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实验小学开展聊书展示课活动

<p class="ql-block">历时十多年,实验小学读书工程日趋成熟和完善,目前我校主要开展以下日常读书活动:</p><p class="ql-block">“晨诵”(朗读)课前10分钟</p><p class="ql-block">——以实验小学特色专用晨诵资料为依托;</p><p class="ql-block">“午读”(泛读)课前10分钟</p><p class="ql-block">——以班级内图书漂流站书籍为依托;</p><p class="ql-block">“集体借阅”(精读)师生共读共聊经典</p><p class="ql-block">——以学校配置的集体借阅书籍为依托;</p><p class="ql-block"> 其中聊书课是“集体借阅”活动中的画龙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实验小学“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聊书课展示活动顺利举行,袁校长、李主任全程参加展示活动,三至六年级语文老师、其它学科老师共计三十多人参加了听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四位老师进行了聊书课现场展示,刘清华老师上的《戴小桥全传》聊书课。这本书讲述的是戴小桥在他的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意思的故事。作者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情节贴近生活,语言幽默有趣,能让小读者在阅读时发出“嗤”的笑声。</p><p class="ql-block">【聊书感悟】</p><p class="ql-block">因为和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畅所欲言,从书中内容聊到自己生活,从戴小桥聊到自己亲人朋友,一节课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孩子们也真实感受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李国华老师上的《书的故事》是前苏联作家所著的关于书的一生,最开始人们用手势来对话,后来用图来代替文字,再后来文字出现了,人们在石头上刻字,然后用芦叶写字。后来羊皮纸打败了芦叶纸,慢慢地中国用破布头造纸,最后变成木头造纸。这就是书的一生,在这中间纸在世界游了一大圈,也变了很多次。</p><p class="ql-block">【聊书感悟】这本书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内容有些生涩,有部分学生可以说是被老师“逼”着读完的。在聊书课上老师通过“挑战人类第一本书”、“猜一猜”等游戏环节,以及思维导图等,让孩子们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一节聊书课下来,孩子们有说、有悟、有思索、有质疑……这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王富红老师上的《夏洛的网》聊书课。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读过《夏洛的网》,另一种人则正准备读,有学者这样推介《夏洛的网》,作为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之一,这样的推介是当之无愧的。这是一个善良的弱者之间相互扶持的故事,除了爱、友谊之外,这篇极抒情的童话里,还有一份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激发人们关于生命的深沉的思索。</p><p class="ql-block">【聊书感悟】</p><p class="ql-block">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善良、命运多舛的落脚猪威尔伯,到智慧、执着、重情的夏洛,再到亦正亦邪的老鼠坦普尔顿,聊故事、聊人物、聊友情、聊生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这节课做到了!</p><p class="ql-block">张海英老师的聊书课《城南旧事》——英子的童年,有驴打滚儿,有爸爸的花儿,有老北京的风味,同时也有小桂子母女的离开,蓝姨娘的离开,宋妈儿女的离开和爸爸的离开……一本城南旧事,一部童年骊歌,一种童稚纯真,一场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聊书感悟】</p><p class="ql-block">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p><p class="ql-block">竟猜过关:根据画面猜故事;根据描述猜人物。评议情节:看到哪里你笑了?看到哪里你哭了?融入了语文元素的训练,做出了课内课外阅读的有益整合的尝试。相信学生、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阅读不是特长,阅读是每个孩子必备的,对待阅读这件事,不是孩子喜欢了才去做,而是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引导孩子,启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从小没有培养,长大了也不会爱,爱读书不是本能,而是能力,是培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对于怎样让学生不但要坚持读书,养成习惯,而且要读出质量,读出品味——这就是实验小学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p>

聊书课

老师

聊书

孩子

精读

感悟

夏洛

故事

心灯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