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汉代阳关和玉门关是中华大地最西边的关卡。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可见西出阳关的艰辛。 阳关城廓 古阳关在汉代曾是雄关巍峨,商队络绎,街道纵横,绿树成荫。它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海关,丝绸之路的咽喉,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俗话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阳关道”是光明、希望、美好前景的代名词。 你看她兴高采烈走在阳关道上 随着时代的迁移古阳关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一地的碎石瓦砾,现仅存汉长城的烽火台遗址,让我们回味当年的胜景。 烽火台遗址 站在当年的阳关道上向西望去,满眼的荒凉,出关背井离乡充满着艰辛和不确定因素,同时又有无限的商机和机遇。 关口外的景色 当年张骞就是身负重任出使西域,受尽苦难,为打通中西方文化物资交流立下汗马功劳名垂青史。 张骞像 走在城外的兵营大寨内仿佛听见战马的嘶鸣和嘈杂的呐喊声。 驻营扎寨的兵营 在阳关城池外陈列着许多古代,像滚木、抛石器等。当我看到云梯复制件时深深感到古人的聪明智慧。 攻城器械 云梯的梯子是固定在木车上便于行动,可以快速到达城墙脚下,重点是梯子是折叠的,可以根据城墙的高度调整两断梯子的长度,到城下用绳子将梯子拉直还很好地起到固定作用,不像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那样,用人抬着梯子冲到城墙下再竖起来,城墙上的防守人可以轻松的把爬在梯子上的人和梯子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