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

**~恋~繁星**

<p class="ql-block">卡瑞尔·麦克布莱德。</p><p class="ql-block">一、《母爱的羁绊》讲述的是:母亲的自恋直接影响到孩子,特别是女儿,母亲就像是一面镜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走,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女儿的身上。自恋的家长养育的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遭遇情绪崩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恋的母亲会将自己的女儿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女儿为了和母亲建立亲密的关系,必须时刻注意母亲的需要,不断去取悦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糟糕的是,自恋的母亲永远不会因为女儿,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称赞她,而这,恰恰是女儿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女性所必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如果你在一个由自恋支持配的家庭中长大,成年后,你每天竭力去做一个好女孩。你就能得到渴望的爱和尊重,但是你也会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我做得不够好,我的价值取决于我做了什么?而非我是怎样的人,我不值得爱。如果听多了这些负面信息,会让自己感到不自信烦躁,焦虑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的自恋就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伤你,影响着你。例如:一个女孩为了取悦母亲,那次逛街,她看到母亲把一个漂亮的零钱包,久久拿在手上。女孩发誓,一定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她在学校省下了好几个星期的中饭,直到攒够钱,给妈妈买了那只奢华的钱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诞节一早,她激动地期待着母亲对礼物的反应。可是事与愿违,妈妈指着她偷东西,把钱包扔到屋子的另一头,并叫道:“我不想要一个贼给的礼物。”这样的母亲,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通过认识母亲是如何发展起自恋行为的,你可以取代这些负面的声音,改变自我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自恋型的母亲可分为好几种:1、事必躬亲型:这类母亲试图影响控制女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她替女儿做决定,左右女儿的穿着、行为,言谈、想法和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心不在焉型:这样的母亲不会给女儿提供什么指导,情绪支持,情感共鸣,她们从来不考虑,甚至否认你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性自恋分为六张面孔:既有可能主要是其中一种类型,也有可能是几种的混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浮夸外向型:这种人是个公众艺人,往往过着迷人的生活,希望女儿进入她们的社交圈,按她们的模子来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成就导向型:如果你的生活获得成就最重要。这类母亲会为孩子取得好成绩,喜欢向人炫耀,如果女儿达不到期许的样子,就会感到难堪,甚至暴跳如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心身疾病型:这类母亲用疾病和痛苦来操纵别人,为自己扫除障碍,获取注意力。而她认为她,自己是有资格得到照顾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成瘾型:有位心理学家,对成瘾型自恋母亲进行过最贴切的描述,“喝酒,抽烟,大脑赋闲。”她们会沉溺其中,脑子里显然不会装着女儿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不怀好意型:在女儿看来,这类母亲在公共场合慈爱可亲,殷勤体贴。在家里却心地残忍,肆意凌虐。这种矛盾的信息,会让人疯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情感饥渴型:所有自恋母亲,都有某种程度的情感饥渴,是一零月这种矛盾的信息。会让人疯狂情感,希望女儿们来照顾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因为母亲的影响,孩子会寻求帮助,这时候,爸爸在哪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父亲把注意力集中在母亲身上,他和母亲的默契,让他看起来也比较自恋了,他无力照顾到女儿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张自恋温床上的父母达成的默契,对任何人而言都牢不可破,尤其是对被母亲视做竞争对手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数女儿都说,如果她们和父亲在关系很好,就会遭到母亲强烈的妒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点上,男孩和妈妈之间似乎是另一种关系,几乎每一个有自恋母亲的女儿都告诉我说,在家里,男孩比女孩更讨人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就是在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儿子结婚后。将一位儿媳带入了这个等式,儿媳马上就能感受到母亲嫉妒心的正面冲击。在妈妈眼中,儿媳是竞争对手,他们更多的是争夺儿子的注意力。从前,妈妈也许是儿子生活的中心,但这位新娘夺走了一切。妈妈应该退居二线,但事实上她不可能这样做,她们也不知道自己陷入了怎样的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一个母亲,一个人含辛如苦的把孩子养大。给儿子娶了老婆。这应该是十分完美的事情,可事与愿违,婆媳关系矛盾不断激化,儿子和母亲也是天天争吵不休。刚结婚的夫妻俩也是争吵不休。最后,那位母亲终于忍受不了,喝药自杀了,母亲一走,小夫妻俩的日子,反而越过越好。生儿育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没有了母亲的干扰,所以,作为婆婆的母亲,学会退居二线,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冷静的去面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极端的姐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己,女孩需要相互之间以及和他人之间建立起牢固界限,还得表达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需要。