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的收藏故事

张伟

<p class="ql-block"> 《赞张伟晨语之画像》</p><p class="ql-block"> 👍 👍 👍 👍 👍 👍 👍 </p><p class="ql-block"> [玫瑰]臧家码头有钱庄,[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老板就是张大郞。[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腰缠万贯古钱币,[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乘船驭马走四方。[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拜谒挚友互赠送,[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寻觅古玩串街巷。[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传承文明风尘朴,[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一生豪情赛宋江。[玫瑰]</p><p class="ql-block"> 🌺 🌺 🌺 🌺 🌺 🌺 🌺</p><p class="ql-block"> 淮安博物馆尹正淮</p> <p class="ql-block"> 赞张伟古币收藏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心向钱不为钱, </p><p class="ql-block"> 货币收藏孜不倦。 </p><p class="ql-block"> 贝布刀圜孔方兄, </p><p class="ql-block"> 传承文明五千年。 </p><p class="ql-block"> [强]💰[强]💰[强]💰 </p><p class="ql-block"> 淮博尹正淮</p> <p class="ql-block">  赞张伟先生《我的古代钱币收藏》</p><p class="ql-block"> 张兄藏货数千枚,</p><p class="ql-block"> 鉴赏尤精皆口碑。</p><p class="ql-block"> 慷慨捐赠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善行义举留芳菲。</p><p class="ql-block"> 辛丑秋月</p><p class="ql-block"> 一隅阁 胡彬</p> <h3>  一九八二年江苏省钱币学会成立,我成了首批会员,出于保护古钱币,省钱币学会组织文博(博物馆).银行.回收公司在杨州举办首期钱币学习班,请南大历史系教授查端珍老师为我们授课,系统的了解古钱币知识,这是学习班合影。</h3> <h3>  这是我的会员证书。</h3> <h3>  这是提供藏品的参展证书。</h3> <h3> 珍贵的《两淮报》创刋号 <br>  1997年苏州报友姚惠东在苏州搞了一个报纸交流活动,我和淮安报友马丁先生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有报纸拍卖这一项,上海报友有一张《两淮报》创刊号进行拍卖,我一听到报纸名称立刻来了劲头《两淮报》莫非是我的家乡报,我走近拍卖台仔细看了一下报纸的日期和报社地址,果然是我的家乡报纸,而且是创刊号,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张报纸拍下来,经过多番竞拍,最后以320元的价格拍得了这张报纸,当时的320元是我4个多月的工资。2018年我将我收藏16000的报纸捐赠给市档案局,其中就包括这张珍贵的《两淮报》,为丰富地方收藏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h3> <h3>  创刋号台头。</h3> <p class="ql-block"> 我的缘分 </p><p class="ql-block"> 此生注定要和收藏古钱币结缘,1971年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清江市人武部食堂后门边上玩,突然发现前边地上前块紫铜板,更一个箭步抢上前去将这块紫铜板抓到手里,那时候收购站收废紫铜是2元一斤,也是一笔不小的意外来财,回到家后仔细端祥发现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城楼.城门和式角的字样,下面还有国民党党微,当时认为是印制冥币的底版,由于雕刻精美也就没有舍得当废铜卖掉,我搞收藏以后,想起少年时拣到紫铜板很有钱币特征,于是回到老家寻找,虽时隔十多年,竟然在厨房的碗厨顶上找到了,1985年省钱币学会在南京开年会,我将这块钞板带到会上,得到了很多专的好评,认为是印刷纸币的钞板,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钵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约九三年,我从老淮安古玩贩子手中60元收到一个慈云寺的紫砂钵(有穿线),上面刻有铭文,详细的纪录了慈云寺的建寺和后来变迁情况,慈云寺是顺治皇帝的师傅云游四海,走到慈云寺这个地方园寂,顺治为纪念师傅,建了慈云寺,我还记得咸丰年失火烧掉了寺庙,同治年又重新建寺。 所畏的钵,是和尚化缘用的,一个寺庙只有一个钵,所以有传授衣钵之说。