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出苏州阊门沿着七里山塘走到底就是虎丘山,虎丘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虎丘是苏州人文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地方,看懂了虎丘就等于看懂了半部苏州历史。</h3><h3> </h3><h3></h3> <h3> 虎丘前山以人文历史著称,后山以自然景观为胜。</h3><h3>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明代我家乡徽州歙县的文学家李流芳说虎丘“九宜” : 宜春晓、宜烟、宜雨、宜夏、宜落木、宜秋爽、宜月、宜雪、宜夕阳。也就是说虎丘在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还是晴雨雪月都适宜游玩。</h3> <h3> 相传虎丘以前是大海里的一个小岛,随着波浪起伏而时隐时现,所以称作海涌山。春秋末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争霸,在槜李(今浙江嘉兴)打了一仗,小脚趾受箭伤感染而死(典型的破伤风),葬于海涌山,三日有白虎踞其上,而改名虎丘。</h3> <h3>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尽占”,虎丘也不例外,但别处是深山藏古寺,虎丘却是古寺藏青山。唐代苏州诗人张籍有诗《题虎邱》云:“望月登楼海气昏,剑池无底锁云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h3><h3> 东晋丞相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之“王”便是王导)之孙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舍宅为寺,称虎丘山寺。唐武德元年避唐太祖李虎名讳改武丘报恩寺,宋代叫云岩禅寺。清圣祖六下江南,康熙四十六年(1707)最后一次南巡驻跸苏州时金口改称虎阜禅寺,山门上虎阜禅寺的匾额是康熙所题,上有康熙御笔四个字的印章。</h3> <h3> 一进头山门,可以看到两侧墙上嵌了数块清代碑刻。其中左侧中间的石碑,碑文已经严重风化无法辨别,只有背额上的字还能看的清: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记,原来这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府衙永禁在虎丘四周开设染坊污染河水的禁令碑。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块不起眼的石碑居然是世界上第一份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实物,比1956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要早200多年。</h3> <h3> 跨过环绕虎丘山小河上的小桥就是二山门,二山门重修于元至元四年(1338),俗称断梁殿。屋脊下的主梁是两根圆木一直排开架在山墙上,当中没有任何拼接直接搁在斗拱上。这是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通过斗拱将整个屋顶的重量分散到各根柱子上了,使主梁承受很小的力量。</h3> <h3> 断梁殿内悬挂着“大吴胜壤”,出自南朝顾野王《虎丘山序》中“仰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反侧挂着梁漱溟先生题写的“含真藏古”,语出东晋顾恺之《序略》。</h3> <h3> 过了断梁殿后是拥翠山庄,此庄是清末光绪十年(1884)观察使朱修庭和云闲和尚等人在荒烟蔓草中寻找憨憨泉,感于泉水水质优良,于是在同行者中的洪均(祖籍徽州歙县桂林,同治七年状元,名妓赛金花的老公)提议下,集资募捐数万钱修的在驾月轩的故址上修建的,并由洪钧如夫人、名妓赛金花(祖籍徽州黟县,原名傅彩云)题写庄名。庄子建在高高的石塝之上,庄门两侧壁上,镶嵌着“龙虎豹熊”四个大字,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十月桂林陶茂森所书。民间传说是唐伯虎与祝枝山在虎丘比赛书法而留下的墨迹,但对比唐祝二人所传世的书法作品笔迹来看,绝非二人的所书。</h3> <p class="ql-block">船型建筑海不扬波</p> <h3> 拥翠山庄下主干道右侧是试剑石,一块大石头中间裂开一道缝隙,整齐划一。一说是吴王阖闾令铸剑大师干将莫邪夫妇“采五山之精铁,炼六合之金英”铸造出雌雄剑,干将莫邪夫妇将雌剑莫邪剑献给阖闾,阖闾用刚铸的莫邪剑劈开的。一说是秦始皇南巡到会稽郡,见一虎卧石,用剑劈虎,虎遁石开裂。石旁有元代昆山顾瑛(元末文学家,昆山人,家有巨资,轻财好客,晚年散尽家财,削发为僧)题诗“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h3> <h3> 路左有一块大石头像一个大枕头,取名枕石。相传可以预测未婚男女或新婚者日后生男生女,测试者站路边往石枕上扔块小石子,如果石子停在石枕上就意味日后会生儿子,如果石子滚落,就是生女儿。</h3> <p class="ql-block"> 在虎丘山麓埋葬着一缕香魂,墓主人叫真娘,原名胡瑞珍。真娘原是唐代长安城官宦家的千金小姐,安史之乱在逃难的路上和家人失散流落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风尘栖身在苏州阊门外乐云楼,但卖艺不卖身。真娘貌美善舞精女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扬苏州城,和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杭州苏小小好有一比。</p> <h3> 当时苏州城中有位唐伯虎式的才子名叫王荫祥,爱慕真娘两人性格喜好也颇为相投。而真娘自幼定有婚约,守身如玉,婉言拒绝他的求爱。王荫祥重金贿赠鸨母,和真娘饮酒吟诗作对猜枚,趁机灌醉真娘留宿真娘房中。真娘醒后发现自己已破身失贞,于是投缳悬梁自缢身亡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心里万分愧疚,于是把真娘厚葬在虎丘,墓前遍栽鲜花,名为“花冢”,并发誓终身不娶。</h3><h3> 后来历代文人游玩虎丘,在真娘墓前也多有咏题。据清人在《重修真娘墓记》中将真娘墓比作“昭君之青冢,太真之马嵬”。