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中学六年级全体师生面对疫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东北偏北

在当前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如何做好心态调节至关重要,好的心态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并且有助于疫情防控。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教育,在特殊时期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一、 疫情期间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状况<div>认知: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思维敏感。<br>情绪:焦虑、恐慌、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病、过度紧张、害怕。因学校开学日期变动产生不安、焦躁、情绪不稳定。<br>行为:易冲动,烦躁,压抑,安全感降低。<br>躯体:食欲下降或适量增加,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因长时间焦虑出现肌肉紧张、坐立不安等。<br></div> 二、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状况应采取的措施<br>(一)学校采取的措施:<br>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为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及时下发上级的精神跟要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了解疫情的发展状况,班主任随时待命,摸排疑似感染者,发布疫情信息,发布防控措施等。<br>2.停课不停学,我们在行动<br>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利用班级微信群,参与班级学习活动,随时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安排作业并指导答疑。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学习任务,限定时间完成,要求学生当天晚上传到班级群,教师检查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倡导教师针对学情分层布置学习任务,所有科任教师要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等。<br>3.开通心理咨询室,对于疫情期间有焦虑,恐慌的等心理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寻求学校心理教师的帮助等措施。<br>(二)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应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这些问题:<br>1.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正确应对自身心理应激反应 <br>面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不可避免的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如,恐慌,长时间关注疫情的各种消息;焦虑,对未来的担心,囤积大量生活用品,等等。如果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表现出这些心理应激反应,难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所以父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使父母自己也有心理应激反应,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孩子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br>2.让孩子保持正常有规律的健康作息时间<br>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让孩子进行适度、适合的室内体育锻炼活动。尽量避免孩子外出,确实需要外出,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等等。<br>3.控制孩子关注疫情相关新闻和消息的时间<br>疫情信息过载会加重孩子的恐慌和焦虑,不仅如此,有些虚假信息反而增加心理不安。让孩子关注必要的权威信息,不要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多一些正面思考,对一些负性事件赋予积极的价值。虽然疫情防控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也增加了亲子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可以好好利用在家时光进行阅读和学习。<br>4.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与孩子共同分享<br>转移注意。做一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运动、做家务、与家人聊天等等,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br> (三)学生自身采取的一些措施:<br>1.躯体放松技术<br>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可以试着用正念或冥想的方法放松自己,比如,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然后让呼吸慢慢变深变缓,也可以在此过程数呼吸的次数,以20次为一个阶段,每天坚持10-20分钟就会有益身心。<br>2.觉察自己,认识自己<br>利用难得的独处时间,试着觉察自己当下的心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试着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想法、信念和行为等。觉察本身就可以带来平静和愉悦。<br>3.学会过滤信息,避免造成替代性创伤<br>替代性创伤是指通过看、听、读新闻报道或与人讨论创伤性事件等方式造成间接暴露于该事件,进而产生心理创伤的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在关注社会新闻和疫情发展情况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产生替代性创伤。<br>4.利用多种方式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br>利用段这难得的与父母共处的时间,更是与父母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好机会。可以寻找吵架模式,总结触发点,了解双方会激活情绪的情况,并坦诚地告诉对方,达成暂停的方式。<br>5.积极的“愿望清单”技术<br>利用积极行为,防止疫情中心理崩溃。列出来平时有什么爱好一直来不及做,排个队,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里就可以实现的活动。逐项实现,每项持续到感觉有点儿无聊。如果你的项目少,还可以发展一些新项目。可以跟帖交流,激励更多人打卡参与。<br>6.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br>以半天为单位来分配学习时间。比如说,我今天早上起来,我确定今天上午只学习哪1-2门课程,确定好以后,我就不再瞻前顾后,不再去思考其他那些该做不该做的事情;制定计划的时间要有讲究,长期养成了一个订计划的好习惯,建议制定计划放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该做的事情全部安排好。要留有时间余量,适当放松休息,劳逸结合。<br>7.保持运动<br>运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人的身体机能,还可以帮助减少精神紧张,增加愉悦心理。居家生活仍然也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跳绳、做操、瑜伽等。这个假期不妨与家人一起来创造性地“开发”一项新的家庭室内运动项目吧。<br>8.主动休闲。<br>主动休闲指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趁着这阵有空,而你们也正好有时间,不妨做一些自己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比如阅读、下棋、烹饪、手工、学习新技能等等。在主动休闲中,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会产生专注忘我的心流体验,不仅可以减少疫情带来的焦虑、无聊,还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增进与家人的亲情交流。<br> 特别提醒:<br>面对疫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br>1.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持续的睡眠质量差;<br>2.较长时间感觉惊恐不安,失去安全感;<br>3.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br>4.感觉无助、感觉空虚、情绪持续低落;<br>5.感觉自己变得迟钝及麻木;<br>6.感觉自己不想和他人交流,变得内向,感觉非常孤独。<br>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请务必联系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br>

疫情

心理

孩子

自己

焦虑

学生

应激反应

父母

可以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