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枫坪镇球树村张家垅老屋组,有两排长长的坐西朝东连体屋,长约三百米,进深约一百余米,属典型民国末年风格,俗称老屋里。之所以称老屋里,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被村里人称呼了三百余年;若把这个村庄的梁姓人口比如成一棵树,它便是这棵树的根蔸,上至田凼组,下至沙坪组,均从这里拓展开来。老屋里原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坐北朝南,并设有槽门,可惜历经翻修便</span>成为如今的模样,唯有晒谷坪内的门槛石和水田上方的高砌石墈尚存。</p> <p class="ql-block"> 据老一辈口口相传,老屋里建有槽门老院子的主人叫有发公,生于顺治十三年,原居茅塘大坪,是个有故事的人。</p><p class="ql-block"> 某日,其弟讨亲,他很是高兴,清早便下塘捞鱼,回来后在柴房帮忙烧火蒸饭。他一边烧火,一边心想:父亲已逝世,这个上座应该我这个当哥哥的坐。结果,中午快到开饭清席位时,礼仪师并没有请他坐上座;侄儿子还使唤他干这干那的。令他无比尴尬,背起背包便往西北方向跑去。晚上,弟弟打着火把,四处寻找,终于在破竹寨山(后因盛产爆竹便改名为“炮竹寨”)上找到了他,俩兄弟紧紧抱在一起,哭作一团,聊到了半夜。但因哥哥心意已决,弟弟只好作罢。弟弟心疼哥哥,求哥哥不要走远,就在此地“安营扎寨”,兄弟俩也有个照应,哥哥也便依了弟弟。从此,哥哥便在山上搭起茅棚,以打柴为生。</p> <p class="ql-block"> 某日,邵邑三溪六都温塘一同姓财主带着哑巴女儿走亲戚,路过破竹寨时,哑巴姑娘见高大魁梧的有发公正在砍柴,突然对他开口道:夫君,我要嫁给你!父亲为之一震,我的哑巴女儿居然能开口说话了!此刻,有发公一下子也愣了,憨笑着回道:我就一茅草屋,哪能容纳下你这千金小姐;我年龄有三十好几了,而你却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很不般配。站在一旁的同姓财主,顿时想起了算命先生的话:你女儿虽然年幼不会说话,但命里会见夫开口,且一生富贵,拥有七儿两女,九十一岁善终。于是,便对樵夫有发说:我女儿命里见夫开口,这是天意,我们绝不会嫌弃你是樵夫。</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同氏姑娘便经常来破竹寨陪有发公打柴,两人日久生情,直至在茅草屋内办了洞房花烛夜。当晚,夫人给郎君看一样宝贝玉石,说是母亲给的嫁妆;郎君一看,这也叫宝贝?!我用来砌茅草房的石墈,满满一地呢。两人连夜打着竹篾火把查看石墈,有发公不识字,但夫人可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出于大户人家自然识字,只见那块块玉石上镌刻着“有发”二字,便对郎君道:这玉石上还写着你的名字呢!洞房花烛夜,妻子有了,财宝也有了,正应了《增广贤文》那一句名言:命里有时终须有。</p> <p class="ql-block"> 两人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于康熙四十六年从破竹寨搬迁至章佳垅(后改名叫张家垅),在小溪旁,盖起了七幢青砖漆瓦房,围成一个大院子,发了七房人。后来子孙较多,便分居在垅内田凼里、石墈上、石山湾、枫树、传山、沙坪等地,有的子孙干脆将居住地唤作“三房头”“四房头”。垅内崇文尚武,人才辈出,出了兴缉举人,光齐、伯祥等太学生,兴恒(外委)、兴锭(忠烈)、兴启(忠烈)一门三勇士。</p> <p class="ql-block"> 兴缉举人事迹在《邵阳县志》《宝庆府志》均有记载,这里不再详述。倒是这老屋里光齐太学生“徒中师难中”的故事觉得很新鲜,且听我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相传光齐太学生是宝庆府有名的教书先生,从教二十多年 ,教出的学生最差的都考上了秀才。尽管他才学渊博,却屡试不中。每每出了考场才恍然大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年过半百。他又像往常一样带学生去赶考。考官见他年老,有意给他个“顶子”,就只出了一个上联:“徒中师难中”,让他对下联。他冥想苦思,完全答不上来。考官只好苦笑摇头。出了考场,他叹息吟道:“时催运不催!”学生们都问,先生,为什么在里面时你不说啊?</p><p class="ql-block"> “徒中师难中,时催运不催”,只能培育他人,却不能放飞自己——这是他一生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坐北朝南的槽门屋变成坐西朝东的连体屋,当前辈们披荆斩棘的经历飘落成故事,岁岁年年带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带走了一代代传奇的人生,只留下了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挂在神龛上头,以及我们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老屋里的人们不断走出老屋,奔向天南地北,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老屋里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守望在村头,企盼着万千游子平安归来……</p><p class="ql-block"> 辛丑岁晚秋描山绘水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