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故宫的文物之美》荐读

海水碧蓝

<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历史可以是一卷卷史书,浩如烟海,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历史也可以是一个个古物,篆刻着那些时光岁月里的人与事。</p><p class="ql-block"> 历史更可以是一幅幅古画,让后来人与历史者,可以画里相逢。</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书、物,还是画,一旦刻上时光的印记,就有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斗转星移镌刻下的美,在这里汇成了一条时光长廊,让后来人可以眼观之,目赏之,心往之,透过一件件古物,感触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1》是祝勇继《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宫美文”。它不是一部艺术史的学术著作,而是一场精神上的寻根之旅。它或许会让我们知道这些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在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你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p> <p class="ql-block">  我把这些物质称作“古物”,而不是叫作“文物”,正是为了强调它们的时间属性。每一件物上,都收敛着历朝的风雨,凝聚着时间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如今放在故宫博物院的那些有名的绘画,几乎每一件都有着猜不透的身世。它们的身上自带神秘感,那是时光赋予绘画的附加值。</p><p class="ql-block">——祝勇</p> <p class="ql-block">【故宫砂砾】</p><p class="ql-block"> 六百年的宫殿、七千年的文明,一个人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故宫让我们收敛起年轻时的狂妄,认真地注视和倾听。每一件物上,都收敛这历朝的风雨,凝结着时间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看见某些重大事件的细节、特殊技艺的妙蒂,和不因岁月流逝而消褪的美的闪光。”——孙机先生</p><p class="ql-block"> 它是对我们古老文明的惊讶与慨叹,是一种由文化血统带来的由衷自豪。尽管这只是时间中的一堆泡沫,转瞬即逝,但我仍希求在“古物”的照耀下,这些文字会焕发一种别样的色泽。</p> <p class="ql-block">【画里相逢】</p><p class="ql-block"> 时光真是一件神奇的事物,它毁掉了一部分绘画,却又为另一部分绘画增色,乃至成为“绝色”,它们的价值,许多来自时光的赋予。你们是在看画,也是在参悟时间的秘密。因为那些年代久远的绘画,代表的不只是像我这样的画者,也代表时间。我在某个瑞雪纷飞的黄昏画下了这幅画,之后,这幅画就与我无关了,因为我可以控制自己的笔触,但我不能控制时间,不能控制我的画在未来的命运。它在未来的命运,由你们决定。有一天我死了,我希望我的画还活着,前往我不能前往的地方,抵达我不能抵达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空即是色,色即是空。</p><p class="ql-block"> 夜宴的那个晚上,当所有的客人离去,整座华屋只剩下韩载熙一个人,环顾一室的空旷,韩熙载会想起《心经》里的这句话吗?</p><p class="ql-block"> 或者,连韩熙载也退场了。他喝得酩酊,就在画幅中的那张床榻上睡着了。那一晚的繁华与放纵,就这样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连他也无法断定,它们是否确曾存在。</p><p class="ql-block"> 仿佛一幅卷轴,满眼的迷离绚烂,一卷起来,束之高阁,就一切都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倘能睡去,倒也幸运。因为梦,本身就是一场夜宴。所有迷幻的情色,都可能得到梦的纵容。可怕的是醒来。醒是中断,是破碎,是失恋,是一点点恢复的痛感。</p><p class="ql-block"> 李白把梦断的寒冷写得深入骨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梦断之后,静夜里的明月箫声,加深了这份凄迷怅惘。所谓“寂寞起来搴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p><p class="ql-block"> 韩熙载决计醉生梦死。</p> <p class="ql-block">  一幅《重屏会棋图》,表达了兄弟之间苛求安定、携手共建的政治意愿。他们相信,在这世界上,比权力、私欲更珍贵的,是同胞之情,这份感情,可以让他们无惧患难、无惧分离。</p><p class="ql-block"> 假如说画屏上的《偶眠》诗意图,画出了李璟心中的幻景,那么画屏内的第二道屏,描绘的就是那位睡眠者的梦——他安睡于优雅的室内,心里想的,却是徜徉山水、醉泉眠云。不同人物的梦想,就这样借助不同的画屏,一层层地推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