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一日游”

周兵

<p class="ql-block"> 葬礼“一日游”&nbsp;</p><p class="ql-block"> 深秋的凌晨,寒意浓浓。</p><p class="ql-block"> 天还没亮,送葬的车队已经到达了医院太平间的门口,人们在寒风中等候着接灵。</p><p class="ql-block"> 邻家老爷子今年七十八岁,得了肺癌,大前天故去了。这老爷子还算幸运,查出肺癌至今已经五年半的光景,没做过手术,医生说要是做了手术,没准儿人早就走了,活不到今天,五年半,算是个奇迹了。</p><p class="ql-block"> 几个大小伙子,从太平间里把装有老爷子遗体的棺材抬了出来,装进了等在门外的灵车里。老爷子穿着最好的寿衣,躺在最好的棺材里,棺材中堆满了鲜花,老爷子就这样安卧在鲜花丛中,脸上透着安详,像是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爸,您一路走好”!随着儿子的这声高喊,一个瓦罐被摔得粉碎,透着那么一点悲凉、那么一点庄重。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些“礼仪”是必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 灵车缓缓启动了,后面还跟了不下十辆送葬的汽车,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车队。天黑蒙蒙的,路灯眨着眼睛,灵车“七拐八拐”的由北三环上了“京藏高速”,长长的车队打着双闪灯,一路招摇过市,显得很扎眼。灵车的目的地是京北的殡仪馆,由于时间尚早,路上的汽车并不是很多,车队一个小时左右就顺利到达了殡仪馆。</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明朝的皇帝驾崩,大行皇帝的葬礼,送灵的队伍可能走的也是这条“龙脉”之路,只不过那时候没有这样的高速公路,就是普通的柏油公路也没有,有的可能只是石板路或土路。皇帝的灵柩用马车拉着,送葬的队伍步行两三天,才能到达十三陵。由于交通不便,路途较远,每当在位的皇帝前往十三陵谒陵后,回京的路上总要住一个晚上,住在哪儿呢?出了清河有个道观,皇上回京就住在这个道观里,于是,京城就有了“回龙观”的地名。如此看来,今天这老爷子的送葬,无论是形式还是速度,似乎比当年的皇上还要气派。</p><p class="ql-block"> 灵车缓缓驶入殡仪馆大门,早有“礼兵”出来迎驾。六个“礼兵”从灵车里抬出了棺椁,齐刷刷的放在了肩头,在一辆礼炮车的引领下缓缓前行。“礼兵”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群“吹鼓手”,他们的“家伙事儿”由大鼓、长号、小号等组成,一水儿的西洋乐器。乐队的后面就是送葬的队伍了,老爷子的儿子抱着遗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队伍缓慢向着告别大厅走去,炮车不时地放着“追魂炮”,乐队演奏着《一路平安》的“追魂曲”。再看这些“吹鼓手”,由清一色的女性组成,身着白色礼服,怀抱各类乐器,人长得虽然挺寒碜,但毕竟是一群巾帼,和旧时那些吹唢呐、吹喇叭的须眉们比起来,感觉强多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告别大厅早已布置完毕,四周摆满了花圈,灵柩的前面是亲属们送的鲜花花篮,挽联也是头天写好的。老爷子躺在鲜花翠柏中,四周点燃七十八只蜡烛,代表着他七十八岁的寿命。</p><p class="ql-block"> 在殡仪馆“司仪”的主持下,告别仪式正式开始。直系亲属站在灵柩一边,旁系亲属及其他亲朋好友站在另一边,“乐手”则站在灵柩对面,并脱帽致敬。“司仪”声情并茂的陈述了逝者一生的“辉煌”,从赡养父母,到养育子女,说到动容之处,“司仪”的眼里竟含上了热泪! 你想想,子女们看到这感人的一幕能不抽泣吗? “司仪”演讲完毕,乐队开始奏起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人们在“哀乐”声中绕场一周,瞻仰遗容,向老人家告别,并和直系亲属一一握手,以示慰问,这场面和高级领导人去世后的遗体告别仪式没什么两样。当然,这些人性化的服务,都是建立在交了钞票基础上的。</p><p class="ql-block"> 告别仪式结束后,接下来是把老爷子生前用过的衣物通通烧掉,然后再买上一大包冥币,这其中还有不少“美子”,外加花了六百多块钱购买的纸马、纸车等一并烧掉,“寄给”已经到了天堂的老爷子,让其在阴间也能好好享用这些生活用品,当然,这些都是要交足“邮寄费”的。</p><p class="ql-block"> 时针已经指向了上午九点钟,重要的火化环节就要开始了。