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01 初识太平湖</p> <p class="ql-block"> 农历9月的天气,丽日斜阳,风清气爽,颇为怡人。夕食之时的太平湖畔,清沥沥的微风,夹着湖区的湿润感,缦笼在你的周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承蒙战友红的热情邀约,几位战友如期而至,相聚在太平湖畔。随着导航的指引,我们的车准确无误地来到了度假酒店。车还未停稳,正在寻找泊车位时,透过车窗发现美丽大方的女主人正在宾馆前,微笑着张望来车的方向。彼此发现,挥手致意。夏别阳山,秋见太平湖,自是分外亲切随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时,其他几位战友已经安置停顿,有的在房间休息,有的去湖边观赏了。度假酒店是几幢现代公寓式建筑,位于湖区南岸。酒店的每个房间各有属主,主人不用时委托管理,租给前来观光度假的客人。有两位战友就住在东道主的房间里。这更是给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温馨感。两位战友则戏言鹊巢鸠占,不免有些惶惶。</p> <p class="ql-block"> 太平湖位于安徽省黄山区境内,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最初称陈村水库,其秀丽幽深的景色闻名于外,2014年底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黄山情侣”、“未经雕琢的翡翠”。</p> <p class="ql-block"> 红长期在机关工作,接待工作甚是细心周到,给战友们预先安排入住的都是最佳观赏湖景房间。</p><p class="ql-block"> 来到10层楼入住的房间,宽畅整洁。可谓开门见山。山影随帘动,波光入眼来。放下行李,便径往观景阳台。</p> <p class="ql-block"> 宽阔的太平湖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平静的湖面,微波涟漪。向西望去,斜阳的余晖穿过云霭,似淡淡的银光从隐隐绰绰的山脚下泻在湖面。环视湖区,山峦叠嶂,绵延无际,云幕低垂,偶有群鸟掠过。俯视湖面,“清风徐来,水波不惊。”湖水清澈。谛视湖边能清淅地看到浅水区水底的沙石。清波涌在岸脚沙滩上,只是泛起很快消失的白线,仿佛大自然画工之笔的轻描淡写。靠近酒店一侧的湖边,建有供游人观赏游览的栈道,远处的拐角处建有供游人游戏的平台,彩色的跑道把泛着淡黄的草坪激活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水粉画。点缀其间的公园双人椅,虚位以待,静静地看着湖光山色,听着水波荡漾轻拍沙滩的声音,仿佛正热切地盼望着知已的莅临。</p> <p class="ql-block"> 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古人今人在审美感受上恐无多大出入。此刻,我们佇立在这幢现代建筑的高处,楼上观湖,远眺、俯视,景在眼中,人在景中,顿生“今人曾见古时月,古人未临今时楼。”之感。澄静的湖面,翻飞的鹭鸟,静默的山峦,斜阳下的浮云,也当是另一番情境。余秋雨写洞庭湖的文中有句话“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他说的应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位被贬谪的宋代诗人。作为一个游客,登高远望,山清水幽,浮云舒卷,不也有荡涤心肺之功!</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傍晚时分,战友们沿着公路旁的甬道来到离住地不远处和平桥头的一家鱼馆。这家鱼馆不大,貌不惊人,依山傍水。鱼馆位于T形路口的外侧三角处,直行便向和平桥,左拐从鱼馆门前经过。鱼馆正面像通常所见的农家小院,宽大的落地玻璃门上醒目的招牌字,让人知道这是可以欢饮的地方。进得鱼馆,便有忽然开朗之感。鱼馆平台离湖面约十余米。靠近湖面一侧,中间有一个敞开式廊台,摆着两张长方桌,供客人观赏湖景时喝茶聊天。左侧有一个用青石板铺设的观景平台,有护拦围住。靠坡一侧用小石头垒砌齐整的护坡墙,十分的齐整。从平台向右前方看去,和平桥横跨湖面,桥面与公路成水平面,时有汽车经过。向湖面看去,不远处恰有一渔船向右侧桥的方向驶去。船上似有两人正在作业。船行湖面水波雁行,横桥卧波连接两端,倒影随波光逶迤,远近山峰在黄昏的光影里,似淡似浓,眼前这似简似朴的农家酒店,在绿树掩影中,恰是一幅充满生机而颇有诗意的山水风景画。战友们站在平台上观景留影,谈笑风生,甚是惬意。