建立健康的界限,需要直言不讳清晰的沟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恋家庭就像有虫的红苹果一样,隐藏着深刻的痛苦。为了了解这种关系互动,怎样让女儿无意识中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自恋家庭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一切为了妈妈”和“一切为了形象”是她们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形象比感受更重要。自恋母亲的女儿会从空洞的语言或母亲的例子中得到这样的观念:“外在比内在和感受都重要。”自恋母亲的女儿不仅承受来自文化的压力,还要承受母亲的压力,母亲不断强调,要保持完美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展现“正确”的形象:母亲的倒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部电影《来自边缘的明信片》片中的母亲生病住院时,只担心自己的发型和化妆,她不想还没画眉毛就被埋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形象是妈妈想要让这个世界看到的自己,她希望女儿也为她的形象增光添彩。内化在女儿心中的形象观念,可以持续到自立的成年期。由于在成年以前,不断内化这类观念,我们自己也变得重视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孩会从母亲身上和文化环境中学会怎能做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爱人、一个朋友和一位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如果女孩从小被教育的就是外表怎样比个人感受、个性、价值和真相更重要,就会感觉空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位健康、可靠的母亲,帮女儿抵御名流、财富和完美形象带来的文化进攻,女儿就能树立正确的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想摆脱这种空虚感和外貌导向的人生观,自恋母亲的女儿,首先要学会协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她要先找出那些让自己变得美丽、独特的事物,从对人和环境的不真实的、自动的反应方式中分离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自恋母亲如何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我这么努力,高成就动机型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女人,外表是女强人。但内心并不因为她们的多产和成就而感到满意或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种辨认方法是,看看你是怎样界定自己的,从事着多样化的职业,即便这样做,如果别人问我为什么还要争取更多。又一个学位,又一个商业创意,又一个重点工程。或许要等到完全康复后才能解释这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站在卧室的镜子前,当我艰难地试穿几套衣服时,觉得哪一件都不如意,十分沮丧,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快点,你这样就挺好了,其实是我的直觉,她明确的告诉我,生活中顺其自然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女孩在早年生活中得不到认可,又没有认可自己的能力,就往往屈服于努力奋斗,以获得他人认可的诱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女儿害怕给自己认可,即便偶尔为之,也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自恋或者至少有点骄傲自大,就像他们的母亲那样,容易患“冒名顶替综合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这有什么用,自我破坏型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自我破坏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问题,往往是为应对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形成的生成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正常的情感问题被掩盖,而没有得到解决。女儿开始寻找防卫机制,以应对自己的不快、悲伤和空虚感。开始一种逃避方式,例:酗酒,偷东西,暴饮暴食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不切实际的想法,妈妈没能给我的爱,要在其他地方得到。人们至今仍在追寻到底什么才是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恋母亲的女儿,经常会用不合适的恋爱关系,来填补她们的情感空白。当关系结束时,不管自恋母亲的女儿是被对方甩了,还是主动离开对方,她都会因为这个失败的关系感到及其羞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女儿的情感和亲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她会很容易掉进自责的陷阱,而不是承认自己选了一个错误的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恋爱关系中,依赖性女儿同样要寻找,一个能填补自恋母亲留下的情感空白的伴侣,从而取得代了母亲。这种依赖型的关系,如果在生活中,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迷惑、生气,又重现了和自恋母亲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当自恋女儿做了母亲后,要命的是,感觉自己变成了妈妈。如果你想做个和自己的妈妈不一样的母亲,你最终找到的平衡点,应该是以你的价值和观念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也可以包含一些你母亲的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母亲要做的是,要学会体会孩子的焦虑和恐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个14岁的女孩,简直是音乐领域里的明星,周五还有一场独奏会,而她在商店里偷东西,被逮了一个正着。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女儿心里是什么感觉?