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人物|对话寞笛(王桢) 醉心书法几十年 临池不辍终有成

美篇艺术

<p class="ql-block">今天,美篇艺术为各位美友带来了一则“号外”。</p><p class="ql-block">本期《美篇人物》为大家带来的嘉宾是艺术领域优质作者、书法达人寞笛(王桢),美篇号:519188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platform/person-column?um_rtc=21666433cf604f5d26975f0a11ec4aaa&author_id=5191885&container=1&v=7.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寞笛(王桢)的专栏 - 美篇</a></p> <p class="ql-block">王桢,字桢达,号寞笛、月夜悟程,书斋号“寞笛居”。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吟诗兴咏、临池练笔、管弦寄情、运动摄影等皆是所好,散文、小说、诗歌、书法、摄影等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获奖若干,美篇首批“书法达人 艺术领域优质作者认证”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b>自幼受父亲书画文化熏陶 酷爱书法艺术</b></p><p class="ql-block"> 一方沃土深藏文化古韵,一片高原孕育秘境天堂。说起书法,人们第一印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能</span>是文化中心北京;可能是《兰亭序》的诞生地古越绍兴;也可能是自古文人辈出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但绝不会有人提起甘肃。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人们,似乎对书画艺术有着源于血脉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王桢出生于甘肃天水,工作生活于甘肃平凉,作为西北文化的一颗明珠,这里的人对传统书画有种特殊的感情。他自幼受父亲影响,喜欢上了写毛笔字,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奠定了书法基础。后毕业留校和调入工作部门,都被安排在单位办公室工作,写会标、红白喜事舞文弄墨及写春联之类的事也是他分内的工作。再后来临习书法便成了王桢的一种生活方式,以行书为主,也有少量草书、楷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b>以书法临池为日课 结缘美篇</b></p><p class="ql-block"> 晋卫恒的《四体书势》里有一个典故讲道“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其为故迹,岂信然邪?”。讲的是书圣王羲之为了在书法造诣上赶上“草圣”张芝,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这就是临池的典故。</p><p class="ql-block"> 寞笛(王桢)将自己的书法习作称作临池日课,既有向先贤致敬、也有督促自己的含义。不管工作与否,都会打卡日课并发布到美篇,做到了临池不辍。即使在外出差,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完成日课,就是读帖、读书、听书,或者在美篇上欣赏美友们的书作。数年的坚持让他的书法获得了周围朋友的认可,甚至会将他的作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信物传递给外国友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在写书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在写书法</p> <p class="ql-block"><b>多才多艺,散文、音乐、书法、摄影样样有成就 </b></p><p class="ql-block"> 熟悉寞笛(王桢)的美友们应该会知道,作为一位艺术领域达人,他的兴趣爱好广泛。除书法外,吟诗兴咏、丝竹管弦、运动摄影都是他擅长的门类,甚至文章里的配乐,都是他自己演奏的二胡作品,跟平常的爱好者不同,他在每一项几乎都取得了一定成就。</p><p class="ql-block"> 他从小就喜欢“玩”,什么都“玩”,书法、二胡、写作,发现感兴趣的东西就情不自禁地去学习、去揣摩,有兴趣再加上钻研,让他“玩”出了一些成果。散文《<a href="https://www.meipian9.cn/38610ly4?share_from=others&amp;um_rtc=78653f1695ecef407671fd084fe40708&amp;share_user_mpuuid=1e81203925ced881c14656b53b8ebe72&amp;share_depth=1&amp;v=7.0.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i>被 情 困 着</a>》2006年获首届《读者》(原创版)真情征文优秀奖,《<a href="https://www.meipian9.cn/3749rfte?share_from=others&amp;um_rtc=6985e95249e2a06a931e81d01ff16ec0&amp;share_user_mpuuid=1e81203925ced881c14656b53b8ebe72&amp;share_depth=1&amp;v=7.0.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i>琴 声 伴 我</a>》发表于2006年平凉日报,摄影作品《圆通寺佛事》(组照)获旅游摄影网河南站“百斯特杯”2013年度民俗摄影大赛优秀奖,曾获地市级全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还是市直机关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成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在演奏二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寞笛(王桢)在摄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美篇艺术对话寞笛(王桢),快来看看他的分享吧!</b></p><p class="ql-block"><b>美篇艺术:您是如何与书法结缘的?</b></p><p class="ql-block"><b>寞笛(王桢):</b>父亲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上世纪60年代,在北方的农村如果能识文断字、会打算盘、会写毛笔字,便是“文化人”,我父亲就是我们村里的“文化人”,尤其是擅长一手毛笔“楷书”。受父亲的影响,从小我就喜欢上了写毛笔字,这为我的书法之路奠定了一定基础。上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书法作业,我经常得优秀。上初中时(上世纪70年代)我是学习委员,且毛笔字写得好,办墙报之类的事总离不了我。80年代初期考上了农校,学校对书法教育非常重视,将书法作为农校学生的一技之长来培养。毕业后被安排在办公室工作,写会标、红白喜事舞文弄墨及写春联之类的事也是分内的工作。随着阅历的增加和书艺的进步,一些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经常索要我的书法作品,甚至同事、朋友出国学习考察也会带上我的作品,作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传递友谊的信物赠送给外国朋友收藏。