</h3> <h3> 千人石北侧剑池外有座二仙亭,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重修,整座亭子全是用花岗岩凿成,雕刻精美,有二龙戏珠等图案。亭子里两块石碑上各刻着一位仙人全身像,上首是纯阳子吕祖吕洞宾,下首是睡仙陈抟老祖。</h3><h3> 陈抟老祖,号扶摇子(出自《庄子 秋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宋代道教思想家,和老子同乡,原安徽亳州真源人,现属于河南鹿邑县。出生于唐末僖宗乾符二年(875),五代时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以山水为乐,后隐居终南山云台观,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羽化成仙,一生活了114岁,写诗六百余首。《说岳全传》开篇就是说了陈抟老祖,相传陈抟老祖和宋太祖打赌赢了华山,华山至今只有道观没有寺庙。</h3> <h3> 相传吕祖和陈抟老祖在虎丘山下过棋,二仙亭外侧石柱上对联写的是吕祖:“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内侧的对联写的是陈抟老祖:“梦里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元实为玄,清代避圣祖玄烨的名讳,改做元字)”。陈抟老祖嗜睡,一睡三十年,被称作“睡仙”,醒来后将樵夫视为梦中之人,其留有快速睡眠法。</h3><h3> “梦里说梦原非梦”,是对现实生活的失望而产生真实的反应、“玄里求玄便是玄”是指万物只要追寻其发展的规律,就能找到事物的本真。</h3><h3> </h3> <p class="ql-block"> 虎丘山上有不少历代摩崖石刻,二仙亭东侧最有名的当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族叔、当涂县令(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李阳冰所题的“生公讲台”和明代苏州知府胡缵宗所题的“千人坐”。</p><p class="ql-block"> 李阳冰擅长铁线篆,有“笔虎”之称,被誉为“秦李斯之后第一人”。明代苏州知府胡缵宗,是甘肃天水秦安县人,正德三年戊辰科(公1508)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胡缵宗殿试已拟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名---探花。后因大学士焦芳私庇其子焦黄中,遂抑置胡缵宗为三甲一名。阁臣试官李东阳怜惜胡缵宗之才,特奏请胡缵宗等同于一甲,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传胪,特授翰林院检讨,下不为例,得到正德皇帝允许。</p><p class="ql-block">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胡缵宗调任苏州知府。苏州为东南大都会,政务繁剧,历代选德高望重、明达干练者为郡守,唐代白居易、刘禹锡、韦应物与明况钟(老电影《十五贯》里的苏州知府就是况钟况晴天)都先后任职于此。胡缵宗在苏州时以“廉洁辩治”、“名与况钟相颉颃”。离苏州十年后,吏民犹思念不已,为其立“去思碑”。</p> <h3> “生公讲经,顽石点头”。东晋高僧竺道生在虎丘千人石上聚石为徒开讲《涅槃经》,说到众生皆有佛性,并问群石“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会意点头。说到高潮处,天花乱坠,百鸟驻足,隆冬季节千叶白莲竞相开放。生公作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弟子,倡导顿悟成佛说,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的思想先驱。</h3> <h3>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原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手题写,但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到了明代“虎丘”二字风化了,当时的苏州知府马之骏延请雕刻大家章仲玉重新临摹勒石。从此就有了“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h3> <h3> 穿过别有洞天的圆门洞就是剑池了,剑池呈纵向剑型,长六丈,显得幽深。池深亦达一丈五,一汪清水碧绿生青,后壁有一股清泉从石缝里汩汩而出,又从暗沟出剑池,流经二仙亭,泄入白莲池。</h3><h3> 据史书记载,剑池下就是吴王阖闾的地宫入口,明代正德年间吴地天旱剑池干涸,山中宰相王鏊和学生唐伯虎等人下到剑池在淤泥中摸到有三角形洞口。解放后五五年和七几年及前几年的三次抽干池水清淤,探明了三角形洞口的具体位置,洞口十分狭小,仅一个人通过,有三块封门石封住洞口。</h3> <p class="ql-block"> 剑池壁上刻满了古代文人的题字。剑池壁上两个鹅头篆相传为东晋王羲之,其实为元代周伯琦所书,每个字起笔那几划的时起笔像一只鹅头,所以叫作鹅头篆。“剑池”的左侧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一首《阖闾诗》。右侧的“风壑云泉”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所写的行书。</p> <h3> 沿着石级而上,过了可中亭,入解脱门就双眼桥,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剑池上方的悬崖峭壁上,桥中间的石板上凿了两个眼,是古代僧人从石眼中放下水桶在剑池里吊水上来的井口。</h3> <h3> 致爽阁下的梅园遍植梅树,冬末春初梅花绽放,香气四溢。梅园和虎丘塔院被一道粉墙隔开,粉墙的圆门洞上方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海涌岚浮”四个字。</h3> <h3> 未进苏州城,先见虎丘塔。虎丘塔是一座八面七层楼阁式佛塔,也是古代苏州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后周柴世宗显德六年(959),建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从宋初到清末,虎丘塔遭受七次雷击和战火,塔身四周的飞檐走廊等木质结构部件全部烧毁,只剩下光秃秃的砖石塔身。