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写作理论家、国家精品写作课程总主编尹相如教授说过“生活是米,诗歌是锅,二者缺一不可。”深刻阐释了生活和诗歌的紧密联系。为进一步探讨文学的无用与有用,唤醒石林县诗词协会会员的写作梦想,激发其创作热情,鼓励会员们坚持诗词创作,促进会员诗词创作交流,10月30日上午,石林县诗词协会召开“生存与文学”交流会。 山石同色、水雨共烟。伴随着淅淅沥沥的秋雨,20余名协会会员踩着巴江的笑声陆续抵达会场。会议特邀农民作家、《百姓作家》常务副主编胖子(刘福祥)主讲。 会议在县诗词协会主席、诗人晓所(㱔宏)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㱔主席向参会人员隆重介绍了本次主讲老师。刘福祥,人称胖子,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嵩明县杨桥兴隆村,农民,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并担任多家民刊编辑。16岁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近年来在《滇池》《边疆文学》《诗潮》《云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余篇(首),2006年至今创办胖子乡村文学图书室,是一个民间的阅读之家、学习之家、写作之家,现有藏书30000余册,免费向社会开放。2020年4月,胖子乡村文学图书室入选“云南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 刘福祥老师首先说明自己叫“胖子”而不胖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努力做知识的胖子、思想的胖子、文化的胖子、乡村的胖子。刘老师深度而暖心的开场白让参会人员深受启发,心中升起敬佩之意。 刘老师向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20年来阅读和写作中的片段和故事。刘老师从自己因病辍学到灵魂被召唤发表了第一首诗《祖国》讲起,又讲到因生活困境而放弃写作,进行刷墙广告、摆地摊等谋生,最后又回归写作、创办胖子乡村文学图书室,实现自己的文学梦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优秀农民作家的艰辛和不易,也说明刘老师坚持放下身段、匍匐大地进行乡村文学创作是他成功的原因。刘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诗歌作品对语感培养、六官写作(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直觉)、写作信仰、浅表写作、深度写作、文人相亲而不是相轻等理论进行了详细解说。同时,刘老师向参会人员深情朗读了自己的《检查过敏源的四十针》、李东飞的《恶之花》和晓所(㱔宏)的《水在照片背后哗哗流淌》等诗歌作品,给参会人员以触动心灵的震撼。刘老师在“文学的无用与有用”的表述中,肯定了文学是有用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信仰,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撑。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刘福祥(胖子)老师亲切地与会员进行创作交流,为会员们的诗词创作答疑解惑,并对会员们的投稿、发表作品的途径等进行了介绍。 县诗词协会主席、诗人晓所(㱔宏)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胖子”老师因为对写作、对文学的热爱、执着,站在农民的立场、匍匐大地创作出乡村气息浓的作品是他成功的关键。同时,㱔主席也希望会员们坚信文学梦想,继续创作出更多、更有质量的作品。 诗歌来源于生活,生存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正如刘福祥(胖子)老师所说“生活即诗,诗即生活”“写了你的村庄,就写了整个世界”,只有不断坚持写作,才能丰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刘福祥老师幽默、生动、激情的讲课对于县诗词协会会员们来说非常及时、有效,为处于写作困顿中的会员指明方向,激发了斗志。相信通过本次交流会,大部分会员们将奋笔疾书,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词作品,为石林代言,守住心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