晚上用餐的厢房在右侧,客在期间便有了船行湖上,“舟中看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红说此家鱼馆虽不起眼,但做鱼鲜特佳。位置又好,观景甚绝。红的先生周君虽未有行伍的经历,其沉稳、幽默,热情、善言。是晚,战友们的欢喜之情自毋庸多言,“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倘或东坡先生来此一游,疑不复有赤壁之名。</p> <p class="ql-block">02 踏歌桃花潭</p> <p class="ql-block"> 翌日上午,像雾像雨的秋意中,战友们驱车前往位于泾县的桃花潭游览。</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青弋江上游)处,与太平湖紧紧相连。青弋江流经此地段是一个弯斗型,因水深而有夹岸桃花,因此被当地人称之谓“桃花潭”。桃花潭之名扬天下,实在是得益于李白《赠汪伦》之诗。据传唐玄宗年间,泾州(今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合,流连忘返。临别时在踏歌古岸,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景区时,并不伟岸的“桃花潭”牌楼映入眼帘,景区的停车场上车不多。简朴的景区风貌,仿佛透露着今人不愿拂逆大诗人当时情景的心理。战友们纷纷在“桃花潭”前留影,转身发现在门楼的对角处停车场一侧,一块巨石上刻着李白赠汪伦的诗,那个赭红色的“情”字特别醒目,似在告诉诸位,李白就在此举杯挥手呤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p> <p class="ql-block"> 进入“潭”门,眼前不免有一种秋枯的感觉,未经文饰的景区保留着大自然的纯朴风貌,平坦的旷野连接着远处的山峦。右前方有一片规模不大的桃园,稀落的桃树间居然还开着几枝不算艳丽的桃花。这秋月里开出的桃花,自然令阳山桃园主也会生出疑问,况其余战友乎?当地的导游说此地土壤湿润,秋天如果温度较高并且天气较为干旱,就会导致开花,当然不会结果。看来这“桃花潭”并非名不副实。</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桃树的西南侧有一座古建筑突兀而立,在秋色濛濛的苍穹下显得隔外的沧桑朴拙,便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文昌阁。文昌阁画檐飞角,似塔非塔,造型别致,气宇轩昂。是古代文人兴会之所。据导游讲,这里曾经出过多位翰林进士,故有文昌阁底层匾额“盛世文明”之谓。阁旁很有年代的桂花树依然桂花满枝,花香沁人,枝上扎满朝拜者的许愿红绸带,也算是一道有趣的风景。想必此地几百年前也曾盛极一时,这从不远处的“中华第一祠”约略显出其当时之状貌。</p> <p class="ql-block"> 据传“中华第一祠”建于明嘉靖年间,仿皇家祠堂兴建,规模宏大,五楹三进,雕琢精美。我们站立在祠前广场,“中华第一祠”烫金大字的匾额虽有些黯淡仍十分醒目,其上还有一块“翟氏大宗祠”的匾额似乎退尽了历史的光泽,尽管历经风雨剥蚀,遒劲的字体,其与眼前颇为宏伟的建筑群相联系,依然能令人望而生敬。大门开着,未见有何工作人员,也鲜有游人。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狮。祠内有前厅、天井、享堂和寝楼。据导游介绍,此翟氏大宗祠颇有一番并不简单的历史。明万历年间,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叛,后为奸臣所害。万历皇帝特赐"忠孝堂"匾一块,此事轰动江南。因时间关系,我们走马观花似的探访了一番。空间很大,大堂内陈列着多艏积满尘圬的龙舟,右侧房的通道里有一些翟氏族人的资料和准备陈列文物资料用的矮柜,好像依然被历史的尘埃封着,不免令参观者唏嘘。</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徽派建筑特色浓郁的南阳古镇,往昔的历史风貌依然能从几家古旧的民居及干涸的露出石子的导流渠能感触到。路傍时见“农家菜”“民宿”广告,有的民居前挂着红灯笼。踏步在新修的并不宽畅的沥青路面上,日新月异的古镇正连接着踏歌古渡口。</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古渡口的街上,我们边走边看,脚下大小不均的石卵和石条铺就的街道,不知经历了多少世纪岁月的磨砺,变得光滑透亮,沿街的店铺建筑与其他古镇大同小异,沽售着琳琅满目的各种纪念品,酒店小吃店分布其间,酒幡飘飘,古风依然。离古渡口不远的一间店铺吸引了战友们的驻足,店内装饰古朴,货架布满文房四宝,有各式当地人自酿的桃花酒。店主是个有些儒味的中年男人,也或是个酒道中人。