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中国五大革命圣地”是特指红军时期老资格的革命根据地,分别是:江西省的井冈山、江西省的瑞金、贵州省的遵义、陕西省的延安、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五大革命圣地,除了贵州“遵义”是今年5月份跟团游览的,另外四大革命圣地,都是在几年前,我独自一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游览的。上一集《美篇》已经介绍过“井冈山”和“瑞金”两处革命圣地,本集《美篇》介绍“遵义”、“延安”和“西柏坡”三处革命圣地,三处分别精选37、36和27张照片,共计100张,是目前《美篇》的最大容量。</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3、革命圣地 NO.3 ——《遵义》</b></p><p class="ql-block"><b> 2021年6月1日,我走进了革命圣地——遵义。</b></p><p class="ql-block"><b> 遵义,处于云贵高原,隶属于贵州省地级市。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博古、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 《遵义会议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1. 《遵义会议会址》</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会址,房屋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物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主整栋主楼道面阔25.19米,通进深17.01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建筑面积428.48平方米。“遵义会议会议室”设在在二楼(一楼作战室的楼上),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面积27平方米。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壁柜上有一面穿衣镜。屋子正中是长方桌,四周围有一圈木边藤心折叠靠背椅,桌下有一只古老的木炭火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2. 《毛主席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字</b></p><p class="ql-block"><b>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前的大门正上方,挂着一块黑漆金匾,上面“遵义会议会址”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俏俊飘逸、豪放酣畅。这是1964年11月,毛泽东主席为革命纪念馆唯一的一幅题字,题字是非常珍贵的。在“遵义会议会址”门匾上也是这6个大字,这个门匾也被誉为“中华第一匾”。如今,毛泽东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字的原件保存在中央档案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3.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设在“遵义会议会址”一楼,面积56平方米,由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是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灯、钉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信签、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阵中日记》等。北墙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6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帷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利前进的道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4. 《遵义会议伟大转折》</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所召开的,及时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摆脱敌人,振奋了士气,以后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5. 《遵义会议会址与近百年老槐树》</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旁,有一棵老槐树,高过楼房的槐树生机勃发,呈“V”字形的树身,被网友亲切称为“胜利树”。它是“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老槐树见证了遵义会议的召开,也见证着遵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变迁,时至今日,老槐树依然坚挺地守护在会址旁,枝繁叶茂,满树繁花,成为游人必看的一道风景。老槐树不止一棵,而是两棵,生长方向不同形成了一个“V”字。站在老槐树的身旁,用手指比一个“V”字,与“会址”合影留念,已经成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的流行姿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6. 《遵义会议会址院内的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碑》</b></p><p class="ql-block"><b> 在“遵义会议会址”院内,有一座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碑,镌刻着毛主席的手书《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笔走龙蛇,气势雄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7. 《遵义会议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陈列馆则是一幢新建的大楼,里面的展陈以长征为主线,展示了磅礴厚重的长征文化和介绍了遵义会议召开前后的时代背景。遵义会议陈列馆,隶属于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延伸遵义会议纪念体系、拓展接待服务空间、提升展陈展示水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社会功用而提出建设的。2005年1月15日,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遵义会议陈列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馆名。</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陈列馆为仿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地上面积15198平方米,地下面积3856平方米,建有步行道1200米。展陈内容以长征为主线,以编年带专题,以“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等五个部分,突出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利用现有资料和技术,采用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等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展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8. 《遵义会议陈列馆大厅雕塑》</b></p><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陈列馆入口大厅的雕塑,展示的是遵义会议参加者的形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9. 《遵义会议会议室》复原场景</b></p><p class="ql-block"><b> 这是在“遵义会议陈列馆”里展示的“遵义会议会议室”的复原场景。由于诸多原因,设在“遵义会议会址”内二楼的“遵义会议会议室”没有对外开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10.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b>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杨柳街中段,与遵义会议纪念馆内的陈列馆隔街相对,原系国民党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公馆。</b></p><p class="ql-block"><b>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六团占领遵义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即决定成立遵义警备司令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兼任司令员,军委纵队(由突围转移初期的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合编)政治委员陈云兼任政治委员。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成立,对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2004年,遵义市人民政府拔专款按原样在遵义老城杨柳街中段修复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复原陈列刘伯承、陈云住室,2005年1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11.