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

秀莲

<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最低谷,我走近经典,听老师的意见,不要去管什么意义,读就如同古圣先贤在教诲,坦率地说,当时的确是硬着头皮读的。一遍,两遍......有的经典诵读已千遍有余,生命实现了一次次超越,我终于读懂了老师当初的用心。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自我去年的那一台大手术从生死边缘走过,才又一次对自己的人生开始定位,非常感谢母亲照顾我的那一段日子,她是不让我玩手机的,说是刚刚手术后玩手机伤眼睛,为了不让七十多岁的母亲担心,我只能选择听话照做,在没有睡意的时候,只能选择看书或听书,就是那一段时间,让我真的爱上了读书。因为听着听着我似乎听懂了一些,哪怕是外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让我欣喜若狂。</p><p class="ql-block">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于是我有了寻根探源的想法,终于知道作为一个理科生,学习经典“卡脖子”的地方在于对古文字学知识的严重欠缺,机缘巧合,翻开了2018年免费结缘到的刘克雄教授的《汉字入门》,初拿到时随便翻了翻,随意听了听,因为根本看不懂听不懂,听了半集就搁浅了。然而三年之后学习经典遇到了诸多困难,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一头扎了进去,才渐渐有了小灯泡在心头一个个亮起来的欣喜,刘教授博学多才,年逾八旬义务传承国学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历时月余,我听了教授全部的《汉字人们》讲座,解开了不少困住自己前行脚步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似乎是在告诉我要永不言弃。因为20年养育孩子,23年教学一线的工作以及自己48年的生命历程,我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个人,信仰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自己力量微薄,但我为自己的醒来自豪,我也愿意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下去,在心里种一粒利国利民的种子,我相信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发芽,会长成小苗,我相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孔子十有五而有志于学,吾虽已近知天命之年,但也不妨碍我有志于学,也许“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对我学习精神的一种鼓励吧!听完刘克雄教授的《汉字入门》我感觉到穿越一般。曾子的“</span>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我学习最大的源动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