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31日上午,第三期“读写讲做”论坛:聚焦家庭读书会召开,我作为家庭读书会参与家庭代表做主题分享,下面是我分享的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家庭读书会成长分享:创新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大家好,非常荣幸在今天的论坛作主题分享。今天,我是以吉林省家庭读书会实验项目第一批参与家庭的身份做分享。我的女儿叫王恩泽,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的女儿一直在代俊东老师做班主任的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风铃花班学习,现在已经进入四年制的初中一年级。</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家庭读书会有一个美好的名字:书香润泽。阅读滋润心灵,沟通营造和谐。这是我理解的家庭读书会的重要功能。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阅读会让我们拥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而家庭读书会所营造的自由交流将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和谐、亲密。</p> <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当我们的家庭读书会开到100期的时候,我们全家认真做了一次总结。我们回顾了参与家庭读书会项目一路上经历的磕磕绊绊与取得的丰硕收获,并对未来进行了筹划和憧憬。</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一次召开家庭读书会,孩子都是欢欣鼓舞,带着很大的热情,但同时因为年龄小,较低的需求层次体现出孩子在阅读交流中还处于认知和理解的初级阶段。在家庭读书会中,孩子更开心的是能够与父母无障碍的沟通交流,以及看到自己家庭读书会召开数量的增长。这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应该算是很正常的。但这显然并未完全达到我们召开家庭读书会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家庭读书会最大的优势是包容和创新。我们的家庭读书会也是在不断创新中一路前行。很多家庭开展家庭读书会,时间一久就索然无趣了,家长热情没有了,孩子的激情也耗尽了,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创新。要把家庭读书会开好,就一定要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的精神。接下来,我来分享书香润泽家庭读书会的创新之处。</p> <p class="ql-block">首先,地点的创新。家庭读书会召开最基本的地点当然是每个人家里。但是,就算你住的是几百平米的大别墅,在家里召开家庭读书会也无外乎就是客厅、餐厅、卧室或者阁楼而已。时间久了,单调乏味无聊的情绪袭来,就会影响家庭读书会的质量。我们进行了创新。利用寒暑假的机会,我们把家庭读书会开到了南京夫子庙,乌衣巷,开到了杭州西湖,岳王庙,开到了鲁迅故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开到了老家山东的田间地头,宗祠庙舍,开到了边陲小镇,山林湖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作为行走的阅读者,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读到哪里就把家庭读书会开到哪里。在鲁迅故里,我们读《孔乙己》,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看到了孔乙己喝酒的酒馆,吃到了久违的茴香豆,拜谒了三味书屋的匾额以及匾下画着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的古画。“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亲自游历了乌衣巷,聆听了导游的讲解,体验了旧时的繁华,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刘禹锡诗中的真意。</p> <p class="ql-block">其次,形式的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有趣的形式是吸引孩子参与家庭读书会的重要手段。家庭共读很重要,但家庭读书会形式的创新也很重要。绘画、朗诵、歌唱、表演都是很好的形式。</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绘画当然不能与专业绘画相比,我们的画画都是情之所至,随手画来,没有任何技术可言。第5期家庭读书会,我们共读交流《中国民俗故事》,里面讲到了清明节、端午节和年除夕。妈妈临时起意: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其中一个节日,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女儿拿出了画笔,我们决定每人选择一个节日用画笔画出心中的感受,画得很简单,也不专业,但是这样的亲子时光却是十分珍贵的。</p> <p class="ql-block">朗诵也是很好的阅读方式。风铃花班召开了朗读者的活动,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朗读。在家庭读书会中,我们也十分重视朗读。尤其是交流诗词歌赋和散文随笔时,我们每人都会选择一部分进行朗读。大声读出来和默默阅读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朗读时那种激情澎湃会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有一次,我们交流曹文轩的《蜻蜓眼》,孩子读到爷爷去世的片段时不禁潸然泪下,嚎啕大哭。</p> <p class="ql-block">最后,内容的创新。低年级的孩子读的书自然是比较简单的,家长可能会读得比较难受。因为太简单了,我们反而不知道家庭读书会中要交流一些什么。我们的内容创新主要是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鼓励孩子用讲书的方式与我们交流。有一次,孩子为我们讲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著《小王子》。孩子精心准备了讲稿,但由于不会用电脑做课件,于是就用白纸画了几幅课件。这些图画有主人公曾画过的蛇吞大象,有画给小王子的羊,以及帮助小王子离开地球的沙漠里的蛇。画得很简单,但孩子讲出来的东西可不简单。她说,所有的大人曾经也都是孩子,只是伴随着长大,孩子的天真幼稚和想象力都一点点地消失了。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能读出这么深刻的道理也真是让我们很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内容的创新还在于阅读与现实相结合。2017年9月18日,我们开展了以“牢记九一八”为主题的家庭读书会,我们上网查找并阅读了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内容,结合暑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记忆,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和平年代的青少年如何爱国有了新的启发。生活在甜蜜中的孩子们不能忘记幸福的来之不易,青少年的爱国要从日常生活做起。无论在什么场合,当国旗冉冉升起,当国歌奏响在耳畔,好少年应该站得笔直,行一个标准的队礼,情绪饱满地大声演唱国歌。这不是小事,这是爱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创新不仅如此,我们还召开过好朋友家庭读书会,几个小伙伴聚到一起共同读书交流。我们曾经在家庭读书会中还加入了唱歌的环节,曾经在家庭读书会中加入话剧表演,把书中喜欢的片段表演出来。只要我们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家庭读书会就能常开常新,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阅读应该立足于书本,着眼于书外。家庭读书会共读的是书,交流的是情感。我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深入的交流是家庭读书会最显著和最喜人的作用。家庭共读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交流,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是家庭幸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召开家庭读书会,家长和孩子互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亲子关系更融洽,更像是亲密的好朋友。父母有错误的时候,孩子也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出并提出改正得要求。</p> <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我们共读交流曹文轩的《蜻蜓眼》时孩子进行了朗读,读到动情处嚎啕大哭。这是我们在召开家庭读书会时完全真实但又未曾预料的画面。手机本来要拍摄的是一段非常日常的家庭读书会朗读,可是孩子读到动情处泪如雨下,这样的场面你要是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你怎么能够体会?9个月的孩子哭了,那可能是饿了,家长会给孩子准备吃的喝的。9岁的孩子哭了,做家长的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亲子之间的隔阂可能会越来越大。但由于我们和孩子共读了这本书,我们自然明白她之所以哭,是为故事内容而感动,因为我们在读到这一段时也曾几度落泪。</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家庭读书会还在进行中,我们的创新还没有停止。我们最近正在共读樊登的作品《读懂孩子的心》,里面是樊登老师写的是17篇读书笔记。这一回我们不仅共读、朗诵,我们还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当一幅思维导图完成了,对一本书的基本认识应该是完成了。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既然书名是《读懂孩子的心》,那么应该让父母多看看,让父母多多了解自己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赵云良会长和代俊东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家庭读书会。我通常是很谦虚的,但在家庭读书会这个项目上,我要不谦虚地说,我们做得很好,我们收获了幸福。家庭读书会对我们而言,已然是一种习惯了,我们并不把家庭读书会当成一种负担,它也不需要我们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坚持。对我们而言,家庭读书会就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是在它应该发生的时候自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热爱阅读,书香满室;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开启家庭读书会,共读交流,和谐美满。</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