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面积7平方千米。区内景物以民俗晒秋、梯田花海、山寨村落、徽派古建等为主要特色。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少,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 这是我第二次上篁岭了。已有500多年建村史的篁岭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镛的故里。曹氏父子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协助主持朝政75年。在嘉庆皇帝出巡时,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因此民间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 这幢静静矗立在村旁的建筑叫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是族人子弟读书的地方,由清朝父子宰相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资创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篁岭名字的由来,最权威的记载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婺源县志·山川》:“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篁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秋冬的篁岭,到处是一派色彩的天地。红色的枫树,似红霞缭绕,高大的柿子树,果实累累挂满枝头,金黄的玉米、鲜红的辣椒,黛瓦白墙的民居,与深秋林叶交相辉映,红、黄、蓝、绿、白的色调相互融合,如梦如烟。 丰收的喜悦!婺源篁岭景区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扇形梯状错落分布。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中“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 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秉承祖上遗风,篁岭先民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地无三尺平”的崎岖地形交流,他们用竹筛匾在窗台前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习俗,每年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晒满了玉米辣椒等色采鲜艳的农产品,与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 这座独特的三角型建筑,是篁岭标志性建筑。 这条长约三百多米的老街,从前是村民们商品贸易,聚会议事和举办庙会的场所,因为老街位于山岭上,当地百姓就给老街取了个通熟易懂的名称——天街。篁岭古村上的所有住宅,都是围绕着天街所建,即便是远离天街的地方,也要从天街的一处修睿一条小径,再通往自家的宅子。天街,就像一条穿起整座古村的玉带,把篁岭古村引领起来。 江西婺源篁岭,这里因“晒秋”闻名遐迩, 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竹笋、蕨菜;秋晒红辣椒、皇菊;夏晒茄干果蔬;冬晒腊肉等。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2014年,“篁岭晒秋“景观符号成功入选最美中国符号。 篁岭老宅除却黑与白,土黄是最显目的存在,不仅在墙面,也在篁岭老宅所依托的土地。这些就地取材的黄土墙,无需再加以白灰粉饰,也许最初是源于艰辛生活的无奈,村民没有更多的时间钱财来装点居住的宅舍,他们白天黑夜都在捣鼓村落对面的一垄一垄梯田。黄土墙成为篁岭原生态的色彩。 穿行在隐约可见的廊桥亭阁和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中,从村口天街到村尾垒心桥,天街两旁布满各种各样的鲜花,商铺的墙上,民居的窗台和门口,青石板路边和街道的围栏上,都有万紫千红的鲜花点缀。 篁岭古村的开村始祖姓曹,至今村里的大部分人的姓氏也是“曹”姓。“五桂堂”便是曹姓家族的祖屋,可以说,“五桂堂”是篁岭古村的根。走进古民宅,你会被里面的装饰所折服,简直就像走进一座古徽式艺术精品屋:精美的徽派雕刻艺术、古色古香的灯具、青花瓷的茶具在灯光下发出幽幽的亮光,老旧的书桌上配有徽式文房四宝,如果你有雅兴挥毫泼墨一番,定有无数的情趣在里面。 此屋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近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也官至尚书。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不忘生身之恩。 通过木制楼梯,可以上到二楼。通常二楼是家里年轻人的住宿地方,有小姐房、公子房、夫妻房等。二楼开有一间临街的半露晒台,偏西南方,每天傍晚太阳西下时,阳光透过晒台,可以直接射到房间里。