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期听了几节课,发现个别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存在不少问题:或大而化之,难以操作;或没有层次性,重知轻人;或表述不当,难以检测……这引发了我对教学目标设计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与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核心素养背景下,设计教学目标应把握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一是准确把握目标设计的依据性,确保目标设计有据。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应当基于三方面的考量:课标、学情和文本。从课标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新颁发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在完成学科课程学习之后,应达成的学习结果。同时,教学目标也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从学情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以激发其求知欲;从文本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文本知识体系和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科育人。</p><p class="ql-block">二是准确把握目标设计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确保目标设计有效。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曾说过,任何学科都有三方面的层次性,即学科知识层面、学科思维方法层面和学科育人层面。新课标首提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科育人作为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