再后来临习书法便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每日临池不辍,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b>美篇艺术:您觉得写书法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吗?</b></p><p class="ql-block"><b>寞笛(王桢):</b>写书法的益处,对我来说,首先是促进自己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书法引领自己多读古人圣贤的书,以此不断充实自己。练书法都要临帖,帖中不乏古人的文章,往往临帖者字未见长进多少,却读了大量优美之文,诸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创作书法作品更要涉及古人的诗词歌赋,真正读懂它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丰富了自己的文史知识。古人读书写字是不分家的,现代人也应该如此。其次便是修身养性,兴趣使然,便能坐得下来,投入其中,舔笔蘸墨,随着毛笔在宣纸上游走,墨汁在宣纸上洇开,那种入纸成书的感觉,犹如抚琴品箫一般,真乃妙不可言也!</p> <p class="ql-block"><b>美篇艺术:我注意到您前期并没有专门在美篇上分享书法,是在2019年的5月6日更新了一篇临池笔记开始系统的分享书法,可以讲讲这种转变是怎么产生的呢?</b></p><p class="ql-block"><b>寞笛(王桢):</b>是的。这与我不同阶段爱好情趣的侧重点有关。除书法外,我还先后在美篇分享过摄影、散文、小说、诗歌等。起初这些内容都会分享,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好情趣的重点转移到了书法方面,因为“读书写字”更贴合我这个年龄段的精神需求,所以从临池笔记开始了我的坚持而富有情趣的书法之路。由“临池笔记”到“临池日课”,都离不开刻苦,“临池笔记”主要是摘录学书法过程中名家的观点、轶闻趣事等,有时用小楷抄录,同时配发习作,不一定每日都有作品,比较自由松散一些。而“临池日课”则要求更加严格,无论是临帖还是创作,尽量做到每日都有作品,实在没时间也得读一下帖。这也是自我加压,不然人有惰性,稍有松懈,便会坚持不下来。当然能够长期坚持,关键是要有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读书写字”的兴趣一直未减,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作保证。</p> <p class="ql-block"><b>美篇艺术:你觉得学习书法是坚持重要还是天赋重要?如果其他美友也想像您一样日课不辍,您有什么建议吗?</b></p><p class="ql-block"><b>寞笛(王桢):</b>我觉得兴趣最重要,有了兴趣,就能坚持。当然,如果天赋好,悟性好,加上勤学苦练,效果会更好。其实有许多美友和我一样,都在临池不辍地练习书法,甚至比我坚持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b>美篇艺术:作为美篇首批“书法达人艺术领域优质作者”的认证获得者,可以谈谈您认证达人以来的感受吗?</b></p><p class="ql-block"><b>寞笛(王桢):</b>能得到这个荣誉,是美篇对我学习书法的认可,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认证以来,感觉自信心更强了,和美友们的交流更多了,想把自己学习书法的体会和收获分享给美友们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对本人而言这还真是一件好事情!当然和美友的学习交流不仅限于书法,诗歌(尤其是古诗词)、散文、绘画、摄影等都有涉及,这些艺术形式对自己书艺的长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书法的字外功吧。</p> <p class="ql-block"><b>美篇艺术</b>:<b>从2016年至今,您使用美篇将近5年时光,您觉得使用美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美篇对您意味着什么?是不可或缺的吗?</b></p><p class="ql-block"><b>寞笛(王桢)</b>:我坚持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已有多年,从最初的博客、微博,到近些年的美篇。记得我当时认证书法达人的感言是“美篇让我的生活充实而精彩”,这便是最大的收获吧。美篇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艺、寄托内心情感、与美友分享工作生活学习的平台。使用美篇的这些年,我先后创作了书法、散文、小说、诗歌、摄影等700多篇作品,许多作品被平台加精或得到“平台与美友双认可”,这些作品我将其分别归纳到“信手拍来”、“墨池流韵”、“工作掠影”、“心情文字”等4个版块之中。和志趣相投的美友们互相交流学习,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还收获了纯真友谊。</p><p class="ql-block">信手拍来的摄影作品寄托的是“诗和远方”之情,墨池流韵里飘溢的是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与诠释之韵味,工作掠影里记录着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精彩瞬间,心情文字里是自己业余创作的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去年《甘肃日报》记者发现了我发表在美篇上的反映乡村风貌的纪实摄影作品,并将作品发表在《甘肃日报·市州观察》版面。</p><p class="ql-block">“此心安处是吾乡”。坚持每天在美篇创作作品,和美友们交流互动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感谢美篇编辑们的无私奉献,愿美篇越办越好,愿美友们在这个轻松快乐的平台分享更多更美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往期美篇人物:</p><p class="ql-block"><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7.cn/3s73a6o9"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篇人物|对话张耀来,重温《觉醒年代》里的波澜壮阔</a></p><p class="ql-block"><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3sfdnh0s?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篇人物 | “国家一级品酒师”那乾进:我的微醺人生</a></p><p class="ql-block"><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3rke30c7"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篇人物|摄影师紫手环:我关上朋友圈的门,推开了美篇这扇窗</a></p><p class="ql-block"><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3rb53swa?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篇人物|青年作家洪绍乾(笔若):坚持创作,从11岁写到老</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