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镇江,满脑子都是醋和锅盖面的印象记忆。我上一次到扬州还专门从瓜洲渡口坐船过江到京口这边来逛金山公园吃锅盖面。</p><p class="ql-block">镇江的旅游景点最著名的就是三山一渡(金山、焦山、北固山和西津古渡一条街)再加上镇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只猫在大殿后晒太阳多安逸</p> <p class="ql-block">金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因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而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焦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镇江三山”(另两个是金山和北固山)名胜之一,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焦山是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屿,山高70.7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被誉为“江中浮玉”。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游人慕名而至。</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焦山的神仙就是东汉隐士焦光。东汉末年,焦光隐居在此,汉献帝曾三次下诏书请他出山做官,但他不愿和腐败朝廷同流合污,拒不应召。他在山上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改樵山为焦山。</p><p class="ql-block">“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中对焦山定慧寺景观特点的描述。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是江南最早的寺庙之一,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经过焦山时,亲自题写了寺名匾额。</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乘船上岛时碰到一个北京哥们,他说他在这儿买了房,天天来焦山晒太阳。他媳妇还不到免票的年纪,办了65元的年卡,带着板凳把焦山公园当作他们家的后花园了。</p> <p class="ql-block">炮台</p><p class="ql-block">焦山东侧的山脚下,石块嶙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整个炮台是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而成,坚固异常。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炮台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务,决定筹建焦山炮台,与汝山、象山、江都都天庙等处炮台成犄角之势。1842年,英军发动了扬子江战役,英军舰侵入长江,曾遭到金山和焦山炮台守军英勇地抵抗和沉重打击。焦山炮台守军,面对七十余艘敌舰,毫不示弱,猛然炮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岛军民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捐躯。英军攻陷镇江时,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英勇悲壮的斗争,引起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恩格斯的关注,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问中热烈赞扬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也是镇江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焦山并不显得高大突出,但它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艺术,使焦山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书法之山。焦山碑刻,篆、隶、真、草、行诸体皆备,风格迥异,或苍古峭拔,纵逸奇深,或严整舒朗,浑然厚重,真可谓汇千年古刻之隽美,融百家书法之精神。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鹤铭”,就出自焦山,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焦山碑林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有人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而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它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人文个性的张扬。</p><p class="ql-block">古刹梵音,古碑荟萃,古刻纷呈,古树葱茏,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穷雅趣。在这里真诚地欢迎八方朋友到焦山来修心养性,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焦山自古以来名称很多,有樵山、谯山、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这些名称均是根据当时特定的情形或山体的自然特点而命名的。如樵山,取自于樵夫砍柴;谯山,取自于在此设有海防和瞭望哨所;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则取其形。只有焦山之名来得最具有传奇色彩和人文情趣,因而千百年一直沿用。</p><p class="ql-block">秦朝以后,道教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渴望归隐山林,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而焦山与松寥山、夷山耸立于长江之中,形成一主两次的格局,与"一池三山"式的人间仙境相暗合,于是便成道家首选之地。东汉末年,名士焦光游历大江南北,当他来到焦山之时,被这人间仙境 所吸引,便在此结庐隐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药炼丹,济世救贫,并留下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当时的皇帝闻其贤,三下诏书请其出山做官,均被他以年老体弱、妻子多病或远游等方式婉拒了,后人为纪念他而将他隐居的山洞改成三诏洞,山名改为焦山。</p><p class="ql-block">据《焦山志》载,宋真宗皇帝生病,久治不愈,忽做一梦,梦见一老人走进他的金銮殿,自称是东南方的隐士焦光,送丹药为他治病。真宗惊醒后,病果然好了,他忙将梦中之事询问大臣。大臣说:"焦光是汉末一位高士,隐居于长江之中的焦山,甘贫乐道,三诏不起,廉节自持。真宗听后大喜,发下敕文:"封焦光为明应公,里祠春秋祭祀,同时对焦山的田赋、差役一概优免。皇帝金口一开,从此焦山声名远播。</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p><p class="ql-block">由“海不扬波”亭向东,只见一株八百年古银杏树下有一座千年古刹,即定慧寺。墙上嵌有“横海大航”四个篆体大字,上挂横额“定慧寺”。</p> <p class="ql-block">宝墨轩</p><p class="ql-block">宝墨轩又名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环集焦山西侧峭壁,气势磅礴,存有六朝以来刻石百余方,“大字之祖”——《瘗鹤铭》原址即于此。摩崖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摩崖题名》、《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均属上品,弥足珍贵。从观澜阁穿小桥,过假山,便就是掩映在银杏树下的宝墨轩。这里原是自然庵、香林庵、玉峰庵、海云庵的旧址。碑林内先珍藏着历代碑刻四百多块,数量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这些碑刻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中。有书法、艺术、史料、历代墓志、石雕艺术等,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唐朝仪凤二年(677)多立的魏法师碑,被誉为“初唐妙品”,碑文完整,字体工整遒劲,为国内罕见的唐碑。