</h3><h3> 由于江南多雨,佛塔又建在吴王阖闾地宫之上,地基发生沉降,塔身往东北方向发生倾斜。如今虎丘残塔高47.7米,塔顶已偏离中心距2.34米。是著名的东方斜塔。</h3><h3>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赤身裸体光秃秃的虎丘塔以其独特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犹如东方的维纳斯。</h3> <p class="ql-block"> 虎丘禅寺大殿在山顶上,从白莲池开始,从下自上有53级阶梯,取意: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传说当年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就发生在这里,秋香一笑连三笑,勾走小唐的魂,决心卖身为奴进无锡华亭告老还乡的太师华鸿山府上做书童。</p> <p class="ql-block"> 虎丘寺大殿东侧是五贤堂,祠中上首是唐代苏州的三位市长(刺史)、大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的石刻画像。下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苏州下辖的长洲县令王禹偁。五贤堂,门上嵌着的是“旷代风流”四字砖额。五贤堂初建于宋代,当时叫“思贤堂”,也叫“五贤祠”,祠中的五贤除了苏东坡曾寓居苏州,其他四位都是苏州的父母官,他们都是关心百姓疾苦的贤人</p><p class="ql-block"> 五贤堂有两副对联,其一:天下苍生待雨霖,古来贤守是诗人。意为歌颂赞扬堂中所祠“五贤”,均为进士出身的地方官,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二:朝烟夕霭,诸岚收万象之奇,公等文章俱在;雅调元衿,异代结千秋之契,谁堪俎豆其。上联颂赞五贤的文章光耀千秋,如朝夕的烟露,山中之云气,幻变万象;下联说五贤虽生不同代,但才情品性,都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为具有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良知的旷世之贤才,举世无俦。这两幅对联的作者都是明朝崇祯年间的陈元素,陈元素也是苏州人,颇有才名,书画俱佳。</p><p class="ql-block"><br></p> <h3> 虎丘山千人石的西侧铁华岩下有座陆羽井,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吴中第三泉。陆羽认为虎丘山泉清冽晶莹,味甜质厚,可与天下佳水比美。后来,他又在剑池西南凿了一口井名为天下第三泉。</h3> <h3> 从云岩寺塔下的北侧的圆门洞拾级而下便来到后山,后山茂林修竹,白鹭栖息,环山河里时不时有载着游客的小木船划过。</h3> <h3>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爹出门去躲账,三十晚上没回来……。《白毛女》开场经典唱词被世人所熟知,劳苦穷人杨白劳还不出地主老财的高利贷,在大年夜晚上顶风冒雪外出躲账。在苏州虎丘后山也有这样一座赖债庙,一到年底下穷人就来此处躲债,解放后消灭了剥削阶级,赖债庙也就失去了价值,被改做通幽轩。</h3> <h3> 山脚下是小武当,有座冲天式小牌坊掩映在绿树丛中。后山林密清幽,没有前山喧闹,右侧竹林西边种植了一片茶林,出产虎丘云岩茶,茶林边设有茶室,供游人休息品茶的好去处</h3> <h3> 据史载虎丘山剑池下阖闾墓中“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阖闾生前酷爱宝剑,下葬时以“扁诸”、“鱼肠”等名剑3000柄殉葬。</h3><h3> 但至今苏州人民政府却没开挖阖闾地宫计划,原因有二:1.地宫淹在水下2500多年,目前世界上文物保护技术还有欠缺,在挖掘的过程中难以做到真空保护,难保珍贵文物不会发生严重损毁,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国家文物部门才会进行抢救性挖掘。2.如果在开挖过程中地基塌陷致使虎丘塔倒塌,这就是得不偿失。所以不做开挖,让这个秘密永远留在国人的心里,永远流传下去。</h3> <h3>附:历代文人题真娘墓的诗词</h3><h3>1.白居易词</h3><h3>真娘墓,虎丘道。</h3><h3>不认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h3><h3>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h3><h3>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h3><h3>难留连,易销歇。</h3><h3>塞北花,江南雪。</h3><h3>2.刘禹锡诗</h3><h3>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带已成灰。</h3><h3>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h3><h3>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h3><h3>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h3><h3>3.李商隐诗</h3><h3>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h3><h3>罥树断丝悲舞席,出云清梵想歌筵。</h3><h3>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实笑钱。</h3><h3>一自香魂拈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h3><h3>4.谭铢赋诗</h3><h3>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h3><h3>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h3> <h3> 最后两图来自网络,这是最近一次剑池清淤,工作人员在查勘的吴王阖闾地宫的入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