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次来烟台,除流连在中西多元文化的芝罘老街,我都要漫步走过海滨中路,到天越湾海滩。不论早晨,或者是午后。</p><p class="ql-block"> 女儿在烟台一家科技公司任职,住的地方离海边不到一公里。</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大海,是在南方的海岸—广西北海。那个时候女儿在甘肃临洮上高一。寒假的时候,带她去看桂林的山,北部湾的海。蔚蓝的大海,娥罗多姿的椰子树,棕榈树,还有鲜红的三角梅,木棉花,构成了南方热带海岸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到北方的海,是在2009年。那一年,女儿被北京化工大学录取,我送她到首都—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陪伴女儿的几日,昌平区还是难耐的高温,有蚊虫叮咬,还有宿舍窗外连绵烦人的蝉鸣。三天后女儿的入学安置好了,我没有马上回西北,想到了北方的海滨:大连或者烟台。随机登上了东去的航班。正是前段生活最压抑的时候,即便来到东海岸,任凭海风拂面,心里也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激动。但从那个时候开始,魅力烟台却驻进了心里;还有北方的海,从此结下了源缘。 四年后,女儿大学毕业,竟神差般地选择了这座城市,开始她人生的发展打拼。</p><p class="ql-block"> 每次看到天越湾的海,它总是那样平静,平静到只能轻挽起几朵浪花,平静到如我初见它时的心——波澜不惊。</p><p class="ql-block"> 静静地坐在海岸边的岩石上,看着远处赶海的人。海钓的中年人,挖海贝的老人,女人,还有孩子。他们在不急不慌地捡着海贝,花甲,小螃蟹,还有不知名的海生。和他们情景交融的,除了海天一色的蔚蓝,还有或觅食或飞翔盘旋的海鸥,海燕,以及不知名的海鸟。寂静中,是它们,给这平静的海滩增添了几许动态。也或许就是它们,让我迷恋上了这片海滩,这道海岸,亦至于这座城市。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阳光下,它们自由飞翔;风雨中,它们勇敢搏击。多年来,女儿离开西北,离开亲人,独自在这里打拼。风吹雨打,酷暑寒雪,求职进取;在经历了七年的艰辛后,终于收获了现在较满意的职位。有人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可在我心里,她更像一只北方海岸勇敢飞翔的海鸥。 </p><p class="ql-block"> 走下海堤,踩在松软的 沙滩上。再近几步,只见清澈的海水,轻叠起道道波纹,涌向沙滩。几颗不够精致的贝壳也跟着上岸。海水及时退潮未能将它带走,匍匐在沙滩上,像是在体会沙子的冰凉;天晴日丽,几只海鸥飞得很低,让人情不自禁的伸出双手,想要欢呼雀跃,只怕惊吓了那些赶海的人。</p><p class="ql-block"> 揉揉眼,看向远方的海面,薄雾朦胧中,或是渔船,或是海岛,亦或是海市蜃楼;而脚下的沙滩,却是现实中的一幅美景。悔感语言文字的苍白乏力,无法用诗情一一描绘;把它们拍在画意里,以珍藏,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十月于烟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