由于预先额外交付了一千多块钱的费用,老爷子在这里可以享受到“豪华炉”的“贵宾”待遇。这里也有五百多元标准的“普通炉”,若使用“普通炉”,就只好排队等候了,因为人比较多,所以时间也会比较长。死人也分成了三六九等,交钱多的“死富人”,可以享受贵宾待遇,交钱少的“死穷人”,只能享受平民的一般待遇。到阴曹地府去见阎王爷,有坐奥迪去的,有坐夏利去的,还有自己走着去的。看来,没有花钱的不是。</p><p class="ql-block"> 殡仪馆的“豪华炉”一字排开,大概有五六个,炉口处的墙壁上编了号,由电钮控制传送带的进和出。“礼兵”先把装有死者遗体的棺材抬上传送床,停灵片刻,然后由操控手操控电钮,开启炉门,棺椁缓缓进入炉内的燃烧室。这个过程往往也是最令人震撼的,“好端端的一个人”瞬间就要变成灰烬了,能不令人震撼吗?这个时刻,也是“哭天抢地”、“天昏地暗”的时刻,当成殓逝者的棺椁缓缓移动,即将进入炉体,“历练涅槃”的时候,炉前的众亲人已是哭倒一片,那声音,用“哀嚎”二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尸骨焚烧得很快,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骨灰就出炉了。当传送带再次缓缓转到炉外时,原来停放棺椁的“床”上,棺材早已烧成灰烬,剩下的只有烧透了的累累白骨! </p><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拿来一个长方形的不锈钢槽子,开始用夹子往槽子里面捡拾遗骨,同时还“意味深长”的告知逝者亲属,可以亲自捡拾几块骨头,送逝者一程。于是亲人们一拥而上,纷纷用夹子夹起骨头放进槽子中,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不可能让你全部捡拾,况且,这也是要另收费的!剩下的骨头由工作人员清理干净后一并放入槽子中,并用一个不锈钢的铁杵将全部骨头碾碎,形成真正的“骨灰”。</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老爷子的亲属们并没有像死者刚入炉时表现得那样悲痛和嚎啕,有的只是好奇和惊讶:怎么就烧成了一把灰了呢? 正是:紫檀香木睡长兴,无可奈何入炉中。青烟一缕随风去,只剩白骨卧榻中。</p><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把骨灰装进一个写着“福”字的黄色布袋里,再把布袋放进骨灰盒中,封好了盖子,交到老爷子的儿子手里,然后低声说道:“包好了,请给装盒费”!于是,老爷子的儿子赶忙拿出钱来塞到工作人员手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药》里的情节,“玄色腰带”对华老拴说道:“包好,包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于是,华老拴一手交了钱,一手拿了“包好”的“人血馒头”回家给华小拴治病去了。</p><p class="ql-block"> “火匣子”既然已经装好,下一步该“回家”了。由四名“礼兵”扛起放有骨灰盒的“幡棚”,乐队演奏《安魂曲》,一班送葬的人马排着长队,缓缓走向不远处的私家车,并移灵车上,完成了对死者的最后送别。</p><p class="ql-block"> 老爷子的墓地位于京城北部的陵园,是一年前子女们花五万多元买的,面积大约一平米,这可相当于北京四环一平米的房价了,但比起某些墓地,这还算是便宜的,北京西山的某公墓,最便宜的墓穴也得二十万元一平米,而且还需要提前一年预约,阴宅贵于阳宅,这已是我国的普遍现象。</p><p class="ql-block"> 载着骨灰盒的车队出了殡仪馆后,便径直向陵园奔去,因为按照迷信的说法,逝者的骨灰必须在中午十二点前入葬,否则过了中午十二点以后,就属于“阴气上升的时间”,下葬是“不吉利”的。看看表,时间还不到十一点,车队已经到了陵园,一切都很顺利。于是赶紧按照那些该死的习俗,把老爷子的骨灰放进了墓穴,邻家老爷子就此走完了从生到死的人生最后一刻。</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死如灯灭,按照唯物论的观点,人的生命一旦结束了,最终会变成灰土,成为地球物质的组成部分,世间的事情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有钱,还不如在老爷子活着的时候多尽点孝心,倘若他生前过得不好,儿女不孝,那你在老爷子死后弄出这么多光鲜亮丽的“仪式”又有什么用? 这除了能给活着的自己脸上贴点儿金外,对已故的老人家来说,一点屁用都没有,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2014.1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