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启章:齐福刚与他的《摄影之路》

平平常常

<h1><br></h1><h1><b>齐福刚与他的《摄影之路》 | 戴启章 </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从事摄影50余年的摄影家齐福刚的《摄影之路》一书,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一时间,在摄影界倍受关注。</b></p><p class="ql-block"><b> 这部厚达600页,集摄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在体例与学术上深入浅出的摄影书籍,是齐福刚从事摄影半个世纪的经验总结;是他行走在摄影、文化、网络中间以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给大众的精品力作;是他为时代与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书籍一出版,就受到业界的高度赞誉:“此书集新闻、纪实、艺术和学术于一身,用摄影的理论与实践展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如史诗一般厚重。”书中,齐福刚的自序《摄影,路在何方》,让人感受到齐福刚在摄影之路上,总是满怀激情,不停的奔走。有爱的理解,有探索的坚持,有艺术的创意,有丰硕的果实。全书四个部分:摄影,因为真实。阐述了纪实与报道的真谛;摄影,因为艺术。论述了从照片到作品,需要遵循的创作法则和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中间奥秘;摄影,因为直觉。论述了从事人文纪实摄影除了需要文化和理论支撑下的行动,更需要直觉与感觉的正确与准确;摄影,网络中的视角与文化。以实证展现了摄影从传统到科技、从胶片到数字、从简单传播到电脑手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带给人们更多、更快、更为便捷的读图与文化,受众与传播。书中,每个部分都有其摄影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作品,阐述摄影的理论与实践。用他驾驭摄影的娴熟与把握文字的能力,深入浅出地导引摄影者走上正确的摄影之路。书中的摄影与文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读起来亲切自然,易于理解和接受。是一部学习人文纪实和从事新闻摄影难得的教材与读本。</b></p><p class="ql-block"><b> 齐福刚自幼学习油画,由于其艺术天赋和绘画技能,17岁就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绘画艺术为其后来的摄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1在从事美术和形势宣传的同时他拿起了照相机,从企业报编辑到专职摄影记者,让摄影融入了他的生活,进入了他的生命,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艺术追求。1984年他进入抚顺摄影家协会主席团,2000年担任抚顺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这些经历,让他从一个摄影者转为摄影的组织与领导者,并专注于一座城市摄影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期间,他策划组织不同的影展、影赛,让抚顺成为国内纪实摄影的佼佼者。他专研摄影的技术与技法,从画意摄影和与新闻职业相关的报道摄影到关注人类生存的人文纪实摄影,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地实现了摄影的自我超越。在他的从影经历中,曾经创造过抚顺市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艺术摄影、新闻摄影发稿的最高纪录,以至于他的名字和他的摄影作品在一座城市被大家所熟知。</b></p><p class="ql-block"><b> 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他把镜头的焦点聚集到了社会与人生。他涉黄河,进藏区,从吐鲁番盆地到黄土高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飘泊于市井平民之中。午夜都市里有他犀利目光,风霜雨雪中有他不倦的奔走。飘泊中见证着他的智慧,奔波中释放着他的才华。他用影像定位自身价值,他用作品解读社会与人生,他把自己的摄影放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用相机收集那些身边的人群和他们的故事。他关注社会的历史进程,关注具有新闻价值和史料价值、文献价值的主题和影像。为了让瞬间成为永恒,让照片成为历史的见证,他的不同选题,大到记录一个时代,小到浓缩一个历史瞬间,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用相机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中国农民工》、《见证了中国彩票》在2008年世界报道摄影节中展出,国内外专家的评价是:“摄影师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改革三十年的历史背景下的最为生动的两个新闻元素,他的创作是成功的,因为这些照片可以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如何发生巨变的事实和生活场面。”齐福刚也因此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b></p><p class="ql-block"><b> 齐福刚是一位勤奋、高产的摄影家。他观察社会敏锐,把握镜头精准,令人钦佩。他能几十年不断关注一个摄影选题,也能瞬间进入状态扑捉稍纵即逝的经典影像。他的摄影专题“黄河的故事”把《穴居的中国人》、《土窑里的婚事 》、《中原小吃店 》、《兰考乡村教堂》、《情系高原》等,一系列对黄河流域原生态的理解与观察,凝结为独特的专集。将原汁原味的中原人文和独具魅力的陕北民俗,从闭塞的黄河腹地释放出来。把黄土高原上的婚丧习俗、窑洞生活、乡村宗教、地方饮食等,带有地域特色的百姓生活片段,浓缩为象征黄土淳民生存状态的大河文化。齐福刚长期关注《中国福利彩票》、《中国过度医疗的诟病》、《中国婚恋状况的调查》、《中国环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等等。他的《聚焦中国房市》,通过多角度从中国房屋福利分配到货币化改革,从地摊市场到展会交易,从模糊促销到文化鼓噪,从房交会的火爆预购到抑制房价后的冷落,通过深入细致的考证和典型画面的选择与拍摄,表述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与大众的呼声。这一选题与作品,在2010年中国第23届“国展”中从18万稿件中脱颖而出,成为他的又一个报道经典。</b></p><p class="ql-block"><b> 身居东北老工业基地,他格外关注工业摄影。他感到,选择工业摄影是一个让艺术敬畏的选择。他的镜头在火热的炼钢炉前,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百米矿山井下巷道,记录了原始的劳动和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记录了劳动者的工作状态。让工业的冰冷,工业的炽热,工业的色彩,工业的性格,工业的情感,成为摄影的追求。让工业的关怀,工业的温暖,工业的骄傲,工业的崇敬成为摄影者情感的寄托。</b></p><p class="ql-block"><b> 齐福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家,在摄影之路上始终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关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他留意身边不断变换的人文景象,他以一位人文纪实摄影家的敏锐,用镜头触摸着时代脉搏。