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飘落的季节

新娘

<p class="ql-block">北京秋天最美、最有味道的景致:一种是红叶,另一种就是银杏。特别是深秋时节,树上、地上、空中飞舞的黄叶连成一片,宛如活生生、金灿灿的秋日童话。从十月下旬开始,秋风一起,那大街小巷里的银杏树,就像灯一样,刷的一下被点亮了,阳光一照,通体明媚,真是明快到人心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的秋天没有一样不令你满意的"。北京的秋天美在何处,美在大气、高远、明媚,天空湛蓝、清透,阳光温暖、明亮,更显古都北京沧桑。金黄的银杏"雨",火红的枫叶林,黄色银杏叶、蓝色的天空、白色云朵、紫色的花海,都给古都北京添一段妩媚。可以说,北京的一年四季中,秋天是最迷人的、最舒适的。</p> <p class="ql-block">古人所说的一叶知秋的遥想,大概就藏在北京的秋天里,因为一到秋天,北京就变成了老舍笔下的北平。满城金色的银杏,那就是“北京之秋”</p> <p class="ql-block">每到秋天,秋意浓烈,银杏树叶相继黄的通透,黄的可爱,于是只要有银杏的地方,都会被现代的都市人极力追捧,一睹银杏在秋天里美丽的身姿,更是被无数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的去围观,诠释自己心中最美的银杏,最美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暖阳之下,走在家附近的路上,躲开喧闹的人群,寻找秋天的色彩。从万寿寺大街由东往西走,在路中央就可看到一颗古银杏树,因为树太有名,路到这里都变窄了。顺着银杏古树转一圈,便来到紫竹院北门,进公园看银杏树走走停停,用时两个小时,赏景健身两不误。</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北京最负盛名的十大古银杏圣地之一栓马树,距离我家不到1000步。</p> <p class="ql-block">在万寿寺路大街上,位于紫竹院北门西边一点的地方,就巍然屹立着一棵巨大的古银杏,在马路对面每天都能看到它</p> <p class="ql-block">这棵巨大的古银杏,其高达15米,干周长达8.1米,它粗壮的主干盘曲交错,这里是元代古刹镇国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这棵元末明初所植的巨大古银杏树,据说现在已有600多岁。相传明末之时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城,因天色已晚不想惊扰百姓,便把马拴在路边一棵银杏上,自己在树下露宿到天明。后来人们称此银杏树为“拴马树”。树下特立此碑说明</p> <p class="ql-block">我每天清晨,去紫竹院锻炼,都要从这棵古银杏树下走过。透过晨光看银杏树特别美,便拿起手机拍下来,从初秋拍到深秋,记录了银杏树点点滴滴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初秋时的古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叶子慢慢地在变黄</p> <p class="ql-block">老银杏树前。看到她那虽然苍老但依然倔强而枝繁叶茂的容貌,让人钦敬不已</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多的银杏叶由绿转黄了</p> <p class="ql-block">深秋时节黄叶满枝,仿佛换上“金身”</p> <p class="ql-block">绕过古银杏树就来到了紫竹院北门,紫竹院是皇帝乘船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修建是仿江南水乡之美景,公园是三湖两島一堤一河一渠的布局,以竹为特、以奇石为缀、以水为主来体现江南园林特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紫竹院里的紫御湾码头即当年的皇家御用码头,从乾隆十六年(1751)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共有六位皇帝陪同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直达颐和园。现在码头仍为游人提供游船</p> <p class="ql-block">紫御湾码头旁边的泓岫桥,这座桥是新建的,为了方便紫竹院内的游客登船。桥跨两岸边上有一对石雕麒麟镇水兽隔岸相向,憨态可掬地卧看河水涨落</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红墙碧瓦的石径上,走在紫竹院公园里,看园中被深秋渲染的风景。北京的秋,令人情醉,醉入心窝……</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代的福荫紫竹院,原本是皇家寺庙万寿寺的下院。光绪年间重建紫竹院使其脱离万寿寺,成为独立的行宫。清末八国联军的浩劫以及后来的战乱、出租、被占用,解放后已经损毁严重。2010年福荫紫竹院的复建工作开始,2013年举行“开山门仪式”,2014年行宫文化展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福荫紫竹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一墙之隔的行宫和禅院两部分组成。