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几个评价</p> <p class="ql-block">体会一下当学渣的感觉,是好的。</p> <p class="ql-block">焦老师是初中老师,被他的爱人(小学数学教师刘老师)推荐入坑。两个四岁半的孩子成了他的第一组学生。PS:题目卡,我们会免费提供给学员打印。</p> <p class="ql-block">发了上图焦老师给的照片,才知道背后的故事。能一起学习的夫妻档,多让人羡慕啊!这样的家庭氛围,其实是对孩子很好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刘俊秋老师也来成都参加过我们的“做数学玩数学”(数学学具+数学魔术)工作坊。</p><p class="ql-block">PS:刘老师都是自费参会+爱人同行,爱人负责带娃。这样的老师参会,是我们的荣幸。</p> <p class="ql-block">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这样的“现学现卖”。</p> <p class="ql-block">折纸拼图公开课!</p><p class="ql-block">——注意:在各地举办的工作坊内容次次不同。</p> <p class="ql-block">教室后面的老师未必折得过学生——因为折纸对老师也是新的。</p> <p class="ql-block">二、工作坊准备</p> <p class="ql-block">一人一箱!本来是希望这个箱子作为工作坊的标配。奈何疫情肆虐,这个箱子制作周期长,有时未必有了。</p> <p class="ql-block">签名墙。</p> <p class="ql-block">门票。注意看日期,是8月的。因为疫情而延期。</p> <p class="ql-block">留个影,刘俊秋老师。</p> <p class="ql-block">签上自己的大名。</p> <p class="ql-block">陈编开个场!</p><p class="ql-block">对学生:积累经验!</p><p class="ql-block">对教师:提升素养!</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0~13日,成都第三届走起!</p><p class="ql-block">(数学活动+数学学具+数学魔术)+配套学具、学习单=带得走的40堂课!</p> <p class="ql-block">三、一起玩个球</p> <p class="ql-block">成品。有多少红片、多少绿片,列出算式,说说是怎么看的?</p> <p class="ql-block">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玩个球。</p> <p class="ql-block">“去那里玩球!”</p> <p class="ql-block">阿基米德立方体!</p> <p class="ql-block">展开图!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p><p class="ql-block">这次发现:任务手册非常好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来个泡椒鸡杂燃面+荷包蛋!就是学校对面的小吃店,味道好极啦!</p> <p class="ql-block">筷子🥢+火锅🍲(下面的红色天桥)</p> <p class="ql-block">上午走了展开图及骰子🎲相关的内容。设计的系列展开图活动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中午:累是累的,要坚持!</p> <p class="ql-block">四、一起立体堆栈!</p> <p class="ql-block">从平面开始!</p> <p class="ql-block">创意拼搭。</p> <p class="ql-block">从躺平了拼,到站起来拼(简略地说,从平面拼到立体拼),难度变大了好多!但,有趣恰在于挑战性。</p> <p class="ql-block">看!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以某个五连方为底的5层连方——不同连方为底,难度不同;层数不同,难度不同。</p> <p class="ql-block">上一个立体连方扭一下凸出的部分,就成了这个!</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拼出来的F4团队。</p> <p class="ql-block">专注</p> <p class="ql-block">专注+1</p> <p class="ql-block">专注+2</p> <p class="ql-block">好奇!</p> <p class="ql-block">哪怕给你看一面,也不容易搭成!</p> <p class="ql-block">连方的生长!</p><p class="ql-block">1到2,2到3,直到4到5,都可以这么操作!赞!</p> <p class="ql-block">告诉你70%,剩下依旧不容易!但不用担心学生做不出,因为操作是可以“0基础”就可以去尝试的,这是有别于纸笔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挑战性转化为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课间休息,老师们发现了《折纸拼图》。</p> <p class="ql-block">这一环节,个人启发很大!原来拼搭,是有突破口的(要用到观察+推理)——最关键是示范了思考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介绍用小立方块上:《乘法分配律》+《因数倍数》</p> <p class="ql-block">下课后,到黑板前来研讨。其中一位还是华东师大的师妹——人生何处不相逢?</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一早:</p><p class="ql-block">这位博士,笑得这么开心!</p> <p class="ql-block">章博,及杨薪意老师、廖敏老师。</p> <p class="ql-block">示范活动课的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课堂约定(一号坐姿),加分规则(随机加分),每一段怎么落实。</p> <p class="ql-block">以《折纸拼图》教学版的使用为例!</p><p class="ql-block">其他学具,我也忙着学,且体会学渣的感觉。只有这个学具,能比较从容,可以多拍点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超级重要!!由动作的“折”,走向了符号化!——如果您没有玩过折纸拼图,建议后面三张照片+文字跳过去,因为提前告知了如何利用一件学具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见黑板上“a正b反,1竖后、1竖前、二横后、一横前”的记录,就有正反面约定、如何数横竖折线的约定、前后约定。进一步的约定是以1、2、一、二区分横竖,简化成“1后、1前…”</p> <p class="ql-block">“b反”+“一前”是头一次出现的情况,折的老师将折纸反了个面折,故有“b反”的备注——前面其实都省略了“a正”,因为这本就是起始前提。</p> <p class="ql-block">再进一步,由a正b反的记录:1.想象是否折对了,2.写下b正a反的记录方式——对称性,又难又好玩。</p> <p class="ql-block">拍了几张老师们的神态与表情。</p> <p class="ql-block">成都晋阳小学团队!——回忆起2019年暑假,晋阳的老师们和我们一起,冒着酷暑,整理学具资料。</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的下午,以扣条搭立体视图。这个老师的笑容真是让人看了都开心。</p> <p class="ql-block">提问、互动,一直坚持到最后的17:00。成都那几天有点冷,但火热的思考+学习的热情=抵御寒冷的一身正气😊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感谢天府泡小!</p> <p class="ql-block">在群里,王鑫老师放出这4张照片,2张是我此前在成都“做数学,玩数学”工作坊的总结,2张是王老师那一年工作坊后的转化。</p><p class="ql-block">其实,寻寻觅觅,我们无非是想让孩子们的学习多一些趣味,让孩子们的童年多一点色彩,让老师的专业成长多一点可能。</p> <p class="ql-block">成都,带不走的,何止是你!</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看到最后,那么暑假的工作坊值得了解一下。数学魔术由吴如皓老师主讲,数学学具由何凤珠老师主讲,也会是非常精彩的!</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9日,吴如皓老师受邀在北师大教材系列会上讲学半天。看看老师们的评论!</p> <p class="ql-block">成都,7月10~13日,不见不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