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筹备委员会、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b>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了黔北重镇遵义市,进城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筹备委员会’,筹备以贵州为中心的新‘中央苏区’政府。林伯渠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叶季壮等人为副主任。周恩来代表中央领导筹委会。</b></p><p class="ql-block"><b> 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部门。红军在遵义期间,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并指导各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建立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等县级政权4个,乡级革命政权20多个,以及区乡游击队20多支,还报经中央批准成立了林青任书记的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成员有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红军足迹遍及黔北,播下了革命的种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 《娄山关》</b></p><p class="ql-block"><b> 谈起革命圣地“遵义”,必定绕不开“四渡赤水战役”,也绕不开下面将要提到的“娄山关”和“茅台镇”。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b></p><p class="ql-block"><b> 照片是“娄山关古碑”,源自于周西成主政贵州期间,修筑了第一条贯穿川黔两省经过娄山关的公路,道路修好以后,周西成的属僚黄道彬在此书写“娄山关”三个大字,并立此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1. 《黔北第一险隘》</b></p><p class="ql-block"><b> 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亦称娄关,关口处于大娄山山脉主峰,海拨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层峦叠嶂,是川黔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b></p><p class="ql-block"><b>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从此红军战斗过的娄山关,便成为黔北著名的革命纪念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2.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b></p><p class="ql-block"><b>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现有毛泽东词碑、小尖山红军战斗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摩崖石刻、娄山关古碑等战斗遗址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贵州省廉政教育基地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3.. 《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b></p><p class="ql-block"><b> 小尖山,是娄山关地区一个海拔1400米的山峰。山顶面积很小,约有10几平方米。上面有一粗狂的石碑,上面写着:遵义战役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当年红军就是在这十几平米的山顶,用石头垒成工事,击溃了敌军的数次反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4. 《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 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1966年建造,碑高11米,碑座宽6米,南侧为大理石贴面,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15个行草大字,碑座北侧嵌5.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雕刻娄山关战斗中红军将领、战士、游击队员跃马横枪,攻克天险的英雄群像;碑座东侧有“娄山关战斗简介”碑文一方;碑体为两根并立的文化石巨柱,顶削为斜尖,状若两把红军刺刀,又象征娄山关群峰刺天,中通一线的险峻形势;碑体二柱,蕴含红军“二渡赤水”、再克娄山、重占遵义的军事行动。碑体二柱的上方分别嵌黑色大理石,南侧雕一面红军战旗,标志红军攻克娄山关;北侧镌刻张爱萍将军长征时作于县境的《西江月•遵义大捷》手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5.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b></p><p class="ql-block"><b> “娄山关”关口东侧山崖,建有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诗词手迹的石碑。该石碑建于1973年,全长25米,象征红军2万5千里长征,通高13.55米。石碑由396块云南大理石镶嵌而成,最大的字有3米多高,娇若游龙,惊似飞鸿,巍峨壮美,气势非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6. 《大型群雕“娄山关”》</b></p><p class="ql-block"><b> 气势恢宏,催人奋进!</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7. 《西风台》</b></p><p class="ql-block"><b> 西风台起名源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句“西风烈”,位于娄山关的主峰笋子山,是娄山关景区的制高点,海拔1779米,是观赏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景象的最佳地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8. 《观海楼》</b></p><p class="ql-block"><b> 观海楼位于西风台西侧,楼名源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句“苍山如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9. 《西凤台玻璃栈道》</b></p><p class="ql-block"><b> 站在“西风台玻璃栈道”上,放眼望去,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如梦似幻,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10. 《雁鸣塔》</b></p><p class="ql-block"><b> 雁鸣塔建于大尖山顶,塔身为五层阁楼,高27.39米,是娄山关景区战斗遗址公园的制高点,塔名源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句“长空雁叫霜晨月”,塔身巍然挺拔,直指苍穹,登塔可纵览娄山好风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11. 《长空桥》</b></p><p class="ql-block"><b> 长空桥似凌空虹桥,是连接大尖山和小尖山的一座铁索桥。桥长100米,宽5米。这座铁索桥是2017年为了方便旅游才修建的,并不是文物。“长空桥”源于毛泽东的那句“长空雁叫霜晨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12. 《摩崖石刻“娄山关”留影》</b></p><p class="ql-block"><b> “娄山关”三个字是1985年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岩全长11米,字径2.3米,笔力雄浑遒劲,阴刻描红,辉映于雄关青松间格外醒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 《中国酒都——茅台镇》</b></p><p class="ql-block"><b> 茅台镇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临川南。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也是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b></p><p class="ql-block"><b>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古镇,它集古盐文化、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于一身,中国酱香酒发祥地和第一核心产区。据说茅台有酱香酒企业300余家,酱香酒产品2000余种,被誉为“中国国酒之心”、“ 中国酒都”、“中国第一酒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1. 