遇有诸多好酒游客,便自数家珍,请大家品尝柜上之酒。经一番品谈,同行的祁总沽下了一瓶十斤装的桃花酒,店主称已家藏了数年。想来祁总是识酒之人,不会误判。惟恐平添诸多战友念想这酒之味道的苦恼。</p> <p class="ql-block"> 随着热情的店主将酒送到码头,我们来到了老街的尽头。眼前是一座古味浓郁似阁似门的建筑,被称为“踏歌岸阁”,门右侧立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踏歌岸阁”的石碑,记载着这历史陈迹的变迁。相传此处即是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此阁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年重修,随后经当地政府时加修缮,使人们得于回眸当年两位豪士与诗人不同凡响的送别场景。正对阁门向前望去,桃花潭西岸的景色如入相机的镜头,跨过阁门,古渡口的石阶十分的光滑,几条漂亮的渡船停泊在岸边,潭水清碧,可见水草随波摇曳,对岸郁郁葱葱,白墙青檐的建筑镶嵌在远处的翠绿山色中,清静深幽。战友们登上游船,从桃花潭的东岸到西岸,又回到东岸,坐在温暖的船舱里,观赏着平静的桃花潭水和两岸景色。</p> <p class="ql-block"> 从游船返回到东岸古渡口,沿石阶向右前方而上,穿过一段石街小巷,两侧墙体简陋,抬眼望去,“万家酒店”的牌匾因这场千古送别的故事,显得十二分的豪气,旁边“遗址”两字略显逊色。小巷两侧有多家“万”姓酒家。往里走去,有家酒坊门旁竟挂着十分网红的“醉酒诗”的牌子。或许作《醉酒诗》的诗人出自“万”姓人家,倘诗仙再世也恐心怀仰慕了。</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的百姓是十分幸运的。幸有泾县名士汪伦盛邀大诗人李白,畅游桃花潭,豪饮“万家酒店”,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使桃花潭名声鹊起。兹后文人侠士游踵不绝。历代以来,颇有人文情怀的后人陆续兴建了太白楼、义门、怀仙阁、踏歌岸阁、梦潭轩、中华第一祠、文昌阁、南阳镇门楼等古建筑群,成就了今日当地百姓为之骄傲也令国人欢喜的桃花潭人文景观。这令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因清末状元张謇而兴,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人类的脚步匆匆忙忙,友人送别之事常有,长亭外,故道边,杨柳渡,春江岸。唐诗宋词元曲写送别的诗篇不计其数。或许汪伦送别动静太大,加上这位浪漫主义诗人高调张扬,以至于余音不绝,令一泓潭水沸沸扬扬,使现代人也无法冷却这份深沉的友情。眼前的景致,只有这山水潭岸依旧。这游船已不是当年的渡船,我们这些游客也不是当年的游吟诗人。风景处处皆有,千秋各异,唯在于观者之审美态度。然几百年来乃至几百年后,人们依然会不远万里来膜拜探胜,这真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妙处!难怪那块巨石上把“情”字弄得浓重如此。</p> <p class="ql-block"> 在桃花潭镇午餐后,战友们乘游船游览太平湖。太平湖本是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水产养殖之利。太平湖东西走向,长48公里,南北最宽处6公里,最窄处仅150米左右,总面积88平方公里。湖中点缀着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的岛屿,错落有致、似断似连地飘浮在万顷波澜间,游船穿梭其间,令人遐想。太平湖像一位纯朴美丽的姑娘,还没有被沾上拂之不去的脂粉气,还没有像那些名湖那样披金戴银般的市侩。以“却嫌脂粉污顔色”的自信,展示着她的自然之美。荡舟其间,与高处观湖又有不同的感受。战友们在游船上观景、游戏、休憩,上岛观览,不亦乐乎。 </p> <p class="ql-block">03 辞别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西溪南古村落,是战友们辞别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餐后,战友们驱车从度假酒店出发,沿京台高速经过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坐落在黄山南麓丰乐河畔,徽州区西郊的西溪南古村落景区。相比桃花潭而言,游人甚多。这里环境整洁,徽派民居建筑群鳞次栉比,布落在充满生机的广茂田野间,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出停车场,沿着风景区指示牌经由一座长长的没有拦杆的石板桥平平地跨过丰乐河,桥头赫然立着一面五迭照壁,青石灰砖,翘檐黛瓦,典型的徽派建筑。