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广州市军管会和当时的广州警备区(1967.3~1968.2)

小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记文革初期的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警备区(1967年3月~1968年2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67年3月2日正式成立广州市生产临时指挥部。这是领导全市生产的权力机构,由广州警司代表、群众组织代表和部分领导干部组成。4日,广州警司在中山纪念堂、省人委礼堂、省科学馆召开“抓革命、促生产”万人誓师大会。广州警司对广州市公安局实行军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日~6日,先后对市电信局、航运局、黄埔港务局、中国远洋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发电厂实行军事管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月4日市委发出《关于正确处理留在“四清”运动单位工作的“四清”工作队的通知》,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撤出工作队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月7日广州警司发出关于在广州的外地师生和红卫兵应立即回原地的通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月12日《南方日报》转载《新北大》广州版文章《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14日,《广州日报》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在报纸上开展群众性讨论。3月,两报连续发表批判“省革联”的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月10日晚,部分群众组织数百人到广州日报社,要求刊登批判《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一文的文章,撤销军管小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1日晚,中央文革小组向广州军区发来电报,指出《广州日报》必须继续出版,《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一文是错误的。4月20日,《广州日报》承认转载这篇文章是错误的。这篇文章被转载后,加深了广州地区两大派群众组织的派性矛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月13日&nbsp;广州市生产临时指挥部发出《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的紧急通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月15日&nbsp;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发出第一号布告:自即日起,广州市实行军事管制。黄荣海任军管会主任,江贤玉、阳震、罗兴洲任副主任。军管会下设办公室、革命委员会和生产委员会。广州警司召开广州市“抓革命、促生产”三级干部会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月21日&nbsp;广州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新秩序领导小组成立。是日止,全市4个区62条行政街中,已有43条街组成了临时领导班子。3月23日&nbsp;市军管会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市破“四旧”物资处理小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月3日&nbsp;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省、市军民25万人在越秀山体育场、省人民体育场、广州文化公园、中苏人民友好大厦广场、宝岗体育场5个会场举行“坚决打倒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誓师大会”,会后游行。其后,报刊连续发表文章不点名批判刘少奇及其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月14日&nbsp;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就办好1967年春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问题给广东省军管会五点通知。是晚,周恩来总理在广州向群众组织代表宣讲中央的五点通知,并就广州地区“文化大革命”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停止串连,不要建立跨行业的组织,要尊重、信任解放军,要让领导干部出来工作。此后,周总理连续3天召开有工人组织、农民组织、学生组织、机关干部组织和中南局、省委、部队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调查了解广东省及广州市的“文化大革命”问题。18日,周总理离开广州前再次对广州各群众组织代表发表重要讲话。4月15日&nbsp;广州军区在军区礼堂召开广州驻军干部大会,到会的海陆空军干部共1500余人,听取周恩来总理关于当前形势和军队任务的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月10日,广州警备区司令员阳震、政治委员罗兴洲,并分别担任广州警备区党委书记、副书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月15日为期1个月的1967年春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闭幕。参加这届交易会的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界朋友、华侨和港澳同胞7800多人,超过历届交易会。出口成交超过原定计划的27%,创历届交易会最高记录,成交额达4.&nbsp;18亿美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月16日《广州日报》被群众组织封闭。1968年9月1日被并入《南方日报》。5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各界群众8万多人集会,声讨港英当局镇压香港爱国同胞暴行。大会宣读《致香港爱国同胞的慰问电》。在广州的锡兰、丹麦、哥伦比亚等国朋友也出席了大会。几天来,广州市共有80万人参加抗议声讨集会和示威游行。参加春季交易会的香港同胞和日本朋友也参加了集会和示威游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月30日&nbsp;广州市郊区农民1.&nbsp;5万人举行“抓革命、促生产”动员大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月31日&nbsp;群众组织8万多人在越秀山体育场举行“打倒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彻底捣毁黑省委誓师大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6月6月2日&nbsp;广东省广州市支援香港爱国同胞反迫害斗争委员会成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6月19日&nbsp;是晚,广州地区驻军和工人、农民、红卫兵、干部、文艺工作者近10万人分别举行集会,纪念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10周年。