《四渡赤水纪念园》</b></p><p class="ql-block"><b> “四渡赤水纪念园”是国家发改委2005年批准的国家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同时列入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该园以1995年修建的茅台朱砂堡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景区为基础,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融红色文化、赤水河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景点和红军长征精神的瞻仰地。整个景区分为主入口红色文化展示区、核心纪念区、古渡红军文化村、古窖遗址观江休闲区等几部分,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2. 《铁索桥》</b></p><p class="ql-block"><b> 茅台铁索桥的位置就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地方,钢索上面铺着木板,两边的栏杆上都装饰了红色的五角星形的彩灯,这座桥只用于游人观赏和行走。2015年6月15曰开工,2016年1月30曰完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3. 《茅台渡口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 茅台渡口纪念碑位于茅台镇朱砂堡的赤水河畔。纪念碑建在岸边小土台上,占地约80平方米。台地上建水泥栏杆高1米。台地下砌石保坎三级,并有三十余级石阶直达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纪念碑右侧,一株古老的黄葛树,虬枝盘曲,枝叶繁茂,当年红军渡河,曾以此树干拴系架设浮桥的缆索。2006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国家地理发布的遵义市最美景观拍摄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4.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b></p><p class="ql-block"><b>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矗立在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的朱砂堡顶上。“茅台渡口”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红军四渡赤水之战,极其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b></p><p class="ql-block"><b> 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昭示红军英雄业绩,教育启迪后世子孙,经仁怀市人民政府报请上级批准建造了此塔。1995年5月动工,1996年1月建成。塔高2万5千毫米,意为纪念惊天地泣鬼神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塔身由四片浪柱形的建筑依次错落重叠而成,象征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丰功伟绩。塔身正面下端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塔名。纪念塔北侧有四幅浮雕,再现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时的雄伟壮观景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5. 《茅台老酒厂》</b></p><p class="ql-block"><b> 在茅台集团的“中国酒文化城”展厅里,陈列着出版于民国三十六年的贵阳《仁声月刊》杂志的一页,在这一页上,“华茅”(成义烧坊)、“王茅”(荣和烧坊)、“赖茅”(恒兴烧坊)广告齐聚。这三家的厂址都写着同一个地方:茅台村杨柳湾,不大的杨柳湾就是它们的发源地。镇上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记得:三家酒厂毗邻,占地总共不过四五亩,厂房规模不大,一般的木架瓦房,中有空隙和人行道,成一“品”字形——荣和居中,成义、恒兴在左右两侧。成义遭火灾后复建时改为砖木结构,还增添了窖坑。</b></p><p class="ql-block"><b> 现在茅台酒厂的第一、二生产车间,就是当年“成义”、“恒兴”的老厂址,窖坑也是老窖坑,老厂房有过改造,门面仍保持原貌。制曲车间是昔年“荣和酒厂”的全部厂址,把窖坑填平,在上面建的车间。1949年时,三家烧坊共有窖坑41个,其中“成义”18个,“荣和”6个,“恒兴”17个。年产茅台酒六万公斤左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6. 《国酒飘香》</b></p><p class="ql-block"><b> 人们穿行在茅台镇的大街小巷,两侧的绝大多数商铺都是卖酒的,名目繁多的商标酒名,总会把人弄晕。好在我对酒不怎么感冒,只顾尽情地呼吸着这无处不在的浓郁的酒香味,这种体验在任何其它地方是不会有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7. 《“怒掷茅台震国威”——主题雕塑“茅台酒罐”》</b></p><p class="ql-block"><b> 茅台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1915广场”, 广场是为纪念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而修建的,广场上随处可见茅台酒文化历史。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茅台酒荣获金奖。这里还有个“怒掷茅台震国威”传奇故事:当时,身着长袍、梳着长辩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没人看的起,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根本无人问津。展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评委们一下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怒掷茅台震国威”的故事从此广为人知,以当年获奖时打碎的芧台酒瓶为原型的主题雕塑“茅台酒罐”,成为茅台镇的标志性景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8.《红军三渡赤水群雕》</b></p><p class="ql-block"><b> 从“茅台1915广场”去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必须要通过铁索桥,在高高的铁索桥墩基座旁边是一座“红军三渡赤水群雕”,雕塑上的人物个个英姿飒爽、斗志昂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9.《杨柳湾——“酒出茅台镇、香起杨柳湾”》</b></p><p class="ql-block"><b> 茅台镇有一条相对静谧的街道——杨柳湾街,是茅台镇旅游发展重点打造的景区。杨柳湾古街入口处是座牌坊,街道全长1100米,因毗邻杨柳湾古井而得名。街区东连茅台镇环茅南路,南通茅台酒厂国酒文化城,西壤“茅酒之源”景观,北达茅台古镇文化创意园。共分酒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区、土特产购物区、特色小吃区、康疗休闲区五个部分。杨柳湾在茅台人的心目中是神秘茅台的文化起源,因此也有“酒出茅台镇、香起杨柳湾”的说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3-10.《茅台镇夜景》</b></p><p class="ql-block"><b> 每当夜幕降临,酒镇里灯火璀璨,赤水河两岸,夜色迷人,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革命圣地 NO.4 ——《延安》</b></p><p class="ql-block"><b> 2014年10月14日,我走进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驻留了三个整天。</b></p><p class="ql-block"><b>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陕西省地级市。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第一方面军和第二、四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先后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b></p><p class="ql-block"><b>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 《宝塔山》</b></p><p class="ql-block"><b>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称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国家AAAAA级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 《夜幕下的“宝塔”》</b></p><p class="ql-block"><b> 延安宝塔(岭山寺塔),它是历史名城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至779年),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至1048年)重建,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和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曾予以修葺。宝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辟有南、北门,分别额书“高超碧落”“俯视红尘”。从北门进入,沿阶梯可登临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 《延安革命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现为国家AAAAA级景区。