行宫是一座北方庭院风格的皇家宫廷式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院内设有报恩楼、二宫门、紫霄殿、东西妃子房、院落、回廊等8处主要景点,还有2株明代栽植的高大的银杏古树。</p> <p class="ql-block">整个行宫青砖灰瓦,面积不大但十分精美。分为东、西、中三路建筑</p> <p class="ql-block">传说始建于乾隆年间的报恩楼并非原名,到光绪年间,最受宠的太监为报达对皇帝、对太后的恩宠而出资主持修建,并因此得名“报恩楼”。报恩楼上下两层,每层有柱廊和9个开间,规模较大。楼体青砖碧瓦、红门绿窗、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即古朴典雅又气度不凡。1982年由紫竹院公园接了报恩楼后进行了全面整修,并邀请著名书法家题写了“感恩楼”匾额。原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为感恩楼题写了楹联</p> <p class="ql-block">当年慈禧皇太后在前往万寿寺拈香礼佛之前要在这里的报恩楼梳妆及用早膳,然后从报恩楼西南角的小门出来,便可直接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紫御湾</span>码头登船</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行宫里矗立着两棵巨大的银杏树,栽种于明万历1575年,已有400多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巨大的古银杏树几人才能抱合。沐浴着明媚的秋阳,听秋风飒飒,看黄叶飘零</p> <p class="ql-block">微风吹过,一片片黄叶勾画出一幅幅梦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秋风拂过,树枝摇曳,树影婆娑,如此秋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走进秋天,爱上秋天,秋叶洒满小径,露珠晕染枝头,喜欢秋天淡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银杏树在秋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金灿灿的色彩,黄得发亮,黄得耀眼,黄得闪烁。你只需要静坐树下,听听银杏的述说</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的银杏树见证了400多年的人世沧桑,岁月如歌。</p> <p class="ql-block">这金黄的色彩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如今人们喜欢秋天,只因秋色太美太多。</p> <p class="ql-block">秋天,有金黄的银杏叶,有淡淡的清凉,有清澈的明净,有萧瑟的静美。不必喧闹,简单的金黄,才是至真的魂魄。</p><p class="ql-block">站在这耀眼的银杏树下,任所有的繁华从眼前辗转而过</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公园里正是它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不妨与家人一起秋游,不负这大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梦想中的秋天就应该是北京的秋天,完整的人生就如同秋天的北京:累累硕果是人生的收获,肆虐的秋风是人生的征程,阵阵寒意是生命的起伏,飘零的秋叶是生命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银杏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在秋天,它们会变成金灿灿的柠檬黄,在阳光的映照下,全身透亮</p> <p class="ql-block">微风吹过,一片片黄叶勾画出一幅幅梦幻世界,与绿色的草地相映衬,将这个秋天演绎得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深秋,银杏枝头挂满了金色的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杏叶飘飘洒洒,银杏使秋天不在孤独冷寂,而是一个五彩世界。</p> <p class="ql-block">蔚蓝天空,斑斓秋韵,谁说秋天只有萧瑟</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秋是渲染了金色的图画,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往往是赏秋人最理想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站在银杏树下放眼望去,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吹过,纷纷扬扬的银杏叶飘飘洒洒,脚踏在银杏叶上,咔嚓咔嚓的声音像音符响起</p> <p class="ql-block">地上落满层层黄叶,每一片都是一面完美的小扇子。捡一片夹在书本里,留下一份秋意,忆一段时光。</p> <p class="ql-block">夏天已成故事,秋天已成风景。慢慢走,细细看,岁月长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