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市实小自本学期起,启动了专项作业改进行动,以减量、提质、增趣为目标,探寻“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变革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一、减量:减少作业总量是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01减总量:作业公示,严控作业量</p><p class="ql-block"> 学校建立作业管理制度,对各年级、各科目的每日作业进行公示。坚决杜绝机械式、惩罚式作业,严控作业数量。学校通过电话随访和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实际作业量及作业用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教师及时调整、优化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p> <p class="ql-block">02坚守底线:有所不为,做到4个“无”</p><p class="ql-block"> 在正确解读“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实施过程中有所不为,守住政策所传递精神理念的底线,做到四个“无”,即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无手机打卡作业、无家长批改作业、无布置后不批改作业,对学生作业应做到有则批,批则评,评则复批,应批尽批。</p> <p class="ql-block">03赋弹性:分层作业,差异化实施</p><p class="ql-block">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层次分类布置作业,在考虑“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分梯度设计作业难题:考察基础知识占比较大的“模仿性作业”,考察一定知识再加工能力的“理解性作业”,考察综合性和灵活性较强的“探究性作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差异化实施,既解决了学生作业“快和慢”的问题,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困生“吃不消”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现状。</p> <p class="ql-block">二、提质:提高作业质量是关键要素</p><p class="ql-block">01精巧设计:统筹校本习题,作业设计团队化</p><p class="ql-block"> 强化作业统筹,组建总校制“校本作业”研究团队,科学规范做好学生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质量,减负不减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依托团队力量,根据课程标准,课时目标,校情和学生差异,通过原创、选编、改编等多种方式精编作业,进而达到作业目标明确,作业类型多样,作业内容科学,作业难度分层,作业结构合理的目标,最大化作业的功能和价值,提高作业质量。</p> <p class="ql-block">02精确诊断:从个性到共性,错题归纳收拢式</p><p class="ql-block"> 从个人错题集到班级错题集,再到年段错题库,通过对错题进行自下而上的收拢式归档,辨别具备特殊性的个性错题和普遍存在的共性错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精准诊断,提高学生反思回顾效率,进而提升作业质量。</p> <p class="ql-block">三、增趣:增添作业趣味是源头活水</p><p class="ql-block"> 01加强体育锻炼,优化体质健康</p><p class="ql-block"> 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基础上,结合体质健康监测项目和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布置趣味体育作业,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p> <p class="ql-block">02 添劳动实践,指向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为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学校在作业中强调劳动教育的渗透,关注学生劳动实践技能的习得情况,在学生积极练习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农耕初体验”、“快乐小厨神”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作业品类,增添了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自作业改革行动实施以来,市实小基于校情制定了作业管理制度,开展了总校治制校本作业设计研究,并基于研究实证改进作业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后学校也将与时俱进,在作业改革方面继续探索,及时总结,不断前进,使作业更精准、更高效,促进教育良性发展,让“双减”真正落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