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

西洲

<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嗜书如命的人,我也愿意加入这一行。</p><p class="ql-block">小时候买不起书,就借来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p><p class="ql-block">看书,在路灯下看书,有时也学古人的样子,从邻居家借点儿光来看书。</p><p class="ql-block">上了高中知道有新华书店,于是每到周末,就抽空去看。遇上喜欢的就找个角落安静地看,可是也不能待太久,营业员总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走过来驱寒问暖,搞得自己怪不好意思,所以每次看上几十页就会离开,然后记下页码,下一次再接着看。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断断续续读了一些书。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的,也会狠心买下,不过这意味着一段时间都得省吃俭用了。</p><p class="ql-block">上了大学,学校有一个大大的图书馆,于是我又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在书里,见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从此,只争当下,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自卑,也不再为未知而担忧。这期间有一段空档期,只因有一次借了一本《孙子兵法》,写得很不错,连续看了三遍,每天都会随身携带。后来我们班另一个人也喜欢,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了。只是那本书几经转手,后来就悄然消失了。丢失图书是要十倍赔偿的,借书证上写得清清楚楚,要么就买一本同样的书。事有凑巧,借的那本已成孤本,最终还是忍痛赔偿。说尽了好</p><p class="ql-block">话,图书馆老师才同意五倍赔偿。那件事之后,</p><p class="ql-block">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去借书,直到自己想通了是自己犯的错就要承担责任,想通了想在书的海洋中拼命吸收营养就要做一个爱书人。</p><p class="ql-block">工作后很多年没有看书,直到30岁之后又燃起阅读的欲望。乐此不疲地在各种文艺书店打卡,参加多场新书发布会,留连于市图书馆,区图书馆,在当当买五折的书。这种感觉真好,别人都只是生存,而我有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喜欢上藏书,遇上合适的总是会买一些。每个喜欢书的人也说不出买书的理由,甚至有些书买了只是摆到那里。有的人来我家,不由得惊叹 :“哇!好多书!"只有自己知道,只是比朋友家的多了一点,和别人相比差远了。多少书才算多呢?有的人有一万本书,有的人的书可以堆几间屋子呢!</p><p class="ql-block">买这些书到底有什么用呢?现在有各种渠道免费看书,为什么还要买到家里据为己有?我想总有一天会有用吧,就像古人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更何况,有些不知名的作家写的一些书,遇见即是幸运,真的有指导意义,而他们可能只会流行一时或不被世人看见。</p><p class="ql-block">这段时间,又可以把所有的闲暇时间用来看书了,不管什么书,看看总是好的。</p><p class="ql-block">看完《妇女生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大格局,让我了解了在教育这件事儿上,每个国家都很上心。</p><p class="ql-block">德国是这样做的,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的耐心。芬兰家长最在意孩子五件事: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全家人一起吃饭;每天至少运动两小时;了解孩子玩的电子产品;培养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p><p class="ql-block">培养“做大事”的孩子,可以用名人传记让孩子知</p><p class="ql-block">道,任何领域都可以出大家,任何一件小事,只要认真做,都可以成大事。孩子经历一些突发状况,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培养他做大事儿的素质和素养。孩子想做什么,总是鼓励他</p><p class="ql-block">去做,尝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梦想积攒一些物质财富。</p><p class="ql-block">看《在人间》,体味10岁儿童谋生的不易。可是无论当冼碗工还是在绘图师的家工作,高尔基都不忘读书,也因此幸运地结识了同样喜欢读书</p><p class="ql-block">的裁缝的妻子和雍容华贵的、像女王一样高尚美</p><p class="ql-block">丽的玛尔戈王后,她们给他提供了很多书,给他展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高尔基也明白,同样是看书,裁缝的妻子和王后看的书是截然不同的。</p><p class="ql-block">再来看季羡林的《一生自在》,那才叫真的自在:</p><p class="ql-block">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自在逍遥万事休。</p><p class="ql-block">《假如我再上一次大学》中写的事真让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如果人生真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割舍,就与书结缘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