</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p class="ql-block">定慧寺天王殿前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所以称“御碑亭”。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其文曰:</p><p class="ql-block">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p><p class="ql-block">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p><p class="ql-block">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p><p class="ql-block">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p> <p class="ql-block">不波亭</p><p class="ql-block">是“海不扬波”亭的简称,即定慧寺山门。</p><p class="ql-block">从长江边上与焦山对峙的象山脚下的渡口摆渡过江,不到五分钟就可踏上绿色的小岛—焦山。迎面的焦山大门,朱漆彩画,一对石狮镇守大门。门旁左右悬挂着清代光绪年间巴州廖伦所写的一副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显得古朴典雅。进入山门,迎壁就是对联的横披“海不扬波”四个大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书,意为焦山矗立江心,犹如镇海之石,驱逐水妖,故而海不扬波。在佛教上“海不扬波”是清平世界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正是桂花盛开 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唐朝玄奘大师的弟子法宝寂来山创建大雄宝殿,宋代改称普济禅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后毁于火,明宣德年间,和尚觉初心重建。清代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才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快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艺术高妙,国内少见,加上殿堂三尊金碧辉煌的大佛,更显得大殿气宇轩昂。康熙帝亲书的“香林”两字闪烁于烛光香雾之中。正中的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像栩栩如生,两旁排列着几十尊新塑罗汉像,玲珑的长明灯高悬半空,紫铜炉里香烟缭绕,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肃穆,古刹空灵。殿前的两株银杏树至今已有四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p><p class="ql-block">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1]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游人至此,不由得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p><p class="ql-block">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凤凰池右边,有一块平直一分为二的巨石,这就是试剑石,又名恨石石为两块,高的一块约 1.5米,矮的一块减半,中间都有裂缝,平整如削,石上“试剑石”3字清晰可辨。</p><p class="ql-block">试剑石,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孙刘联姻,弄假成真。有一天,孙权和刘备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边有一块巨石,即拨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默祷:“我若能顺利返回荆州,成霸主之业,剑下石裂;着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巨石应声而裂。孙权见此即问刘备:“你为何恨这块石头?”刘备假意地回答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清除贼党,心中异常愤慨。现蒙国太招我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问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如愿。”这时孙权暗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的?”也将宝剑拔出对刘备说:“我也来问问天意,如能破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暗中祈祷:“如能再取荆州,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就这样留下了两块试剑石。</p><p class="ql-block">其实,试剑石的形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变: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因火山爆发岩浆喷溢出地表而形成了火山岩,由于其质地坚硬,且多裂缝,再经风化剥蚀成为现今的形状,这些石头并非什么钢刀利剑能劈开。</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北峰之巅有甘露寺。甘露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 ,故名“甘露寺”。寺额为张飞的亲笔。他为了纪念镇江曾作过东吴都城,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三国鼎立的史实,故将三国时刘孙联盟的史迹、孙刘联姻的传说及遗物移上山来,从此,北固山便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胜境了。至今京剧中《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这一传统剧目,已深入民间。因此,凡是来镇江的游客,都要到此一游,登北固山,访甘露寺,看看刘备结婚的大殿,联想孙尚香出嫁的往事,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图案,造型别致,生动逼真。</p> <p class="ql-block">阿倍仲麻吕诗碑</p><p class="ql-block">铁塔向西,有《望月望乡》诗碑,碑上诗文系日本使臣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所作。他生于698年,卒于770年,自幼聪明好学,于717年被选为遣唐留学生,次年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多治比县守的率领下从大阪出发来华。晁衡在长安进太学读书,后考中进士,与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交谊甚深。唐玄宗对他的才华非常器重,先后任命他为唐王朝秘书监卫财卿、镇南都护等职。753年晁衡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36年未回故乡,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五言诗《望月望乡》,诗中写道:“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此诗后被收入《全唐诗》,在日本家喻户晓,广为传唱。