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帆,只为归来

从前

<p>  有人问我,</p><p> 你常出门旅行,遇到过一些窘事没有?</p><p> 有啊。</p><p> 比如,在大理没有分清东、西城门而坐错车,于是一家老小大包小包的,在雨中一趟接着一趟的倒车……</p><p> 比如,在去往茶卡盐湖的路上,经历了严重的大堵车之后,却因暴雨即将来临,没有看到“天空之境”的美景……</p><p> 比如,在阳朔准备早起去游漓江的时候,出门居然没有公交,也打不到出租车,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坐黑车……</p><p> 比如,去黄龙的路上,没有多带厚衣服,而被冻得瑟瑟发抖;也因为高反,而把胆汁都吐了出来……</p><p> 但也正是这些小意外、小尴尬,打破了旅行的僵局。像《冈仁波齐》里默默的行走,偶有状况,坦然接受,是旅行的真相,也是人生的过程。</p><p> 不走出去,我竟不知道面对一些难题时自己的心还能如此的坦然和平静,面对不同的生活姿态还能做到理解和共情。面对殊遇不过分惊喜,面对遗憾也无失落,明白了人生有遇亦有别,万事不可执念过深。</p><p> 毕竟,“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单位里永远见不到的人,有一些书本里也没有的世态。”</p><p> 最终,见天地,见众生,还是为了见自己,是为了和另一个陌生的自己相遇。</p><p>多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了也是这样,独立思考,因为见过很多风景很多人,心地才不会偏狭,才会不带任何偏见的看待人事。</p><p> 所以,在有人质疑孩子这么小过早的旅行到底合不合适的时候,我坚持带他走出去,带他看古迹、逛博物馆、看城市和人群,因为你不知道变化会在哪一刻发生,我始终记得曾看到过的一句话,是哈佛校长说——“对于8岁的孩子,也许会忘了3岁的旅行。但他3岁的旅行,对他4岁那年的成长,非常重要”。</p><p> 大道理从来不在书本中,而在脚步的丈量里,在用心看世界的每一个瞬间,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中,在对人间参差百态的尊重和理解中,会发现世界比目力所见的要大,而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最终决定了我们将如何度过这荒寒的一生。</p><p> 是林清玄说的,因为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才会有更敏感的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身居陋巷却依然能创造出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p><p> 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每一刻都不会被浪费。</p><p> 翻过迷茫的高山,趟过欲望深浅的河川,对人生难题的不解,过去与现在,原来面对的是同样的困惑。</p><p> 那些苦苦纠结的诗与远方,其实只是对“无用之美”的渴羡,能够接受当下生活的无常,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晒足阳光,这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亦能照见朴素的灵魂。</p><p> 所以在不旅行的时候,我仍喜欢走路。</p><p> 心有不快或工作累了,就出门走路,是自己和熟悉的景物之间单独的对话,像老朋友一样,在对话里慢慢反观和审视自己的心。</p><p> 每个人都会在各种问题里度过一生,慢慢走着,发觉当年看作西瓜大的事,现在不过是粒芝麻,与其是与时间和解,不如说是与自己握手言和,终于放过了自己。</p><p> 万千岁月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不管是毛姆所渴望的“人生是更为狂放不羁的旅途”,还是白先勇先生所见的“最美丽的一朵牡丹其实开在你的后院”,所有的旅途最终是叫行人归家。</p><p> 千帆过尽后的归来,才终于对那句话有了深深的理解——比“诗与远方”更触手可及令人心安的,是孩子与父母,家与爱,耳畔轻柔的话语和枕边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