正中镌刻着当代骈文蓝色字体《丰南风雅颂》十分醒目,细瞧其上刻有根据江南才子祝枝山与石涛合作的溪南八景图。浓郁的历史文化像谜一样吸引着游人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走过照壁,右行往前是一片绵延高大的枫杨树林。行数十米,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小溪对岸村舍俨然,秋季的庄稼依然葱郁,徜徉其间有一种误入桃花源之感。走过小溪上的石桥,青石小路在小溪旁浓浓的树荫下延展,眼前旧屋新房相连,与农地交错,时见当地村民晒谷耕作。有的旧屋已几易其主,被修缮一新,成了网红打卡地;有的破旧,蓬草落叶遮盖;有的古旧的门墙前贴着退色的大红对联或挂着几盏红灯笼,有的打开门窗里,摆着一些小商品;有的外墙古朴,堂内展示着铮亮一新樃柱和家具。时见粗大的古树倾斜在溪边,依然生机盎然。沿街而行,小溪渐宽,水面如镜,溪边大树和枫杨林倒映水面,木板桥连接小溪,吸引着游人,仿佛进入了绿野仙踪般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度娘说,西溪南古村始建于南唐咸通元年,曾经出过徽州最早的状元舒雅,这位状元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后主李煜归降宋朝,被任命为职掌土木工程的大臣。村里至今保留有明代建筑10多处,清代民居100多幢。有国宝级的古建筑是“老屋阁”与“绿绕亭”。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古村时,走过小石桥有一间与众不同的古屋,白墙上开着一扇小窗,小窗旁边有一个“三角㹦咖啡”中英文LOGO亮着橙黄色的光,与一墙之隔未经修饰的老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怀着好奇心进门一探究竟。院内两把庞大的遮阳伞下,放着两张咖啡桌,几把椅子并列桌旁。进门处左侧有间门房内,店主似在等待着客人的光顾,内有即时制作的咖啡机,面包甜点等。仔细环顾,老屋架构依然,虽然只有两层却显得十分高大,室内已被新主人按现代风格装修一新,内有民宿数间,十分考究,堪比五星级宾馆。庭院很深,征得主人允许,我们入内一探,竟别有洞天,有旧式家具,粗大的木柱,精雕细作的木门木墙,抬头一望,有一块古旧的颜体大字“相瑞甲花”的大匾额向内挂在门眉之上,彰显着旧主人不凡的家世,如今已几易其主。随行的家属品着咖啡,倾听着新主人讲述旧屋新主的故事,故事里也有这千年古村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拐进古巷向里走去,别致的古楼与新式民居杂布其间。干净的街道,温馨的农家小院,有的人去楼空,有的宅前宅后种着果蔬。低矮的围墙上瓟满开着野花的植物。偶见挂着许多柿子十分高大柿子树伸出围墙,空旷中很是幌眼。西溪南的特别之处在于古风气息浓厚,没有被商业气息笼罩。</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来到村内的中街,一座“国宾”古牌坊,俨然立在中间。石牌坊气势恢弘,雕刻精美。仔细看虽有现代人重修的痕迹,其依然古朴厚重而灵动,不能不令人感叹。据说这座“国宾”古牌坊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明朝正德年间一位当地的吴姓进士所立,旨在劝仕,先学后臣,为国效力之意。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列的古建筑,闻名遐迩,成了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据介绍西溪南古村就有三座古牌坊,另有二座分别在村的两头。</p> <p class="ql-block"> 有了这座古牌坊的点缀,在新与旧的粉墙黛瓦古街上,成了画龙点晴之笔。红为战友们安排的饯行午宴就在这古牌坊边名为“柯家客栈”的农家小院。小院甚是宽畅整洁,穿过堂屋,里间是仿古两层楼,与堂屋成"丁"字形,从外面看粉刷一新的"回"字形木栏围住二楼的走廊,绿色藤蔓如幕悬挂,颇为別致。看得出主人应该是个很勤快的人。我们在楼下用餐。热情的东道主夫妇举杯嘱客,战友们把酒言欢,品尝当地特色的丰盛菜肴,感受流连忘返之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分别,都是下一次相聚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写于2021年10月29日</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