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军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

吴广军

<p class="ql-block">  安徽省休宁县是一片红色热土,在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地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10日28日下午,我们走进皖浙赣省委旧址所在地——石屋坑。</p><p class="ql-block">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石屋坑位于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与江西婺源里坑、大鄣山及本县鹤城乡新安源交界,全村87户,293人,是一个以林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小山村。近年来,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休宁县党性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石屋坑是皖南山区知名的“支红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南红军独立团和地方游击队在这里大力开展抗日宣传,筹集活动经费,组织发动群众,利用有利的山形地势机智灵活地牵制和打击敌人。</p><p class="ql-block"> 石屋坑人民不怕牺牲,踊跃为红军游击队筹办军需物质,带路,传送情报,积极保护省委,掩护红军……英雄的老区人民和英勇的红军游击队战士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血乳相融、患难与共,取得了累累战果,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仅36户98人的小村,7 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20余人被抓坐牢……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颂歌。</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p> <p class="ql-block">石屋坑村现貌</p> 吴广军摄影 2021年10月30日 谢谢欣赏! <p class="ql-block">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共皖浙赣省委历史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边区坚持游击战争的革命武装~皖浙赣边红军游击队,活动范围:安徽、浙江、江西三省边区。</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红军第10军团离开闽浙赣苏区北上,中共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军区率领红军第30师、皖赣独立师、军区独立团等部转入游击战争。12月,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组建中共泾(县)旌(德)宁(国)宣(城)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在当地开展游击活动。不久,又从第19师抽调1个营,同活动于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石埭(今石台)地区的皖南游击大队合编为皖南独立团,熊刚任团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在黄山、九华山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935年1月,以周成龙为司令员的皖赣军分区和以匡龙海为师长的皖赣独立师,由皖赣边界转移到贵池、秋浦、东流地区,同当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独立团和游击第1、第2、第3大队,创建了贵秋东游击根据地;皖赣边另一些游击队转移到鄱阳湖北岸的武山,同当地游击队合编为都(昌)湖(口)鄱(阳)彭(泽)游击队,继续坚持游击活动。7月,闽浙赣军区机关所率部队在横峰县苏源坞被国民党军包围,损失殆尽,军区司令员唐在刚牺牲,闽浙赣军区不复存在。省委率皖浙赣边游击队在祁门、休宁、浮梁(旧县名,辖地今属景德镇市)、婺源边区的鄣公山坚持斗争。同年夏至翌年1月,皖南独立团、江南独立团和泾旌宁宣游击队反“清剿”斗争失败,部队遭严重损失,余部先后转移到鄣公山同省委会合。</p><p class="ql-block"> 1936年4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决定更名为皖浙赣省委,关英任书记;不再设军区,由省委代行军区职权;转移到鄣公山的游击队合编为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熊刚任团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共800余人;各地中共组织和游击队调整为赣东北特委和军分区、皖赣特委和独立营、上浙皖特委和独立营、下浙皖特委和军分区、浙皖特委和军分区。各特委和军分区于6~8月先后成立,领导当地军民开展游击活动,并吸收一些绿林武装参加革命斗争,根据地和游击队都有所扩大。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当局推行北和南“剿”政策,对皖浙赣游击区发动大规模“清剿”。到1937年春,除皖赣边游击队仍继续坚持斗争外,其他游击队先后失败,少数人转入隐蔽斗争。1938年1月,中共皖赣特委经谈判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集中皖赣游击队和其他游击队的零散人员,合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2支队,熊刚任支队长,王丰庆任政治委员。2月,抗日义勇军第2支队400余人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3营。</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