</b></p><p class="ql-block"><b> 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名为“高瞻远瞩”,高5米、重约3吨,连基座通高8.15米,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手书的“毛泽东在延安”。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1997年1月13日,在中共中央、毛泽东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日落成揭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4. 《主体雕塑》</b></p><p class="ql-block"><b> 走进革命纪念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及国际友人在一起的主体雕塑。这个雕塑体现了政党、领袖与群众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b></p><p class="ql-block"><b> “主体雕塑”的背景浮雕,是在绵延不绝的陕北黄土高原上挺立的延安宝塔和一轮磅礴欲出的红日,左上角标有“1935~1948”字样,点明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b></p><p class="ql-block"><b> 左侧浮雕是被誉为“华夏第一陵”的轩辕黄帝陵和蜿蜒于群山之巅的万里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之“根”和铁的民族脊梁。</b></p><p class="ql-block"><b> 右侧浮雕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喻示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5. 《延安的“十一运动”、延安的“十个没有”》</b></p><p class="ql-block"><b> 所谓“十一运动”,是指1944年7月,延安市政府要求办好的11件大事。“十一运动”的提出,为全市人民描绘出了一幅丰衣足食的美好蓝图,受到广大市民和村民的普遍欢迎。“十一运动”具体内容是:(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有一架织布机;(三)每区有一处铁匠铺,每乡有一个铁匠炉;(四)每乡有一处民办学校或夜校;(五)每人识一千(个)字;(六)每区有一处卫生合作社,每乡有一个医生,每村有一个接生员;(七)每乡有一处义仓;(八)每乡有一副货郎担;(九)每户有一(头)牛,一(口)猪;(十)每户种一百棵树;(十一)每村有一眼水井,每户有一处厕所。</b></p><p class="ql-block"><b> 延安的“十个没有”: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6. 《论延安精神》</b></p><p class="ql-block"><b>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7.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b></p><p class="ql-block"><b>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是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8. 《凤凰山麓毛泽东旧居》</b></p><p class="ql-block"><b> 凤凰山麓吴家院“毛泽东旧居”,是一个朴朴实实的延安人家——正面四孔石窑,与两厢六间瓦房组成一个四合院,院子里还保留着当年房东磨面碾米用的石磨和石碾。卧室里一盘土炕,炕上放着一张床、两个行军箱,地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取暖用的木炭火盆,陈设简单至极。</b></p><p class="ql-block"><b> 吴家院是毛主席到延安后的第二处住房,第一处就在不远处的李家窑院,那里条件更差,连窑洞都不是,而是修城墙采料形成的一个石洞,阴暗潮湿,不见阳光。身边工作人员多次劝主席换个地方,主席总是说“延安城就这么大,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要再给老乡添麻烦”。在这个石洞里,毛主席一住就是大半年,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胳膊疼得抬不起来还坚持工作,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就是在这个石洞里写成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9. 《凤凰山麓朱德、周恩来旧居》</b></p><p class="ql-block"><b> 凤凰山革命旧址南边的院子,是朱德同志旧居。院内有面向东南的三孔石窑洞,是朱德于1937年1月至9月间居住的地方。南边一孔是办公室,中间一孔是会客室,里面陈设木质桌凳,还陈列有朱德当年用过的上了补钉的旧毛毯。北边一孔是朱德的卧室和周恩来同志旧居。1937年初,周恩来在西安事变后回来时,曾住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0. 《凤凰山麓防空洞》</b></p><p class="ql-block"><b> 来到凤凰山脚下,可以看到依山开凿的防空洞。防空洞原本是佛教石窟,深约8米,宽约6.5米,高约2.6米,内部昏暗,空间宽敞。日本侵略者轰炸延安城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这里躲避空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1. 《中央军委作战研究室》</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2. 《毛泽东与朱德在延安》</b></p><p class="ql-block"><b> 自从井冈山“朱毛会师”后,朱德就成为我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的工作与毛泽东、周恩来的配合相当默契。朱德的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也令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延安时期,在中共中央庆祝朱德六十大寿时,毛泽东亲笔题词“人民的光荣”。1973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依然坚称:“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3. 《杨家岭革命旧址》</b></p><p class="ql-block"><b>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4. 《中央大礼堂》</b></p><p class="ql-block"><b> 中央大礼堂座落在杨家岭南侧山根下,1939年开始修建,1942年竣工。大礼堂长35米,宽30米。会场可容千人而厅内没有柱子,用高大窗子解决场内采光,在没有钢材、水泥的情况下,用大跨度拱式结构。两旁建小会议厅、阅览室、休息厅,以抵御水平推力。大门开在侧面,别有风采。大门上“中央大礼堂”几个字是时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所书。中央大礼堂建成后,当时中央的一些大型活动多在此举行。</b></p><p class="ql-block"><b> 中共中央大礼堂在1947年3月被国民党胡宗南部队所破坏,延安光复后照原样修复,仍保持“七大”时的会场情景。主席台上面书有环形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上有六面党旗,正中有毛泽东、朱德侧面画像。礼堂大厅两面的标语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后面标语是“同心同德”。大厅两边挂有24面党旗,代表党从成立已度过了24年历程。三角木座形同英文“V”,表示胜利。</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5. 《中共中央办公厅》</b></p><p class="ql-block"><b> “中共中央办公厅”为三层办公楼,1939年秋开始修建,1941年建成。从高处看,楼的造型像似飞机,人们通常也叫“飞机楼”。第一层西边的大房子是会议室,也是中央首长的饭厅;东边的大房子原是中央作战研究室,后为中央图书馆;中间的房是党总支办公室和党委政策研究室。第二层是办公室,一间大房子是厅务会议室。第三层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室,这里讨论通过许多重要议题。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办公楼一楼饭厅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6.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b>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召开,从此,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座历史性的标志。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克服了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使全党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大会把中国革命独创的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写进新党章。选举产生了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集体,为全国人民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7. 