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上了大班以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老师,我的牙齿在动”、“老师我吃不了硬的东西”、“那是因为你要换牙啦”,紧接着“换牙”就成了班级里的热门话题,而这颗小小的牙齿,就是话题的核心内容!</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明确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因此,结合孩子换牙高峰时期并充分利用了孩子对牙齿的好奇心,孩子们激起了一场有趣的谈话活动,就这样“奇妙的牙齿旅行”的热潮拉开了序幕……</p> 牙齿讨论会 认识牙齿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听熊校医的牙齿科普小课堂,了解一些牙齿的知识吧!</p> <p class="ql-block">👦🏻孙竟庭:我想摸一摸牙齿🦷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沫沫:原来像锯刀一样的是尖牙,可以帮忙撕裂食物哦;</p><p class="ql-block">👦🏻庆庆:平平的像菜刀一样的是门牙,可以切碎食物;</p><p class="ql-block">👧🏻若萱:大大的像研磨棒一样的是磨牙,可以帮忙磨碎食物,不同的牙齿作用也不同,所以小朋友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哦!</p> 换牙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身体形态发育和身体形式形成的重要时期。”根据5-6岁幼儿年龄特点,幼儿较喜欢关注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近阶段正处于换牙初期,做为教师应支持幼儿的发展,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幼儿知道自己有多少颗牙齿。知道牙齿的名称、大小、数量是不一样的,对牙齿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p> 探索牙齿的秘密 <p class="ql-block">👧🏻思诗:卢一凡的牙齿没有我的白</p> <p class="ql-block">👧🏻紫彤:我的牙齿掉了2个了。</p> <p class="ql-block">👦🏻梁栩铭:底下有一颗小牙齿在松动哦!</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孩子们先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再观察别人的牙齿,发现牙齿外形各有不同。他们也通过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数一数自己有多少颗牙齿、同伴有多少颗牙齿,并作了简单的统计以及画出了自己的牙齿自画像。</p> 我的牙齿造型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牙齿模型。</p> 科学小实验 <p class="ql-block">准备材料</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用鸡蛋来模拟牙齿,醋和可乐模拟食物残渣进行小实验。在不漱口的情况下,浸泡在醋和可乐下的“牙齿”会发生什么样的神奇变化呢?</p> <p class="ql-block">静置了一天后,鸡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爱护牙齿我在行动 <p class="ql-block"> 每天刷牙至少2次,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p> 课程反思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换牙”是大班孩子的常见现象,因此孩子们对于此次活动的参与兴趣比较浓厚。通过此次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孩子主动探索、提出疑问、与同伴交流的欲望,知道常见的保护牙齿的方法,能够积极面对换牙这件事。但还有小部分孩子在遇到“换牙”种种问题时,还不能很好的应对,如一名小朋友因换牙前有些许疼痛感而不能愉快进餐,几位小朋友饭后不能主动漱口等现象,以后我们还会把这些问题当做常规活动来对小朋友进行引导和教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