</p> <p class="ql-block">景楼之东的凌云亭,又称祭江亭,传说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p> <p class="ql-block">诗词</p><p class="ql-block"><b>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b></p><p class="ql-block">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p><p class="ql-block">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p><p class="ql-block">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p><p class="ql-block">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p><p class="ql-block">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p><p class="ql-block">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p><p class="ql-block">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p><p class="ql-block">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p><p class="ql-block">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p><p class="ql-block">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p><p class="ql-block">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p><p class="ql-block">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p class="ql-block">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p><p class="ql-block">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p><p class="ql-block">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p><p class="ql-block">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p class="ql-block">北固山看大江(清·孔尚任)</p><p class="ql-block">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p><p class="ql-block">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p> <p class="ql-block">“南徐净域”题额</p><p class="ql-block">距《望月望乡》碑西行不远,有一座圆拱门写有“南徐净域”题额。相传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一直为镇江的别名。</p><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江山”石刻</p><p class="ql-block">在此后的廊壁上,一块长方形条石上刻着雄浑有力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气魄非凡。相传在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后来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固山时,见北固山景色极为壮观,兴致勃勃地挥笔书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已无从寻找。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顺地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称。</p> <p class="ql-block">鲁肃墓在我国有三处,一处是湖南省岳阳市墓址;一处是江苏省镇江市墓址;一处是湖北省武汉市墓址。</p><p class="ql-block">此墓位于镇江市北固山,</p><p class="ql-block">但由于战乱,原墓地已经不知所踪,如今位于北固山上的鲁肃墓是近代所立,与东吴猛将太史慈墓相毗邻。在镇江东郊大学山上(原镇江一中,现外国语学校校园内)有一鲁肃墓,大学士山因鲁肃而得名。此墓为鲁肃的衣冠墓。 墓碑正面写:三国东吴鲁肃墓旧址纪念碑记。背面写:鲁肃墓,据郡志称:在城东大学山直指庵后。即今本校南山北侧。清乾隆间,镇江著名诗人鲍皋展拜鲁墓时,曾有诗云:“破虏封何在?巍然鲁大夫。霸图更代有,长者至今无。日暮烟平堑,江春酒满壶。指囷犹可作,差免哭穷途。”鲁大夫嘉行高谊,诗可概见。墓前原有“后汉东吴鲁大夫墓”碑石一座,解放初期尚存,后校园屡经变革,墓及碑石俱渐次湮没。癸酉(1993年)秋,市文管会为集中三国景点,移建墓址于北固山麓,致使鲁墓原址荡然无所指认。为弘扬民族文化,保存历史原貌,以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莘莘学子,特于鲁肃墓旧址镌石立碑以示纪念。一九九四年七月,杨积庆撰,镇江第一中学立</p><p class="ql-block">太史慈墓</p><p class="ql-block">太史慈墓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挡土墙长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来太史慈之墓”。太史慈墓早已不见,1872年修筑城墙时发现,后屡次修治。抗战前,曾修葺一新,建国初,因塌山被埋没。现墓于1985年重建。原墓前有一块碑简要记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已无存。</p> <p class="ql-block">镇江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长江</p> <p class="ql-block">从镇江火车站到扬州文昌阁可以乘城际旅游公交镇扬专线。15元一个小时就到了,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为准备回京,26号我在扬州做了核酸检测。扬州因上次疫情的发生,管控措施很严。有围墙的景点对我们北京人都不让进,因为北京有疫情发生,行程码虽是绿色的也不行。旅馆也不欢迎,如果住进去,就要做几次核酸检测才放人。所以我只到东关一条街走走逛逛,在运河拍拍照。遗憾留待以后再说了。</p> <p class="ql-block">扬州东关街</p><p class="ql-block">扬州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p><p class="ql-block">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p> <p class="ql-block">这一家管得不严,进去看看。传统做化妆品护肤品的。</p> <p class="ql-block">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更能凸现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形成扬州文化商圈——双东文化商圈。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在东关街西头有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和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p><p class="ql-block">拱门上还镶嵌有“盛世岩关”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如今在东关街东街口又发现了宋大城东门双瓮城遗址。名人故居就更有不少,其中有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汪伯屏(地官第14号)、何廉舫(东圈门22号)、洪兰友(地官第10号)、熊成基(韦家井6号),曹起溍(东关街338号)</p> <p class="ql-block">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p><p class="ql-block">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p><p class="ql-block">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而这一切无不与运河一脉相承。在运河绵延千里的岸线上,扬州与运河的兴衰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它全长1122米,街内现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1处。这种“河(运河)、城(城门)、街(东关街)”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的独有风韵。</p><p class="ql-block">东关街至今仍是扬州的商业重地,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集中地。