点小菜够不上小偷的规格,于是给汉语大辞典里增加了一个词汇,还是比较形象的。</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山道上总有些担柴而归的人。虽然是上午九、十点钟的光景,早有人独轮车推着柴火下山了,居然和我们一驴友是同学。一个吃好了游山玩水,一个吃饱了辛苦劳作,岁月在两人脸上落下的痕迹显然不一样,难怪有人在朋友圈里说要过一过城里人的高贵生活,我现在就是城里,丝毫没有高贵的感觉,其实不都一样吗,分什么粗鄙和高贵?数典追祖,不都是从山洞里爬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到了楼基村,坐石条凳子歇息,一中年人不知看出什么门道,以为我是绩溪中学毕业的,主动上来攀谈。原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基村有个绩溪中学毕业的,是个高材生,读好了书,忘了根本,跑到太平洋东岸去了。祖居已经破落,所幸良心未泯,寄了些钱给老父在城里买房安居。这样的问题不能用“人各有志”来定论,有些人在接触了国外的新鲜事物后,就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能够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期,杨舒平追求的“清新的空气”真的是舍近求远了,如果祖国空气不清新,应该是她的嗅觉出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b>策略三:聚焦“吃好喝好”,抓好驴行的“支撑点”</b></p><p class="ql-block"> 和砍柴耕田比较,徒步山道的体力消耗当然少些,但也不可小觑,长时间行走,轻则腿脚麻软,头晕目眩;重则低血糖,一不小心,真的要“上山”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头天备足五花八门的零食还是必须的。水是生命之源,最好是茶水,解渴。只要有心,沿途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填饱肚子,比如养殖场里给牛吃的山芋,给场主打根烟,可以抱走一大摞;趁守村人不注意,拔个萝卜;还有乌鸦梦、秤砣果……凭这些你可以支撑身体抵达终点。此次驴行终点的伙食是水馅包,鲜红的辣椒酱上面一涂抹,一口一个。想喝酒不在少数,最终喝的只有一个,上了车,昏沉沉,一觉到了高贵的县城,神清气爽,只想把灌了铅的双腿给扔了。</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忽然有个影像在脑海里愈加清晰起来:酷日下,牛喘着粗气,打着沉重的喷鼻,低着头往前使劲的拉着犁铧,泥土快速的向旁边翻滚开来!这头牛非常强壮,毛色光亮,驼峰高耸,和牛场上的蒙古种族相比较,不知高出几个档次。</p><p class="ql-block"> 掐指一算,快过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