《南泥湾农场》</b></p><p class="ql-block"><b> 延安市南泥湾农场创建于1941年3月,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359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建的“军垦农场”。1952年陕西省公安厅第三劳改支队到南泥湾,办起了劳改农场。1965年10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四师141团(南泥湾兵团)。1979年11月移交延安地区,更名为国营陕西省延安地区南泥湾农场,1997年4月1日更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b></p><p class="ql-block"><b> 南泥湾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南泥湾精神的发源地。开发建设好南泥湾,使南泥湾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历史地位相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寄予我们的厚望,也是南泥湾人的迫切愿望。</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8. 《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b></p><p class="ql-block"><b>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1940年,八路军120师359旅从绥德开往南泥湾,既守卫延安南大门,又开荒生产。经过3年的时间,359旅使昔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丰衣足食的陕北好江南。</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9月,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时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9. 《南泥湾广场纪念雕塑——“大生产”》</b></p><p class="ql-block"><b>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大生产运动是克服抗日根据地困难的重要一环,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1939年 2月,当困难刚刚露头的时候,毛泽东就发出了 “自己动手 ”的号召。1941年,党中央再次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同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后,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加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0.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b></p><p class="ql-block"><b>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泥湾精神”,不仅创造了一段历史,更为我党、我军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这些概念鼓舞了几代人。尤其是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已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1. 《南泥湾精神》</b></p><p class="ql-block"><b>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b></p><p class="ql-block"><b>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延安精神在南泥湾大生产中的具体体现。主要内容包括: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三、上下一致、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四、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2. 《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 “花篮的花儿香,让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南泥湾》,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名扬大江南北,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3. 《枣园革命旧址》</b></p><p class="ql-block"><b> 枣园又名延园,位于延安城西8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原是陕北军阀高双成的庄园,土地革命时期归人民所有。中共中央来延安后,于1941年开始修建,至1943年竣工。共修窑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间,礼堂一座。</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并召开“七大”,领导解放战争。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从这里撤离,转战陕北。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先后撰写了许多重要文章,其中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4. 《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b></p><p class="ql-block"><b> 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是一座苏式小礼堂,周围比较开阔,绿草如茵,除了开会之外,这里还是中央书记的餐厅,另外也搞舞会和放电影,1945年毛泽东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的决策就是在此处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出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5. 《中央五大书记铜像》</b></p><p class="ql-block"><b> 迈进枣园革命圣地景区,最醒目的莫过于形象逼真、风范永恒的革命领袖红色铜像群雕,这里巍然竖立着延安时期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同志,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令人驻足仰望、敬佩不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6. 《枣园毛泽东旧居》</b></p><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10月,毛泽东由杨家岭迁到这里。在此,继续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主持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写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著作。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避免内战,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实现又一次历史转折争得了主动权。1945年12月,移住王家坪。</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7. 《枣园周恩来旧居》</b></p><p class="ql-block"><b> 1944年12月,周恩来由杨家岭迁到这里。为商谈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等问题,曾九次奔波于延安和国统区之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和王若飞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经43天的艰苦斗争,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1月,由于国民党召开伪国大,一手关闭了谈判的大门,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南京撤回延安。1947年3月13日,移住王家坪。18日,同毛泽东一起撤离延安,转战陕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8. 《枣园刘少奇旧居》</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1月,刘少奇由杨家岭迁到这里。他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参加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七大”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主持中央工作,根据时局变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1947年3月12日,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前往华北地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29. 