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光清浅,岁月悠长,人生好比一场修行,更多的时候,是被时光推着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在武汉黄鹤楼、长江大桥旁边,有一条闹中取静的古街——昙华林,这里少了匆忙的脚步,多了一份悠闲自在,能让您慢下来、静下来,感受文艺小资气息,倾听自己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古街不长,呈东西走向,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p> 历史古街 <p class="ql-block">昙华林形成于明清两代,有百年老建筑50多处,这些建筑大都依山而建,既有对当地传统的继承,又有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吸纳,它们构成了昙华林街区的基本骨架,保留了武昌古韵古味的街巷文化。</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117号:武汉第十四中学。1912年为省立第一中学,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董必武、陈潭秋,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著名文学家黄钢、严文井,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等都曾在这里就读。</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32号: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如今这里古屋新用,开设传统的刺绣工艺。</p> <p class="ql-block">钱园是中国近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的故居,院墙拱门上书写“钱园”二字,院内有辆老爷车,很适合拍照,现为“昙华老酒馆”,营业的时候有地道的武汉评书,在这里吃吃饭、聊聊天、听听书,一定很惬意。</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2号:崇真堂。由基督教英国伦敦教会于1864年兴建,它是外国列强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堂,该教堂主体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容纳600人做礼拜。</p> 文创新街 <p class="ql-block">“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出自日本著名新派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我理解:凌晨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开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美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所以说,昙华林是一处文艺到了极致的地方。周末的昙华林游人如织,找处人少的地方拍个画面干净点的照片很难,也不好意思请人帮忙,<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将两张相同背景的照片拼接起来,总算满足了在昙华林合影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趁着青春年少、抓紧时间拍照”,还是“昙花纪、不负文艺心”,亦或“武汉汽水二厂”“加重自行车”等街头艺术品陈设,这些无不激发我们回望曾经武汉的“三镇情怀”。</p> <p class="ql-block">文艺小街适合各类人群游玩,看这里成群结队的中老年人便知道,其实,“文艺小资”便不是年青人的专利,只要心态年青,有心、有闲、有情趣,对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人永远不变的追求。</p> 楚天名街 <p class="ql-block">昙华林,是历史古街,又是文创新街。作为古街,昙华林集数十处百年以上中西各异老建筑。所谓新街,是这里陆续引进“三汉雕塑工作室”“杨小婷汉秀研究室”“半亩园美术馆”“尚艺坊淘艺”“徐世明画廊”“中华360行博物馆”等一批文创休闲企业入驻昙华林。</p> <p class="ql-block">满街弥漫的咖啡香味,街上游人悠闲的脚步,特色文艺小店卖的原创明信片,随便走进一家店铺里便有惊喜和收获,以及修旧如旧的古代建筑,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期待与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楚天名街昙华林,保持老武汉的市井,交织文艺小资的感性,带着历久弥新的古城建筑,兼容历史与新潮、商业与景区、文化与创新、品质与情感,从而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游玩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