纪念活动强调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驻军代表表示要“促进革命的大联合和革命的“三结合”,更好地完成“三支两军”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6月28日&nbsp;广州市8万军民隆重集会示威游行,声援港九各业工人联合大罢工,坚决拥护周恩来总理关于港九问题的讲话和我国外交部6月25日向英国政府提出的强烈抗议,表示全力支持港九同胞反英抗暴斗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7月1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市军管会发出通知,撤销市保险机构(广州市保险业多已于1月份起停华南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建成毛泽东巨型全身塑像,各校7月3日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因当时地方政府瘫痪,社会秩序混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受到重大影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和上级有关具体指示,广州军区开始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执行支左、支工、支农和军管、军训任务(简称“三支两军”),对广东省和广州市领导机关及所属各区、县级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1967年3月15日成立,在广州军区和广东省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对全市实施全面统一领导。市军管会主任黄荣海(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副主任阳震(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江贤玉(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罗兴洲(广州警备区政委)。委员13人:黄荣海、阳震、江贤玉、罗兴洲、汤林(广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秦永桥(广州警备区参谋长)、郭季若(广州警备区副司令员)、高宋卿(独立第二师师长)、张崇贤(独立第二师政委)、焦林义(原中共广州市委代理第一书记)、罗培元(原副市长)、李辉(原副市长)、李成(原中共广州市委监委副书记)。黄荣海、阳震、江贤玉、罗兴洲、焦林义、秦永桥为常务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下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革命委员会&nbsp;由罗兴洲分管,副主任汤林、高宋卿、江田(广东省公安总队副政委)、张振海(广州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庞立牍(独立第一师副参谋长)、汪超明(广东省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处长)。革命委员会下设组织、宣传、统战、人事等组。主管原中共广州市委及其所属各部门工作。1967年下半年改称政治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生产委员会&nbsp;由阳震、焦林义分管,副主任张守业(广州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下设工交、财贸、文教等组,主管原市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办公室&nbsp;由徐良(广州警备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华裕生、李建国等负责。主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秘书和机关行政、保障等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机关工作人员,除少数军队干部外,均为原中共广州市委和市政府的干部。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前后,广州军区对广州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电信局、《广州日报》社和广州市所属从化、花县以及广州铁路局等单位直接派出军管人员,实行军事管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广州警备区1967年3月15日,由原广州军分区扩编后为广州警备区,执行军级权限,首任警备区司令员阳震、政治委员罗兴洲。隶属于广东省军区建制,受广东省军区和广州市军管会、广州市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警备区机关驻广州市沙河新编2号(现先烈中路97号),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广州警备司令部职能,执行付军级权限,归广东省军区建制。机关进行整编:司令部设作训、通训、民兵组织、管理、军务、民兵训练6个处;政治部设组织、保卫、宣传、干部、秘书、文化6个处;后勤部设财务、军械、卫生、战勤、营房、军需6个处。下辖3个独立团和8个区、2个县武装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警备区初辖广州警备区独立第七、八、九团、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郊区、工交系统、文教系统、花县、从化县共10个人民武装部,另有花县、从化县2个县公安中队。67年5月,归广州警备区领导,担负广州警备勤务,196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6团调进广州参加“三支两军”,1969年3月,广州警备区独立第七、九团分别调出广州,韶关、佛山军分区独立团调广州,分别改称广州军区独立第一、二团。12月,第八团调防韶关地区,新由湖南省军区调往韶关的独立团调广州,改称广州军区独立第三团。广州军区独立第一、二、三团均由广州警备区管辖。1970年2月,广州警备区所辖之广州军区独立第一、二、三团依次改称为广东省军区独立第一、二、三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68年2月21日,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行使原中共广州市委和市政府的职权。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人及机关干部大部分转到革命委员会工作,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经调整后,成为革命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此后,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虽未宣布撤销,实际上中止了活动。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根据上级指示,在保护地方领导干部,维护社会治安,组织领导生产以及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左”倾路线、方针、政策影响下,在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缺点错误,带来一些消极后果。</b></p>

广州

警备区

广州市

军事管制

委员会

广州军区

广东省

军管会

群众组织

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