现在这里也成为观古村晒秋的绝佳位置,后堂连接着厨房、储藏室等地方,通常是佣人工作的场所。现在去那里,可以见到晒秋大妈现场制作篁岭的美食“清明果”。 篁岭很好保存的徽式古村落格局,有原汁原味古村落风貌及民情民风,村庄的房屋结构开式特殊,农家一楼大门前临大路;户户二楼开后门可到达更高处的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腰上下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坡地建村、无平坦处晒农作物的矛盾。 “五桂堂”占地达200多平米,进门有院落和月牙形水池,水池作日常生活之外,也是蓄水防火之必备。五桂堂的堂名,取自院内和附近有五根桂花树,开黄花的金桂和开白花的银桂都有,而且是“月月桂”,也就是每个月都开花。难予想像。在古代交通运输不便,高山崖边能建起这宏大精美大宅,需要多大经济实力与毅力!这些徽派古宅,无论是粉墙黛瓦的简素意境,还是精妙绝伦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装饰,都能给人无尽的美感享受 自己去体验一下晒秋,深切体会到晒秋并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五颜六色,缤纷色彩的美丽村庄秋景,更重要的是,晒秋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带来“家中有粮”的那种踏踏实实的感觉。 篁岭古村,是建在山崖上的村落,基本所有的房屋都是朝南向阳,采光好。因为是鳞次栉比建在山坡上,古村便呈现出阶梯状,从高处到山腰间。房屋集中,朝南的一面几乎被每户每家都加以利用,等到晴天时,百余户农家齐展展晾晒,颜色鲜艳、层次清晰丰富,立体感強,自然会吸引游客的目光。 炊烟袅袅,<div>红叶萧萧。</div> “怡心楼”木雕窗户。怡心楼,于光绪三十四年建在江西婺源许村镇的一座徽派民宅,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运用彩绘装饰的建筑,婺源仅此一栋。怡心楼大门立面的木雕,精美繁复,造型惟妙惟肖,把中国千百年传统的木雕题材”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等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朱砂红渲染的怡心楼与徽州的粉墙黛瓦建筑截然不同,成为当地特色徽派建筑的代表。 这座怡心楼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平市、德兴市毗邻,把怡心楼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重获新生。整个怡心楼,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不妨细细欣赏。 “怡心楼”里最能代表古徽州建筑特色的,当属门厅前的六扇木雕窗户。古徽州的建筑讲究“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其中以木雕最为精致。“怡心楼”的这六扇木雕窗户,各不同样,展现了古代工匠雕刻技艺的精湛。 满园芳菲尽,<div>伊人窗边立。</div><div>但观闲花落,</div><div>只待有情人。</div> 推窗送远目,<div>依依烟树开。</div><div>白云拖片影,</div><div>飞过北村来。</div><div> ----- 明-孙承恩</div> 篁岭古民居在山坡上错落分布,从山腰往高处呈阶梯状,数百年来,那里的村民已适应了山区生活,有限的自然条件激发了先民的创造力。每当晨曦普照,民居里的晾晒架上就摆满了丰收果实,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徽派古建筑交相呼应,使秋色更丰富,呈现出一派丰盈富足的景象,篁岭晒秋几乎涵盖了古徽州地区百姓晒秋的所有形式和内涵,绘出醉美的晒秋农俗景观,从而造就了一幅“晒秋人家”的风情画。 中国地图-----村里的一面墙,被称为爱国墙,因为墙面脱落的部分,形成了一个中国地图。有创意! 鲜红的辣椒、橙黄的夏菊,饱满的玉米,丰收的稻谷都成了篁岭秋天独有的装点。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div>日斜猛虎峰头度,雨歇游鱼镜里行。</div><div>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div><div>居民一半依山食,不事牛犁用火耕。</div><div> ——《徽州》</div> 白墙青瓦的徽派民居分布在高低不平的山腰上,有些家家相连,户户相对,有些独居独栋,民居由登山石梯和蜿蜒小道串联,游客可以深入其中,感受徽派人家的古往今来,感怀时间带走的,触摸时间留下的,都是一次难得时空对话。 晒秋-----层叠瓦房成了婺源篁岭人的晒秋场,这种千百年来人为的杰作,让婺源篁岭美得像画、浓的像诗。最纯朴的乡民用南瓜、辣椒、红豆、绿豆、稻子、菊花等,构建出一副世外桃源。婺源的民居、乡民的劳作,共同呈现出美丽的乡村中国。 各自各精彩-----她是你的模特,你是我的模特。 深宅佳人 篁岭是大自然的宠儿,依偎在石耳山的怀抱,被周边数万亩梯田簇拥,层层叠叠的梯田印衬着鳞次栉比的农舍,站立于观景台眺望,天上街市、梯云人家名不虚传!如雨后之清晨远眺,则白云缭绕、群山朦胧、古村掩映在袅袅的烟云之中,宛如人间仙境! 晾晒农作物使用竹晒簟,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间成了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重重叠叠,甚是壮观。 