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老大上完课出来,微雨淋醒了我,“懒”得打伞,低头看落在南湖边草地上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像大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落叶归根的姿态给无数没有了来处的孤寡老龄传递温情和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p> <p class="ql-block"> 上完一周的课下来,美篇里也“发泄”完脑子里的所思所想,终于可以庭前看花开花落,闲来看云卷云舒了,在南湖步道上与上帝漫步交流,和大自然交融,后知后觉地走到离地铁口不远的音乐喷泉,绵绵细雨中,一位坐着轮椅的老者正在码头下“发呆”,我惊呆了,环顾四周,无人,更不用说一个像是他家属的人。我站在离他三米左右的地方五分钟左右的光景,只见他左手抓着轮椅,右手不停地、有节奏地对眼前的音乐喷泉“指点江山”,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发自内心地像董卿在《开学第一课》“跪地采访”许渊冲老人一样来个尊老敬老的风范,打个招呼,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因为内敛的个性而“束之高阁”,给他拍了张背影照(得到刘老师的赞赏“拍得中规中矩,拍了这张再拍个有脸的就好了”)。不想打扰老者跟喷泉“交流”,我没像往常一样拾阶而上,而是拐弯抹角从右边的草地穿越时空,就因为这思路让我忘记了刘老师的叮嘱: 拍个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 与其说不敢打扰这位老者,不如说我不敢直面我内心深处思念着的远走天国的父亲,尽管当时的环境我似乎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可柴米油盐终究占据剥夺了我的梦。 2009年农历9月22日后体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我,一直在遗憾中成长,流着滴水之恩没法涌泉相报的泪, 于是,今天想“投笔从戎”的我又成为故事潜在的创作者。</p> <p class="ql-block"> 奔花甲之年才读懂朱自清《背影》的深意,真是够悲情的。每偶遇触动心弦的场景: 高朋满座,美味佳肴等着我品尝,老屋被钢筋混凝土所替代,已经找不回来、消失了的老屋的袅袅炊烟,传承父母的习惯,用光盘行动来拯救餐桌的余留等等,都会令我简化繁琐的礼仪、应有的规矩,最后只剩下个简单的问候,却也懒得说出口,剩下的是亲朋好友的无言和冷漠。</p> <p class="ql-block"> 还好,如今我不用像曾经被兄弟嘲笑那样,无人邀请搭上他们的“宝马”、“奔驰” ,来一次低碳环保的出行——从村里独自走到公路边搭公车,为社会做贡献了。此刻,我突然想起了《人间失格》中的一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爸爸,妈妈!</p> <p class="ql-block"> 话说偶遇的老者,我佩服他独立之精神。今天的老年人就是我的明天,待我不得已经历他那样的轮椅生活,我有勇气面对现实,独自承受轮椅上的风景,亲近大自然,有尊严地提升生活幸福感吗?</p> <p class="ql-block"> 半生醒来,当我与往事谈笑风生,是否我已放下了纠缠了半个世纪的心事,雨中的我分不清,到底我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结,不忍回顾那些时节的温柔,那些耿耿于怀的是否都可以在时日的变迁中释怀?过去的与未来的是否我都可以待之以云淡风轻?愿上苍一如既往地包容和迁就我的落寞,一如往昔地爱我的骄傲和自负。</p><p class="ql-block"> 经过刻骨铭心,又释怀在时过境迁,少一些何必当初,多一些暗自庆幸,愿以后的所有泪水,都是喜极而泣,且敬往事一杯酒,愿无岁月可回头!</p> <p class="ql-block"> 阴雨天气,时间煮雨,用一种慢时光的态度享受生活,做做美食,写写美篇,彼此就这样慢慢变老吧。</p> <p class="ql-block"> 与其违心陪笑,不如一人安静,与其在乎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学会用离开的方式善待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