他以新闻、纪实中的专题摄影为载体,用平实而典型的影像讲述着曾经存在或正在发生的故事。他的每组照片都表现着对一种生活状态的记录,抑或是一种文化传承,或是一段正在消亡的历史。他用摄影讲故事,将新闻与历史融会贯通。他的摄影让文化与积淀凸显出价值,他的作品把艺术与纪实凝结为真切的人文关怀和瞬间永恒。</b></p><p class="ql-block"><b> 齐福刚注意总结自己的摄影实践并不断将其上升到理论与学术高度。作为中国摄影函授学院辽宁分院新闻纪实课程的教师,他常常结合自己的摄影实践去给摄影专业和业余爱好者传授摄影知识,为摄影在人群中普及与提高默默地奉献着……</b></p><p class="ql-block"><b> 齐福刚的摄影之路,是一条体现着他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道路。他的成绩卓越,令人瞩目,可谓是功成名就。但他并未停歇,不辞辛苦地奔走在这条紧系着他的情感、他的追求、他的生命的路上。在喧嚣的城市,在偏远的乡村,在斑驳的古镇,在有故事的每个角落,用他的摄影占领新闻与艺术的高地,把今天的喜怒哀乐化为经典的影像,成为其独特的述说。</b></p><p class="ql-block"><b> 摄影的成功,源于功力和眼力,更赖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提炼。齐福刚把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交给了摄影,亦展现在了摄影。他说,“当记忆消退的时候,剩下的就是这些鲜活的照片。”他用他的经历,他的照片,无声地告诉人们,他不仅睿智,而且知性,而且丰富,而且深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齐福刚伏案编辑他的《摄影之路》</b></p> <h3><br></h3><h3><b>齐福刚与印厂精制《摄影之路》</b></h3> <h3><b><br></b></h3><h3><b>齐福刚新书《摄影之路》签售现场</b></h3> <h3><b><br></b></h3><h3><b>齐福刚的《摄影之路》推介研讨会:</b></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齐福刚作品研讨和《摄影之路)推介会上,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胡崇炜,专门为他新书出版和研讨、推介活动题写了清代林则徐的名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以示祝贺。</b></p><p class="ql-block"> </p> <h3><br></h3><h3><b>齐福刚向家乡的图书馆捐赠他的《摄影之路》。</b></h3> <h3><br></h3><h3><b>齐福刚所著《摄影之路》的封面封底和书籍分部</b></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齐福刚的部分摄影作品:</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18px;">世界报道摄影节上,齐福刚的个展《见证,中国福利彩票》、《中国农民工》获得评委会特别奖:</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18px;">齐福刚作品:《见证中国福利彩票》(节选)获世界报道摄影节评委会特别奖</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18px;">齐福刚作品:《中国农民工》(节选)</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18px;">齐福刚作品:《 百 姓 》(节选)凭此专题获得辽宁省文联颁发的摄影最高奖“金像奖”。</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齐福刚作品:《 聚焦中国房市 》获得第23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优秀作品</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18px;">齐福刚在中国首届国际工业摄影大展高端论坛上首席发言,推出他的工业摄影论文《工业摄影,让艺术敬畏的选择》并在论坛上展示他的工业摄影作品:</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齐福刚在中国首届国际工业摄影大展上展出他的工业摄影专题:《工业黑白灰》</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齐福刚长期关注的摄影专题《黄河的故事》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举办个人展览</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齐福刚的摄影选题:《中国,过度医疗的诟病》</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18px;">齐福刚一直关注并深入拍摄的选题:《中国环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齐福刚简历:</b></h1> <h3><b>  &nbsp;</b></h3><h3><b> 齐福刚,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秘书长。1999年起任抚顺摄影家协会主席;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辽宁分院的优秀教师。上世纪80、90年代有大量摄影作品发表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杂志和香港《摄影艺术》《摄影画报》以及全国各大报刊;先后4次获得抚顺市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腾飞奖。2003年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举办个人摄影展;2005年主编并出版《抚顺摄影家艺术风格作品集》;2007年被辽宁省文联授予辽宁摄影最高奖“金像奖”;2008年世界报道摄影节举办个人摄影展并获得评委会特别奖;2010年被授予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优秀教师;2010年摄影作品《聚焦 中国房市》获得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2012年被抚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文坛艺苑孺子牛”;2013年在首届中国沈阳国际工业摄影大展举办个人展览并在高端论坛上首席发布论文;2016年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摄影专著《摄影之路》并在省内举行摄影作品研讨会;2019年被辽宁省摄影家协会授予辽宁摄影60年在摄影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b><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戴启章简介:</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戴启章,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先后从事公安司法、党委宣传、记者编辑等工作,现为辽宁民威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抚顺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业余喜爱写作,在省市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杂文,诗歌、评论等作品百余篇。出版散文选集《小路之恋》。与他人合作发表小说《维纳斯出示的罪证》后改编为电视剧,拍摄后先后在市、省、中央电视台播放。</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