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在这月晏风清,橙黄桂香的深秋十月, 长丰县中小学书记、校(园)长高级研修班开启了为期七天寻经问道的研修之旅。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篇章:相遇苏大,沐浴天地正气</b></p><p class="ql-block"> 来到苏州大学参加学习培训,让我最为心动不是聆听几位专家的报告,不是与专家开展深厚的对话与交流,而是我们能够充分感悟苏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沐浴百年名校的天地正气。 </p> 坐落在苏州这座江南古城的苏州大学,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满园流淌着吴越铮铮英气。行走在苏大天赐校区,最引人注目的是沐浴百年风雨的东吴大学校门。历史的变迁,如今它已成为苏大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忆往昔多少天之骄子曾经从这里走进象牙塔。东吴大学校门两边的立柱上赫然写下“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掷地有声的金句,成为苏大百年庄严的校训,一直勉励着莘莘学子立德修身,立身成仁。苏州大学本部天赐校区保留了太多民国的风情,时光改变了周遭的一切,却依然留给了她那张旧时的容颜。这是一个走不倦、看不厌、读不懂的巨大文化场。 苏大用她宽广的胸怀把宏伟与美丽、雄壮与婉约、诗意与美感、古典与现代完美地融汇在一起,只有去苏大的校园里好好走走,才能感受到这种历史与人文辉映中雄浑的厚重美,苏州情调与欧洲浪漫碰撞后绝然的婉约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篇章:对话名家,体悟现代经学</b></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8日下午两点,学员们还没有来得及弹去身上的灰尘,热情而又隆重的开班仪式便如约而至。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吴铁均院长致欢迎辞,县教体局纪检组长胡雪峻书记提出殷切希望。简短仪式结束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杰为大家带来了《课程——学校文化变革的密码》主题讲座。丁院长从“课程建设,学校生命力的核心”入手,阐明了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支撑,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育人”是回归本真教育的必然路径。 10月29日上午,大家聆听了江苏省教科院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张晓东博士的精彩报告。他畅谈教育“本质之思”,趣谈教育“审视之眼”,智谈学科育人“落地之道”。授课老师与听课学员在思想与感觉上实现了同频共振。10月30日上午,顾苏云为大家带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作为与思考》专题报告。顾教授从对教师队伍工作的基础研究和相关因素分析入手,不断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溯源,精准定位,标本兼治,指出“学校作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性作用。10月30日下午由查佐明给大家带来了党课《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查教授从“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样”三个方面很好地为我们解决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关键问题。今天上午朱建忠教授以《融合信息技术,赋能科学发展》为题,向我们讲述大数据支撑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他从必要性、必然性、策略性、前瞻性四个方面开展引领性分析,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评价改革为现代化教育提供科学导向。</p> 以上5位专家从校园文化、教育智慧、教师发展、党建引领、教育评价等方面传播了新时代条件下的先进治校思想和理念,为书记校长领航治校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font color="#ed2308"><b>第三篇章:历练修为,助力专业成长</b></font><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0月31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刘玮带来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学校校本研修专题》将本次培训推向高潮。今天的讲座,刘校长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突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策略和方向进行了专业讲述和智慧表达。 他首先从三个故事开始,洞穴喻、推门喻、马太喻。洞穴喻教导我们要突破现象世界的虚幻,走向理念世界的真实,隐喻学校要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推门喻故事意指其实那扇门是虚掩着的,隐喻我们要通过“学校作为”突破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马太喻讲的是赢家通吃。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成功和进步。真所谓“天道非患寡而患不均,人道则扶强而不怜弱。” 三个隐喻讲了一个好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重境界,一定要有明晰的愿景、坚定的行动和可持续的支持。这三个故事真实告诉我们,每位教师都可以向前迈进一步,突破瓶颈,获得新的成长点。教师能否做到最好的专业成长,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刘教授同时提出教师历练修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式、路径和策略。他认为,教师专业成长,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可以做有为的研究和无为的研究。有为的研究,终于问题,终于问题解决,指向教学过程;无为的研究以追问并体现教育意义为目的,没有具体的问题指向体现着鲜明的弥散性,看似无为,其实是带着思考的开放性问题和有着发散思维的思考,“无为”研究有的时候,可以促进一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最后,刘教授对学习型组织建设出了一些建议,包括确立阶段性目标和高远目标、相信书籍力量、寻找重要他人、研究从小处入手等精囊妙计,我想凡此种种均为我们教师历练修为开出了一剂剂灵丹妙药。<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部分校长对各位专家精彩的讲座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分析和总结。每一次讲座总是在意犹未尽中结束,现场掌声雷动不止,嘘唏惊叹不息。 学习有点滴,培训落花絮。每一次经历总会有激荡、有念想、有收获;一场场报告,定格岁月里的瞬间,留住生命中的精彩。 寻经问道,幕幕寡见鲜闻;登高致远,一路荆天棘地。学然后知不足,思继而解困惑。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真教实授之道、巧点妙拨之行!快乐学在苏大,我们不虚此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