这个钵是光绪年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九四年春节初六我上淀粉厂三姑家拜年,走到慈云寺,特地进去看看,正逢和尚念经准备用斋,我刚推上开门,迎面来了一个和尚,拉着我就走,我正纳闷,和尚先开口说话:你到这么干什么?我好奇怪我到这儿碍你什么事,我用眼神回答了他的问题,“我是桂春啊。”“桂春?”印染厂的孙桂春,孙桂春琴棋书画样样都来,收藏也搞一点,所以认识。我问他怎么出家做和尚了,他说当和尚来钱,说慈云寺的和尚都是外地的,当地的只有他一个,以后弄个主持还是有把握的。 他问我来有何事,我将我收到的慈云寺钵告诉了他,他从他的床头包袱里取出一个钵,说是不是这个东西,我说是啊,不同的是现在慈云寺用的钵,是主持从南京栖霞山带过来的,上面也有文字介绍,只见桂春一阵高兴,说晚上上我家看看,当天晚上孙桂春带搞书画篆刻的田游到我家看钵,姓田的把钵说的一分不值,我说值不值钱是我的,不要你们管,没有给他们好脸看,后来市博物馆朋友看到此钵,再三要我让给他,说可以写一篇慈云寺文章,他主动出价500元,考虑到关系不错,以前也帮过我忙,就让给了他,二十八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此钵在何处神游。</p> <p class="ql-block"> 称砣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我在金属部当主任,高邮老王经常在我们那儿买废铝,回去炼铝锭。他知道我搞收藏后对我说:“张主任我们收购废铝,也能碰到好东西,我们收到一个毛主席像章,有脸盒口那么大,现在还在厂里,有兴趣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去拿”。第二天我和小魏、老王一起到高邮,看到并拿到毛主席像章,该像章直径30多公分,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午餐之后老王对我说,他女婿开收购站,收到一个大称砣,两面带文字,要不要去看看,我们当及赶到他女婿收购站,看到了大称砣,并当废铁买了回来,此称砣两面有字,一面是:甲子年唐家庄,另一面是:通庄公置,重达63市斤,这个称砣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中央台报道安徽有个45市斤称砣认为是最大的,我这个比他那个重十八市斤,应该是最重的,后来南京民俗博物馆上门征集,我开价两万,他们说能不能少一点,我说那就五万吧,这时他们才知道我不想卖,这么大的孤品称砣到那去买。[呲牙][呲牙][呲牙]</p> <p class="ql-block"> 土炮捐给军事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三年二月刚过完春节,我就到泗洪县土产公司拜年和拖废有色金属,晚上泗洪土产公司招待,席间泗洪魏经理提到他们收废铁收到一门土炮,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听说后特别高兴,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魏经理说:“不急,不急,吃过饭带你去看!”。饭后,我们一行几人来到废钢场地,魏经理扒开集雪,一个近一米长,直径二十公分的土炮陈现在眼前,上磅一称六十四点五公斤,当时的废铁一元钱一斤,我付了一百二十九元,将土炮带回淮阴。回来后认认真真的保养一番,发现炮身上铸有“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制造”字祥,我单位马力是报社的特约通讯员,他将我收到土炮的新闻报道出去,扬子晚报和新民晚报都有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作人员见报后,专程派两名工作人员前来征集,来人说这门土炮是第一次土地时期的物件,比较少有,可弥补馆藏,我仔细看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信,然后大气的对他们说:“我代表淮阴市人民送给军事博物馆。”两位干事听后很感动,也送了很多纪念品,其中有捐赠证书,李铎字画,(李铎当时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馆长,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还有铜镇子,纪念章等,丰富了我的收藏。</p> <h3>  捐赠证书。</h3> <h3>  捐赠内容。</h3> <h3>  李绎书法作品。</h3> <h3>  程尤贤铜镇子。</h3> <h3> 像章捐周总理纪念馆<br>  文革时我父亲在清江市革委会宣传组当组长,文革期间收藏了各种各样毛主席像章600多枚,后来看我喜欢收藏,全部送给了我。1989年我在上海教育学院学习,每到星期日我都到中兴路跳蚤市场淘宝,先后淘到毛主席像章两千多枚。 1993年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淮安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找到我,和我共同搞一个: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毛主席像章收藏展,活动结束后,纪念馆提出要征集我收藏的这些毛主席像章,做为纪念馆永久珍藏,经认真考虑后,我将我收藏的所有毛主席像章全部捐给了周总理纪念馆,共计2600多枚,最大的直径33公分,铜质、铝质、塑料合成、瓷像章都有,其中十个里程碑和八个样板戏套章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h3> <p class="ql-block">  收藏类报纸捐市档案局 </p><p class="ql-block">“藏品归宿档案馆,不必但心宝贝散。