她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她这样破坏生活,一定有某种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结遗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步:你要问题带来的相关情感体验进行处理,就是作为自恋母亲的女儿,常常感受得不到承认和确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要穿越过去创伤的沼泽,是很不容易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部:简单地说,就是“重构,”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问题,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并逐渐摆脱自恋母亲留下的创伤带来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教会自己悲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要充分体验这些情绪,充分体验痛苦。掌控随之而来的焦虑和抑郁,千万别让自己回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多试几种环境,看看哪种最适合你最重要的是允许情绪得到释放。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写日记,因为这意味着你在认真地讲述自己的治疗,监督自己的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从母亲的身边独立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母亲和童年那里独立出来的,一方面是让自己,从消极的自我暗示中摆脱出来。比如:“我做得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我没办法信任自己。”你应该下决心,不要让这些观点浮现,挡住他们,克服他们。你就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从自我挫败的观念中独立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怎样摆脱以母亲为中心的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弄明白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你身上的。二、理解并解决妈妈和其他人的嫉妒。三、消除内化的负面观念。处理母亲的嫉妒。消除消极观念,做好反驳。指出他们的错误,你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当下次消极观念再浮现在脑海中时,记得这样去练习,你的头脑里会出现新的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做一个本真的女人,命中注定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样树立,并强化你的“内在母亲”形象。其次:怎样理解并控制“精神崩溃。”“内在母亲”可以理解为你自己的母性本能,来自自觉的声音会跟你说话,想要照顾你,爱你,做你的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让内在母亲得到成长,首先必须允许她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个任务,是列一张“我怎样的清单,”允许内在母亲一起回顾许多不可思议的优点和个性。下一个任务是:排除消极观念,你和内在母亲相处的出发点,要像对待一个两岁的小孩那样对待自己,给予大量的爱和关注,母性本能肯定也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在记忆练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能成功地转换成一种符合你目前兴趣的成人活动,这有助你进行回顾。并在你发现自己还得面对痛苦时,得到一些鼓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在治疗中和母亲相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恋母亲的女儿,通过减少接触来改变和母亲的互动。对她不再有期待,所以失望也少得多。一段时间不跟母亲接触,会很有好处。也可以带妈妈去做心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都有可能携手康复。对你妈妈的病情了解的越多,你就会越理解她和她的行为方式,她很可能也有过自己的创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要学会去原谅,原谅是种积极的方式,有助于治愈伤痛。这种原谅,是对妈妈的理解,她使你能够超越过去那种做一个不高兴,受伤的孩子的感觉,它让你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好人或绝对的坏人,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怀着一种爱的感觉看待自己,摆脱童年的焦虑不安,启而代之的是,你来世上为经历了这次事而充满感激,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充满宝贵的教训。你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结束自恋母亲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的妈妈对自己的育儿能力往往更乐观,他们对这种影响一点儿也不陌生。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会无意识地把消极观念和态度传给下一代,我们有必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长大后,就会觉得不必有所顾忌。而这真是自恋的一种特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不要太看重自己的成就,更要看重自己的人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孩子的爱,应了解孩子真实的一面。不管他们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该肯定的时候就要肯定,对他们的爱,你不会减少一丝一毫。要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真诚的表达自我感受,是发展独立自我的必由之路。真诚意味着接受孩子的感受,鼓励他们进行表达。不要和孩子分享成人的观点,也不要用成年人的问题,给他们增添负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正在对自己进行治疗,你也已经敞开心扉。为一种新的,没有恐惧的思考和生活方式做好了准备,在你继续踏上毕生的治疗和发现之旅时,我的心,一直与你同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