《枣园朱德旧居》</b></p><p class="ql-block"><b> 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住这里。在抗日战争向国内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他肩负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的重任,协助毛泽东处理军机大事,签发了《命令岗村宁次投降》等指示、命令。1947年元旦,发表《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的广播词。院中有一石刻棋盘,工作之余常与工作人员对弈。年届六旬不觉老,被人们誉为“青年领袖”。1947年3月12日,由此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前往华北地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0. 《枣园任弼时旧居》</b></p><p class="ql-block"><b> 任弼时旧居坐落于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后边的山脚下。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任弼时在这里居住。旧居为一排3孔坐北面南的拱形石窑洞,建于1942年。最东边一孔是办公室,中间一孔是寝室,修建窑洞时同时建造了防空洞。在此期间的任弼时,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对党的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主持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与筹备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1. 《王家坪革命旧址》</b></p><p class="ql-block"><b> 王家坪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第三个居住点,位于延安城西北3华里,是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占地面积60亩。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人的旧居及军委礼堂和会议室。军委和总部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同时又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b></p><p class="ql-block"><b> 1946年3月11日,毛泽东在这里同从苏联学成归来的大儿子毛岸英有过一次不寻常的谈话。久别重逢,年过半百的父亲多想把儿子留在身边啊,可是他却要儿子去吴家枣园拜劳动英雄吴满有为师,上“劳动大学”。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秋后,他背着自己生产的小米回来了,这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2. 《王家坪中央军委大礼堂》</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南院修建了军委礼堂。军委和总部机关经常在这里开会,举行文艺晚会,放映电影和招待中外客人。1943年12月,八路军总部在礼堂举行了欢迎劳动英雄大会,交流了生产经验。同时,还在礼堂举办了部队的生产成果展览,是一次规模盛大的生产展览会。展出了八路军自己生产和制造的步枪、地雷、手榴弹、火药、布匹、肥皂等各种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1945年8月15日,军委和总部在礼堂举行了庆祝八年抗战胜利大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3. 《王家坪中央军委会议室》</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在王家坪小沟渠北参谋部院内修建中央军委会议室。军委、总部经常在这里开会和接待中外客人。1944年11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首次来延安,请毛泽东主席和蒋介石举行了谈判。赫尔利在军委会议室举行了“中美关于国共国事会谈前签字会”。1945年中共代表、国民党代表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军委会议室举行了国共会谈准备会,并举行了签字仪式。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出席了签字仪式。朱德、张治中、赫尔利分别在代表三方的文件上签了字。</b></p><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曾在这里会见美国客人马歇尔。1945年9月14日,朱德在这里接见了苏联中校贝鲁索夫。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中央航空八大队三十五中队机长刘善本驾机起义,由重庆抵达延安。6月29日晚,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晚会,热烈欢迎刘善本。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在这里会见了刘善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4. 《万众瞩目清凉山》</b></p><p class="ql-block"><b> 清凉山,又名太和山。在延安城东北延河对岸,隔河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新华书店、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喉舌机构设在清凉山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传播真理的新闻事业发祥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35. 《延安大学》</b></p><p class="ql-block"><b> 延安大学,简称“延大”,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之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等相继并入。1947年延安大学部分师生远赴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办学。</b></p><p class="ql-block"><b> 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延安大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革命圣地 NO.5 ——《西柏坡》</b></p><p class="ql-block"><b> 2013年4月24日,我走进了革命圣地——西柏坡。</b></p><p class="ql-block"><b> 平山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则位于平山县中部。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精神主要内容包括: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它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b></p><p class="ql-block"><b> 走进西柏坡,映入眼帘的是柏坡岭上一座高大的白色纪念碑,上面镌刻着金黄色的“革命圣地西柏坡”七个大字,系邓小平手迹。纪念碑建在众多景点的中轴线上,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展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 《西柏坡文物保护碑记》</b></p><p class="ql-block"><b> 1999年5月立起的“西柏坡文物保护碑记”,碑体上镌刻着繁体字,详尽地介绍了西柏坡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前后经过,唤起人们对国家文物的保护意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 《情真意切的“西柏坡赋”》</b></p><p class="ql-block"><b> 原中国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梁衡撰写的“西柏坡赋”,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是西柏坡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将永载史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柏坡赋</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乃冀中一普通山村,然其声涛海内,名传四方:瞻者益众,研者益广。天降大任,托国运于醉壤;小村何幸,成历史之拐点。</b></p><p class="ql-block"><b> 1948年春,中国北方大地正寒凝将消,阳气初开,国共两党还胜负未分。时毛泽东方战罢陕北,过黄河,进太行,一路西来;刘少奇正经略华北,闹土改,分田地,发动群众。中央五大书记,自一年前分手,重又聚会于此,设立中国革命之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将要夺取大城市,问鼎北平。</b></p><p class="ql-block"><b> 是时也,日寇甫败,蒋介石心气正盛,仍欲图“剿匪”旧梦,于是设指挥部于南京,乃六朝古都,纸醉金迷之城。共产党则选定这个山沟,穷乡僻壤,无名无姓之村。当是时,势虽必胜,党却还穷。战事紧,参谋无标图之笔,而以红蓝毛线推盘演兵;文电急,领袖苦无办公之所,只就炕桌马灯草拟电文,借的民房一室三桌,是为情报、作战、后勤三部;假小院石碾一盘,以供毛、周、朱选将、发令、点兵。