晒秋只是篁岭标志性的景观,其实不仅仅是在秋天晾晒农作物,一年四季都能晒:春晒茶叶、夏晒山珍、秋晒果蔬、冬晒熏腊,而各个季节不同的晒,都与篁岭大妈分不开,她们头裹头巾腰系围裙,每天清晨把盛满需要晾晒的皇菊、辣椒等铺满晒匾,从室内推到晾晒架上,傍晚再把竹匾收回来,每天重复着切配挑选、整理晾晒的工作。 在每家每户的晒台上,大竹盘里晒着红艳艳的辣椒,金黄的南瓜和大豆,还有那刚采摘来的皇菊,阳光穿透薄雾照射在彩色晒盘上,与远处的红叶遥相呼应,形成了“晒秋人家赏红枫”的独特画面。 篁岭晒得不仅是丰收的果实,更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绝美画卷,山里种的、地里长的、树上摘的,赶上什么就晒什么。 丰收时节,瓜果熟透,田地里的五彩斑斓隐去,而另一道风景爬上了晒架,绘就了独一无二的晒秋景观。在婺源篁岭,晒秋人家房前屋后支起的一块块晒匾,勾勒出了一幅极具诗意的丰收图景。 这里有马头墙上的明清古韵,却多出一道独特的风景——晒秋,在青瓦白墙的屋檐下挂满一年的辛劳,篁岭的秋天就是这晾晒在屋顶的人文秋色。 古村依山势而建,从山顶向山腰间蔓延。全村约有一百多栋古徽州民居,黛瓦白墙,飞檐拱门,全部被村子周边山体上的树木所掩映。 大竹匾里晒着辣椒南瓜还有刚采摘的皇菊,阳光照射在红黄相间的竹匾上,与远处的红叶、古老的粉墙黛瓦遥相呼应,形成了“晒秋人家赏红枫”的独特画面。当你缓缓打开历史这扇窗,你会发现过去的时光离你并不遥远,我们都是从那里走过来的。 古村里也是个发呆的好地方,静静地坐在摇椅上冥思,纵使你什么也不想,推开木格子窗户,遥望屋外的山间层层梯田,当山风迎面徐徐吹来,一股乡愁便会悠然而生。 篁岭天街,是游人必经之路,它不单单是一条连接村民家的路,它还是一条古栈道,是古人翻越篁岭山岗,挑着担子去婺源、上饶,以及邻近的浙江地区的唯一一条“茶马古道”。 这条古道,依旧是青石板铺设,石板的缝隙已经被岁月磨去了棱角。马帮会赶着马从青石板路上走过,而普通百姓,只能肩挑手提,沿着天街去向自己的目的地。 从村里走到村外,迎来的,是一片高山梯田,油菜花开的时节,应该是最美的,而现在,没有花海,只是光秃秃的梯田,却也有着梯云人家的气魄。 同心锁-----在爱心田的右前方,有一座高:4.8米,宽:3.2米,由二个“心”型交织而成,交叠部分空出“心”型相框,恰好给情侣合影留恋,“锁”定两人一生一世的爱恋,见证最忠贞、最真诚的爱情。如果说想与爱人分享浪漫,来篁岭“爱心田”许心愿、“同心锁”锁忠心、红豆杉牵相思,似乎为这种幸福提供了可能。在每年的七夕,月光洒在悬索桥旁、爱心田上,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平添了许多真实的写照。 每年的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篁岭的乌桕树、香枫陆续开始变红了,在金风的吹拂下,叶子飒飒作响,片片叶子翻动一如抖擞的火苗,远远望去,那一抹绯红,灿若云霞,红似丹砂。乌桕、银杏、还有那火红的红枫与粉墙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结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垒心桥-----位于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内,是电视剧《欢乐颂2》的取景地,垒心桥上赏花海,看“大地之心”,同心锁和许愿树成为情侣们合影胜地。 垒心桥全程长达298.15米,距地面垂直高度达97米,中间段48米铺设玻璃。从垒心桥玻璃桥面向下窥探,山林、怪石、溪水尽收眼底。 垒心桥是江西景区最美的索拉桥 另一座玻璃桥吊桥 湖里驾鹅亦洞天,最奇山下石坳泉。<div>一泓自觉寒光净,六月都无暑气煎。</div><div>清似锡峰藏雨露,迥如篁岭閟风烟。</div><div>壁端旧乏骚人句,从此须君妙墨传。</div><div> -----韩元吉【朝代】宋</div> 在篁岭,与“晒秋”同样摄人心魂的是水墨梯田。篁岭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阳春三月,篁岭油菜花海,梯田上的粉墨油画。如金蛇舞动,梨花赛雪、桃花嫣红、菜花飘香、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粉墙黛瓦掩映其中,云雾萦绕,是一个美丽的乡村童话。 索桥全长298.15米,垂直高度98米,中间段铺设48米玻璃栈道。百米高空玻璃栈道,惊险又刺激。 留下印迹,我曾来过。 天街七仙女 村口的大宅,是篁岭古建筑中鼎鼎大名的培德堂,现在用作“婺源民俗文化展览馆”。培德堂正厅的上方,有一大块匾额,黑底金字写着“金殿传胪”,下款有“曹文埴”字样,显然是与篁岭曹家的第一位宰相有关。曹氏后人以此为荣!所谓“金殿传胪”,就是科举殿试之后,新考中的进士依次听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形象十足! 17日一早前往婺源高铁站乘高铁到南昌转火车回广州,真是天公作美,出游这几天天气很好,在离开回广州时就下雨了。 雨中的车站广场,另有一番风味! 到达南昌西站转车回广州,结速整个庐山婺源之行。 <p class="ql-block">时间: 2020年11月16日</p><p class="ql-block">地点: 江西婺源篁岭</p><p class="ql-block">图文: 红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