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滩往事系列1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青春激扬金银滩 </p><p class="ql-block">大国底气从核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兵周连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3年春日的一天正午,221基地消防大队部办公室,我和教导员蔡义丰,文书张克彦,保管员常生珍,卫生员刘忠明,围坐在一起吃午饭。午饭是土豆烧牛肉,素炒卷心菜,主食是米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边拨拉着碗里的米饭,边皱起眉头说:“原本供应的大米已不是新粮,加上炊事班的“捞米饭”做法,这米饭是既无滋味又无营养”。稍停片刻,他接着说,“小刘,吃过饭,你到基地办公大楼找周连富排长,让他下午到我这里一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连富,祖籍四川省乐至县,1964年8月27日应征入警,成为221基地消防大队,由企业专职消防队伍转制为公安消防民警队伍历史节点,征召的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51名消防民警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 ,各级公安机关建立了专门的消防机构,公安部1955年下设消防局,各省、市陆续建立了公安消防队伍,公安消防民警实行职业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5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矿区办事处,由此221成为集核武器理论研究、实验、设计、生产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企社合一的自主创新核武器研制基地。矿区公、检、法机构的正式设立,尤其是公安局的设立,为221基地消防大队由企业专职消防队伍,转制为公安消防民警队伍提供了现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4年11月,周连富与和他同时从四川省乐至县应征入警的51名同乡,在位于西宁市南门外的青海省政法干部学校 完成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政治、业务集中训练,踏入了位于金银滩的221基地,成为青海省矿区公安消防大队首批消防民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5年1月15日,国防部、公安部、内务部、财政部、国家编委联合下发通知:"全国公安消防队伍自1966年5月1日起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为5年”。周连富和51名同乡,在当了矿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民警10个月后,转为矿区公安消防大队的首批消防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连富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在学习文化上刻苦努力,干活在不惜力气的同时更善于动脑。他在炊事班工作期间,成功的将在四川家乡擅长的小锅“焖米饭”,移植为部队的大锅“焖米饭”, 保留了大米的营养成分,提高了米饭的口感,得到了干部、战士的交口称赞,并获得了大队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管周连福离开炊事班时带出了也能焖一锅好米饭的徒弟,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架不住一年一度的老兵复原退伍使带出来的徒弟离队,使“焖米饭”的手艺一次次失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焖米饭”是一门学问,讲究大米和水的比例,讲究闷饭过程不同时段的火候,米、水比例不对、米饭就会夹生或软塌塌的,火候掌握不好、也会夹生或糊锅。既需要掌勺人手艺精妙,亦需要掌勺人责任心强,同时还要与烧火的精诚合作配合默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捞米饭”就简单多了,将淘洗干净的大米倒入大锅烧沸的水中,煮上10分钟,用漏勺捞出倒在笼屉上摊平盖上笼屉盖,打开蒸汽阀门,蒸上20分钟即可,绝无夹生或糊锅弊端,而且还省了一个烧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捞米饭”与“焖米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米饭的质量可存在着天壤之别,一则,“捞米饭”舍弃的米汤中含有油脂,多种微量营养元素;二则“蒸米饭”使用的是电厂输送的采暖蒸汽,而蒸汽中含有为净化水质加的化学品对健康不利;三则,“焖米饭”时锅底受热部分会结一层焦黄的锅巴,而结焦黄锅巴时产生的“糊精” ,是有效改善米饭口感的香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午后,我在基地办公大楼二楼东侧停止使用的楼梯间——周连福的办公室兼宿舍,找到了时任基地办公室秘书的周连富排长。听我说明来意后,他欣然同我一起回到了消防大队,到蔡义丰教导员处又一次领受了带徒弟任务。此后,他几乎每天上午都抽出时间重新穿上白大褂回到伙房,手把手的教新炊事员淘洗大米,给锅里按量加水, 倒入大米,大火煮沸,小火焖蒸。半个月后新炊事员能独当一面“焖米饭”了,他才向蔡教导员复命后放心离开。他在以后的岁月,即使转业到基地司令部任秘书,但凡消防大队有需求,也是随叫随到,不辞辛苦为老部队出力流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文里说到,周连富排长文化程度不高,可周排长高挑貌美的妻子,可是名符其实的高学历文化人,是周排长四川乐至家乡的中学老师。那年留队提干的周排长回到家乡探亲,巧不巧的就有人给他介绍了这位美女教师。当然了,我们的周排长当年也是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哦,郎才女貌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就对上了眼。周排长探亲期满到部队,两人就开始鸿雁传书互诉衷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初次见面姑娘对周排长的一表人才十分满意,随后她收到的一封封来自青海高原的情书,犹如金银滩百灵鸟啼唱般的动情字符,叩开了这位美丽女教师的芳心。从畅谈远大的革命理想,到细说实现理想与爱情升华;从事业成功与婚姻幸福 ,到字里行间略带昵爱的呵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封封情书里富有哲理又不失真情的词汇,堪比行楷字帖般的镌秀字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犹如一根根情丝编织的网,俘获了高挑貌美姑娘的芳心;犹如清澈的青海湖水,滋润着美丽姑娘的心田。使这位名符其实的高学历文化人折服,心甘情愿嫁给周连富排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婚蜜月里,新娘看出了丝丝端倪。她发现,丈夫书写的字与她此前收到的情书字迹大相径庭。于是她略施美人计,就让丈夫交代了情书背后的秘密。由此知道了自己收到的一封封情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封情书都要字斟句酌,三易其稿,三堂会审后,交由堪称军旅书法家的文书操刀誊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娘子生气了,问题很严重;新郎官害怕了,措施很得力。新娘子原谅了周排长,她明白这一切是基于周排长对她深深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珍藏起周排长寄给她的一封封情书,在感叹战友间深厚情谊的同时,在心中将之拧成一条细细的皮鞭,在此后的岁月里时常轻轻地抽打在周排长身上,而此刻的周排长则像一只小羊,微微眯着双眼享受着爱的甜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老兵周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