据统计,全街共有个体工商户232家。</p> <p class="ql-block">四望亭在江都县学街(今扬州市四望亭路)东首,汶河路西侧。其始筑年代,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二、三层八而围以古朴的窗栏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景色可一览无余。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p><p class="ql-block">四望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取“奎主文昌”之意,原是县儒学的辅助建筑,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上个世纪50年代县学内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还存在。县学大门前立有三座石牌坊。在“魁星阁”西侧,县学的东、西院墙界址处,又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以这两座过街牌坊为界,行人从它下面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魁星阁”里边供奉魅星神。</p><p class="ql-block">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留守扬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称四望亭。所谓“架木”就是在亭之顶层再搭木架,作瞭望哨观察清军动静。遇有敌情则在亭上吹角为号,与敌作战则在亭上击鼓助威。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四望亭,三层阁,让在亭上探马脚,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四望亭是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文昌阁乘公交到江都站坐高铁去泰州20分钟14元太方便快捷了。</p> <p class="ql-block">凤城河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城区中心,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于一体,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p><p class="ql-block">风景区四面环水,因水成趣,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凤城河畔,“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与其特有的戏曲更显城市的文化底蕴。景区以望海楼为中心,四面辐射,桃园、老街交相呼应。望海楼始建于宋代,无数文人骚客为其留下了珍贵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灵魂。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凤城河,千亩水域绕城四周,是江苏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泛舟河上,您会充分领略到“州建南唐”的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凤城河畔,望海楼、桃园景区内30多个景点汇集了泰州历史、戏曲、民俗、商贾四大特色文化。</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核心景观望海楼,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领江淮雄风,国学大师文怀沙老人称其为“江淮第一楼”。楼西文会堂,史载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p><p class="ql-block">列北宋时在泰为官,而后升迁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树”;立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加之以景区内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泰州市博物馆创办于1958年。是江苏省建馆较早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泰州市博物馆是一个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万余件。其中已经经过鉴定的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一千余件,文物藏品中,以古代书画、明代服饰、六朝青瓷等最有特色,在国内博物馆界有较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泰州市博物馆是一个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万余件。其中己经经过鉴定的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一千余件,文物藏品中,以古代书画、明代服饰、六朝青瓷等最有特色,在国内博物馆界有较大的影响。古代书画藏品尺幅大、保存好、名家多,明代服饰在国内保存较多,共有300余件,它们均来源于泰州历来出土的明代墓葬之中,代表了明代中晚期中下阶层的服饰风貌。 泰州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两个,分别为《汉唐古郡 祥泰之州一一泰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和《大明衣冠一一泰州明墓出土服饰陈列展》。</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r.baidu.com/r/vDloX9U6Fa?f=cp&u=cbddb905daeceea2" target="_blank">泰州博物馆</a></p> <p class="ql-block">泰州文峰塔</p><p class="ql-block">泰州文峰塔,又名南山寺塔,地处南城河畔,南山教寺东南,砖砌三层八面,南依凤城河,东靠文峰小区。</p><p class="ql-block">南山寺,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僖宗赐名“护国寺”,距今1100年历史。清道光时称“南山教寺”。后人简称“南山寺”。</p><p class="ql-block">明正统四年,泰州知州黄性在文庙棂星门外开凿凤池(又名泮池)。</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文峰塔影,落贡院外凤池中,宛如一毛笔,故称“凤池笔颖”,位列“海陵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马庙,是地名,却是因庙而名。和唐僧的白马寺类似。</p><p class="ql-block">据清道光和民国《泰州志》载:白马庙在泰州东南白马乡、蒋子文故里。据续纂泰州志载,东汉蒋子文出生于泰州东南蒋家河旁的乡村,少年有志,文武双全,后从军屡立战功,官至秣陵(南京古称)县尉,因追盗贼负伤致死,葬于南京钟山。蒋子文死后,他原来的部下曾在路上看见他“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生”,疑为他已成为神灵,故建“蒋王庙”。家乡人民为祭祀蒋子文,兴建了“白马将军庙”,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另据南京《故都印记》记载,战国时,钟山称为“金陵山”,汉时俗称“钟山”。三国时期吴帝孙权追封蒋子文为蒋侯,因避祖父孙钟之名讳,遂改钟山为“蒋山”,蒋王庙易名蒋山寺。1000多年后,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看中了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明初洪武九年,动用“十万军工”筹建孝陵,逼迫蒋山寺和尚搬家,在钟山东麓另建灵谷寺,仍供奉蒋子文塑像。</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粟裕、张震等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进驻泰州城东南,在白马庙建立三野东线渡江战役指挥部。四月二十三日下午二时许,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在白马庙小楼里宣告人民海军的成立。一年后的一月十二日,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肖劲光为海军司令员,并着手组建海军领导机关,人民海军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独立军种。