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1年10月29日,曾靖旺校长主持的英德市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的实践研究》推广课在英德市第六小学隆重举行。参与本次推广课活动的有英德市第六小学曾靖旺校长、英德市第五小学钟伟珍校长、英德市第六小学副校长李社银、教导处主任廖传伟、英德市第六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师以及本课题组成员。 担任本次课例授课的老师是肖婷婷老师。肖老师的这节课—《找最大公因数》主题突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助一致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始终,也是这次推广活动的一大亮点。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可以看出,肖婷婷老师在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生方面研究颇深。整节课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评,以评促学,环环相扣,层层落实。课堂上,肖婷婷老师在设计教学行为时,采用组织,启发,点拨,巡视等教学活动,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其次,肖老师注重思考学生怎么学,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第三,肖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思考方法来评价学生,明确评价的主体。课堂上有同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展示了别开生面的优质示范课,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方向。曾靖旺校长和钟伟珍校长的精彩点评,更让我们零距离接触“教—学—评一助”一致性”的教学模式,深刻感受这种模式能给学生带来的自学,合作,表达,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 </h3> <h3>肖老师课前与学生的精彩互动。<br></h3> <h3>肖婷婷老师上课的精彩瞬间剪辑。</h3> <h3> 曾靖旺校长与钟伟珍校长携两校教师在认真观课。</h3> <h3> 评课环节,曾靖旺校长首先对英德市第五小学钟伟珍校长携本校教师到来表示欢迎,也对钟伟珍校长科研兴教的教学思路表示赞同。其次,曾靖旺校长对肖老师这节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本节课总体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先学后教到位,这种以生为主体、自学与小组合作一体,注重培养学生自己说、学、做的能力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的实践研究》所倡导的模式,也是新课改的要求。真正高效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肖老师这节课很不错!”</h3> <h3> 接着,钟伟珍校长也发表了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钟校表示:“这是一节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优质课!肖老师真正的在课堂上落实了“教-学-评-助”一致性,学生上课非常的轻松,课堂反馈效果也很好,肖老师的课堂上有同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方式,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好了文化知识,还提高了自信心,这正是我们搞教育需要。此外,肖老师还注重在课堂上植入数学文化,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作铺垫,整节课可以说质量相当的高。” 最后,钟校长就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曾靖王校长以及六小的领导老师们表示感谢,并提出希望今后两所学校加强校际交流。</h3> <h3> 李社银副校长携六小全体数学老师一起评课。李副校长对肖老师这节课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她提出一个小建议:“肖老师这节课真的很优秀,课堂反馈情况很好,但是有时候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反面教育,“错”是帮助我们玉汝于成的宝物,建议肖老师在学生展示汇报时也可以让做错的学生上去展示,利用华应龙教授的“化错教育”法,让学生对题目印象更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六小的其他数学老师也对肖老师这节课发表了自己的听课想法,苏老师说“肖老师这节课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耳”五动齐发,整节课流畅自然、效率高!”。更有老师指出:“听完这节课,让我反思了自己平时的课堂,对比之下“教学评助一致性”的课堂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h3> <h3> 活动结束,课题组成员与两校领导合影留念!</h3> <h3> 活动虽然结束了,两校的情谊与交流不停止。</h3> <h3>撰稿:欧石妹校对:廖传伟审核:李社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