虽军情火急,院门吱呀,不废房东荷锄归;指挥若定,读罢战报,还听窗外磨面声。谈笑间,一战而取辽沈,二战而收淮海,三战而下平津,全国解放,大局已定。</b></p><p class="ql-block"><b> 当此乾坤逆转,将开国定都之时,中共高层却格外之冷静。一间大伙房里正开党的中央全会,静悄悄,审时度势,析未来;言切切,防微杜渐,议党风,斯是陋室,无彩旗之张挂,无水茶之递送;甚而上无主席台之摆设,下无出席者之席尊。主持者唯一把旧藤椅,代表席即老乡家的几十个小柴凳。通过的决议却是不祝寿、不敬酒、不命名,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其心之诚,真叫拒着降,望者归,大江南北,传檄而定;其风之严,令贪者收,奢者敛,军政上下,两袖清风。孟子言,先贤而后王;哲人曰,先忧而后乐;共产党人,未曾掌权,先受洗礼;五大领袖,进京之前,相约不作李自成。</b></p><p class="ql-block"><b> 中国革命乃土地革命,政权之争实民心之争。仰观自陈胜吴广至太平天国,起起灭灭,热血空洒黄土旧,悲歌唱罢王朝新。地契旧约照天烧,彻底解放工与农。党无己利,人无私心,决心走出人亡政息周期律;言也为民,行也为民,载舟覆舟如履薄冰。西柏坡,一块丰碑,一面铜镜,一声警钟;二中全会,两个务必,两个预言,再三提醒,自古成由艰辛败由奢,谦则收益满招损。正西风烈,柏松翠,坡草青,精神在,长永青。</b></p><p class="ql-block"><b> 公元二O一二年七月一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3. 《西柏坡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1978年5月26日对外开放。西柏坡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廉政教育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丰碑林等五处。截至2014年3月,西柏坡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2000多件,其中一级品8类15件。纪念馆辅助陈列,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系统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2011年9月被正式授予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4.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高矗的国旗迎风飘扬。名为“赶考”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大书记铜像,并肩而立,被鲜花和翠柏簇拥。铜像高2.5米,各具形态,气宇轩昂、栩栩如生。铜像前两行“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大字,光彩夺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5.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77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巨幅浮雕》</b></p><p class="ql-block"><b> 进入纪念馆,宽敞的序厅墙壁上,是气势恢宏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77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巨幅浮雕。先辈们群情激昂,似乎正满怀信心迎接最后的胜利。浮雕背景,是雄伟绵延的太行山脉和西柏坡中央大院;浮雕下方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为原文化部部长黄镇将军1988年到西柏坡参观时的题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6. 《“一二三四五”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纪念馆讲解员生动地讲述了“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四间小平房,五大书记”,就是在这么简陋的指挥所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若定,克济南,困辽沈,围平津,下淮海,逼南京,一举解放了全中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7.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1948年5月26日~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共复原面积16440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顶房,房屋154间,防空洞232平米。</b></p><p class="ql-block"><b>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院内建筑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自东向西依次为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旧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和刘少奇、董必武旧居等。后部东北角是朱德旧居。前后两部分之间即小山包的西北方向,是“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谈判旧址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8. 《西柏坡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周恩来总理曾形容这里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这里,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这里是被称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9.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位于中央大院的西北角,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建筑面积112平方米,是中央大院里最大的房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0.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内部》</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1. 《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b></p><p class="ql-block"><b> 位于二中全会会址南面的九月会议会址,当时是中央机关的中灶食堂。1948年9月8日至13日,就在这个食堂里,召开了自撤离延安后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7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人,重要工作人员10人。这是自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会议以“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中心议题,检查了过去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和目标,为组织大决战从思想、组织和物质上作了准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2. 《中央机关小学》</b></p><p class="ql-block"><b> 北京市育英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传统的学校。1948年始建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前身为中共中央直属子弟学校,1949年随中央机关进京,定名为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校。刚进北京时,新校舍建在西郊一片荒凉之地。现在学校已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370名教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3. 《新华通讯社旧址》</b></p><p class="ql-block"><b> 新华通讯社旧址,位于刘少奇同志旧居的前边,建筑面积72平方米,它原是中央工委时期朱德总司令的住处。1948年11月朱总司令搬到后沟的窑洞以后,新华社由驻地陈家峪搬到这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4. 《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代表和国民党和平代表团旧址》</b></p><p class="ql-block"><b> 朱德同志旧居西侧不远处是当年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接见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江庸的旧址。当时傅作义、邓宝珊二将军随和平代表一起来到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这两间平房同时也是后来我党领导人接见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5. 《西柏坡毛泽东同志旧居》</b></p><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旧居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一个磨盘和猪圈,当年毛泽东同志不让拆掉这些东西,他说我们走后老百姓还要用。