利于社会增价值,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我藏友给我的评价。 2018年5月15日我将收藏多年报纸全都捐赠给淮安市档案馆,这次捐赠的实物共13800多种,其中清光绪年《申报》两份,民国报纸四十五份(包括两淮报),文革报纸二百九十五份,各种试刋、创刋报六百多份。 这批报纸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反应了当时的社会动态,内容丰富,十分珍贵。 在市档案局举行了捐赠仪式,档案局局长金德海出席捐赠仪式并讲了话。市淮海报社、市电视台《有事报道》跟综报道,在社会上反应很好。 </p> <p class="ql-block"> 珍惜生命</p><p class="ql-block"> 我08年鼻子里长个肿瘤,被确认为嗅神精母细胞癌,手术后又放化疗,差点去见马克思,当时放化疗给我带来的痛苦,真想一死了之,严重时饭不能吃,路不能走,我是一个很好强的人,虽然病的很重,每天还想上班,小区人看到我会背后指指点点,背后说:不行了,都主棍了。还是我命大阎王爷说我阳寿末尽,又把我赶了回来,那时侯每个月挂半个月水,人又黑又瘦还浮肿,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我连吃8个月中药,后来我问中医我好没好,中医师说你自己感觉如何,我说好了,医生说好就好了包,到现在我也没有嗅觉,东西坏掉也吃不出来,感觉不好就叫老婆闻一下,看看坏没坏。生病一年半后和同事经常在一起吃饭,看他们喝酒嘴很馋,同事涚你想喝就喝点吧,从那以后酒又拾起来了,基本每天都喝,后来身体恢复很好,看不出我生过病,主要是心态好。[呲牙][呲牙][呲牙]这一次我又生病了,不过我不怕,因为有第一次经验,会好的。[胜利][胜利][胜利]</p> <p class="ql-block"> 部 队 往 事</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军分区大院长大,成为军人是我儿时的梦想,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我拿到了入伍通知书,成为了防化团一连的战士,入伍后我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忠厚老实的为人,得到了连首长和战友们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内务标兵,在短短的两年军旅生涯中先后得到两次连嘉奖一次营嘉奖并被团里评为优秀团员。</p><p class="ql-block"> 1977年邓小平恢复军委主席职务,对世界宣布栽军一百万,我也成了被栽对象,本想在部队很好的干一翻,当个三至四年兵,解决梦寐以求的入党问题,全部成了泡影,连长孙以民深情的对我说:张伟你的表现无话可说,你是城市兵,回去以后可以安置工作,农村兵就不一样了,回去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请你照顾照顾农村入伍的同志,把机会让给他们。我嘴上答应同意退伍,可心里怎么也过不了一个坎,不为别的,怕家里人和周围人认为我表现不好才当二年兵就退伍了,回来后我还写信给张正浪指导员,诉说了我的想法,张指导回信做了我的思想工作,随着时间的延展我也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广阔天地,大有作为,82年我赶上了转干,87年在市比学赶超活动中立二等功,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个普通工人升任为淮安市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总经理.总支书记,是的,是金子在那里都一样发光,人生的路靠自己去走。</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的收藏之路艰辛而漫长,一路上我收获了藏品,增加了知识,结交了朋友,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收藏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无论多久的艺术品都值得反复玩味和欣赏,这是一份生活的情趣,拥有一件藏品是种乐趣,认识一件藏品是种乐趣,收藏也是一种乐趣。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藏品的多少不是最终目的,坚持收藏的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兴趣爱好。欣赏着一枚枚古钱币,翻看着陈年老报纸,痴情于那乐耳的钟声,这就是我追求优雅生活的一种人生态度。收藏的路你还很长很长... </p><p class="ql-block"> 张伟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9日于淮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