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七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确定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日,泰州市白马庙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一九八二年,白马庙渡江指挥部旧址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七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泰州 中国海军诞生地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泰州白马庙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泰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1949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隆隆的炮火声中,华东军区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海军。</p><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29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史料展览在人民海军诞生地泰州白马庙举行。海军政委刘晓江、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为史料展揭幕。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海军副司令员顾文根、海军政治部主任徐建中出席开幕式。</p><p class="ql-block">展览开幕前,梁保华、罗志军亲切会见了刘晓江一行。梁保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和江苏人民热烈祝贺海军成立60周年,向海军全体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对海军首长前来泰州参加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表示热烈欢迎。他说,60年前,人民海军在泰州成立,江苏人民为此感到光荣和自豪。海军60年来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充分展现了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使我们深受鼓舞和振奋。梁保华感谢海军对江苏建设和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江苏人民拥护解放军,支持解放军,学习解放军,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与人民军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积极支持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把双拥工作做得更好。</p><p class="ql-block">刘晓江说,泰州是人民海军的诞生地。60年来,人民海军与泰州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离不开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在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鱼水关系,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人民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罗志军、徐建中在开幕仪式上致辞。罗志军说,60年来,人民海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现代海上防御力量,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0年的海军发展史,是一代又一代海军官兵用自己的智慧、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来的,是激励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江苏泰州是海军诞生地,江苏人民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积极支持海军建设,为海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将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为契机,继续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更加扎实地做好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p><p class="ql-block">徐建中说,60年前,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组建,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海军。经过一代代海军官兵的艰苦奋斗,人民海军成为能够有效履行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钢铁长城。60年来,人民海军与泰州人民血脉相连,一茬茬海军官兵对海军诞生地充满深情,对“水兵母亲城”的繁荣发展充满期待。我们坚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人民海军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海军建设大业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军政军民团结一定会续写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泰州街景</p> <p class="ql-block">泰州三水湾,一个当地的新名片。泰州三水湾时尚休闲街区,是凤城河景区的三期工程,目标定位为“国际湖景开放式时尚休闲街区”,位于凤城河景区与鼓楼南路接壤的半岛之上,与泰州老街相连。</p> <p class="ql-block">“三水湾”时尚休闲街区坐落在风景秀丽、文脉资源丰饶的凤城河畔,毗邻城市主干道鼓楼南路,坐拥城市顶级旅游生态资源和市中心顶级商圈资源,建筑以黑瓦、灰墙、白墙及透明玻璃为基调,形成对比鲜明、既有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又具时尚气息的建筑主基调,以此为元素,形成了由12组院落建筑构筑的仿古街区式群落,集中体现出都市的水韵风情,是集夜宴、夜游、夜娱、夜购、夜宿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p><p class="ql-block">两千年前的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清、浑、咸三味交融的城市,人文积淀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湿地生态和民俗风情旅游成为泰州旅游的显著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驻足,成为“长三角”旅游的新亮点。</p> <p class="ql-block">一夜卧铺,28号上午回到北京。只要健康码是绿色的进北京没问题。进站时和在列车上都查验了北京健康宝。</p><p class="ql-block">四个城市,三个在江北,只有镇江在江南。难怪苏锡常的人把这几个城市都归为苏北乡下人。其实,各地有各地的风情,各地有各地的特色。</p><p class="ql-block">淮安市有一条大道叫翔宇大道,从淮阴区过清江浦区一直到淮安区。周恩来字翔宇,这条大道就是用周恩来的字命名的。淮安市,从前叫淮阴地区,后来叫清江市,现在叫淮安市。市政府也搬到淮安区了,现代建筑和生态环境都在往淮安区集中。</p><p class="ql-block">泰州20年前还只是一个县级市,城区规模还太小,车站周围还很荒凉,还很有发展潜力。</p><p class="ql-block">扬州和镇江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旅游城市还应该提高服务意识。</p><p class="ql-block">我在淮安和镇江都骑了共享单车,淮安停车还车不方便,镇江共享单车又多又方便,最自由。四市都有共享电单车,但市民们骑得飞快,总感觉不安全 。</p><p class="ql-block">回家了,真好。家门口的美景也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