后院西房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书房兼资料存放室。</b></p><p class="ql-block"><b>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来到西柏坡,在这所院子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10个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主持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 </b></p><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旧居内,桌上翻开的日历,定格在1949年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的第10天,这一天,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出发前,回望西柏坡,毛泽东和周恩来有一次划时代的对话。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弘扬西柏坡精神,“赶考”永远在路上。</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6. 《西柏坡朱德同志旧居》</b></p><p class="ql-block"><b> 朱德旧居是仿陕北窑洞式的建筑,坐北朝南,是中央工委专门请陕北的工匠为毛泽东主席移驻西柏坡而建造的,建筑面积123 平方米。毛主席来了之后,觉得朱总司令年龄大,就让朱总司令去住,朱总司令坚持不肯,最后在毛主席的一再坚持下,才于1948 年11 月从刘少奇同志的前院搬到这里。</b></p><p class="ql-block"><b> 朱总司令是 1947 年5月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来到西柏坡的。在此期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央工委副书记等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7. 《西柏坡周恩来同志旧居》</b></p><p class="ql-block"><b> 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在最东头,靠前的房子,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靠后的两间,东边一间是邓颖超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他们的寝室。当时周恩来兼任我军总参谋长,工作十分繁忙,经常通宵达旦,或批阅文件,或起草文章。他办公室里挂的一张照片,是他当年为粉碎敌人偷袭党中央驻地的阴谋而正在凝神奋笔疾书,给毛主席起草请示信时拍摄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8. 《西柏坡刘少奇同志旧居》</b></p><p class="ql-block"><b> 刘少奇同志当时是董老的邻居,刚来时中央工委住在村子的东头,为了少占民房,刘少奇同志和朱总司令合住在一个拥有前后院的农舍里。刘少奇同志住前院,总司令住后院,院里种有桃树、梨树和枣树。刘少奇同志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办公室里的文件箱是他从延安带到西柏坡,后又带到北京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9. 《西柏坡任弼时同志旧居》</b></p><p class="ql-block"><b>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0. 《西柏坡董必武同志旧居》</b></p><p class="ql-block"><b> 董必武同志旧居每天都是第一个接待来者。四合院里有多种树木,一丛月季使这个小院富有生机,一棵海棠树和杏梅在收获季节更令人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内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和其他中央首长一样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睡的是农家土炕,铺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早已多处破损的旧毛毯。炕上放着一架引人注目的纺车。早在延安时期,董老的夫人何莲芝就是纺织能手,曾被评为边区的劳动英雄,到西柏坡之后,她仍坚持纺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1. 《西柏坡丰碑林》</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丰碑林是在原“西柏坡石刻园”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它坐落在三面环水的柏坡岭上,始建于1997年,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进行了改扩建,园名系全国书协主席张海的墨宝。西柏坡丰碑林在建筑设计上吸取了古典建筑和南方园林的特点,碑廊迂回,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红瓦盖顶,白墙合围,绿树掩映,与蓝天白云碧水相映成趣。墙壁上镶嵌着中国一号黑大理石,石面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1955年授少将军衔以上的老将军、社会各界名人、全国著名书法家等的题词书法作品560余幅。</b></p><p class="ql-block"><b> 中心碑系三棱体汉白玉砌成,高8.7米,镌刻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人的真迹。这些题词或回忆当年,或抒发对西柏坡的眷恋,或赞眷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笔锋或遒劲有力,或隽永秀美,或洒脱飘逸。漫步碑林,既可欣赏不同流派的书法,又可欣赏垂柳轻杨之美景。现西柏坡丰碑林已成为北方最大的红色文化精品园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2. 《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园》</b></p><p class="ql-block"><b> 位于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的中间地带,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由共青团石家庄市委捐资修建,2001年5月对外开放。园内中心是高两米的火炬,象征着祖国的青少年在21世纪蓬勃向上。火炬两侧是六块呈红旗状的大理石,大理石上镌刻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名言,分别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富有生气的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我们事业的希望”。</b></p><p class="ql-block"><b> 园内由绿树、花草、雕塑、自然石相辅而成。六块自然巨石石碑坐落园中,伟人寄语和名言警句镌刻其上,其中有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大钊的“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江泽民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等。是青少年举行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的好场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3. 《领袖风范雕塑园》</b></p><p class="ql-block"><b> “领袖风范雕塑园”位于中共中央旧址南侧,以反映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革命风范的五组雕塑和近30幅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石刻,集花草、树木和雕刻于一体,使观众既领略领袖风范,又得到美的享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4. 《雕塑: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b></p><p class="ql-block"><b> 西柏坡是一个靠山临水的小山村,滹沱河在村南留下大片沉积滩。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很适合种稻子。当毛主席看到这里的农民都是直接往地里点种稻子,而不是插稻秧,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5. 《雕塑:在西柏坡的日子里》</b></p><p class="ql-block"><b> 革命伴侣、模范夫妻——周恩来与邓颖超,雕塑:“在西柏坡的日子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26. 《雕塑:一家人》</b></p><p class="ql-block"><b>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是党的中心任务之一。刘少奇作为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和组织者,发表了许多关于土地改革的论著和讲话,对土地改革运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组雕塑反映的就是刘少奇深入农户进行土改调查的情况,取名“一家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