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一直以为我对故乡的了解是深刻的,无论什么时候闭着眼睛就可以将故乡人事、山川风物清晰呈现出来。有时兴之所至,会来一段文字,一个美篇,提前开启回忆录模式。当然这只是小试牛刀,露出的仅是山村一角而已,更多的题材得留到有空闲的时候去慢慢咀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九月初的一个晚上,我在抖音刷到了邵丹老师的澧州大鼓《妈妈借米》,我被震惊,也被感动了。这个题材我并不陌生,60、70年代的农村很多人家都有过向邻居家借米的经历,即使没借过也一定看过身边的村民借过米,这是一代人无法忘却,也不愿再提起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么多年过去,尽管我一次次梦回故园,在故乡的沟沟坎坎徘徊,清楚地记得村路边哪儿有块石板,哪儿有一棵树,记得家门前那片泥土的温度,那段田埂的弯度,也常常在文字中诉说故乡冬天的萧瑟和荒凉,夏天田野劳作的艰辛,但我脑海中从没有显现过有关借米的情节,似乎这段往事被故乡漫山遍野的森林给掩藏了。我不知是因为对苦难本能的排斥,所导致的选择性失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竟然彻底的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我在抖音刷到邵丹老师的澧州大鼓《妈妈借米》时,我有一种突然被电到、被唤醒的感觉,我没想到有人会以整整十几分钟的视频来讲述一个年幼丧父,身处苦难中的少年陪母亲借米的故事。这是很少有人提及的题材,如此掰开来细细品味确实很难得。其结果当然不只是简单的唤醒我们共同的记忆,而是一次全方位的忆苦思甜,催人泪下,感人至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邵丹老师全程用澧县话来演绎,如果没有文字提示我是很难听懂的,好在配有文字,我们听起来就轻松许多。故事的情节大概是:少年的父亲早死,留下四个年幼的孩子,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生活十分艰辛,少年经常陪母亲去邻居家借米,常遭人白眼,受人欺负,但母亲忍受不平和屈辱,坚持一家一家的借下去。让人欣喜的是当他们来到生产队仓库女保管员家的时候,女保管员不仅爽快的借米给他们,还充满了无尽的关怀:要他妈妈不要借了米就急着还,等小孩长大了再还也不迟,要妈妈再找一个人家嫁了,找一个帮扶的人,也叮嘱妈妈不要每次还米的时候多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每一声都是沉重的叹息,每一个字可以拧出苦水来,但生活总是苦难中孕育希望,风雨之中现彩虹,母亲借米和还米的过程也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生产队女保管员的关怀,充满温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相信世界上总是好人多。而少年的母亲在生活如此艰辛,如此困苦不堪中依然没有忘记感恩,母亲每次还米的时候,总是将米筒上的米堆得尖尖的,也就是尽可能多还一点给人家,算是一种感恩和回报。还米时这样一个小举动,体现了妈妈的善良和真诚,少年看在眼里,心里萌生的同样是善良的品性,让我们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澧州大鼓,也是第一次听邵丹老师的鼓书,伴随着鼓声,邵丹老师用充满真情,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唱腔,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感动了无数人。那天晚上我刷到这个视频的时候点赞数是4万多,而到第二天上午点赞数便达到了40多万。借米,对有60、70年代经历的人来有切身的体会,这个视频带来的是深深的震憾,是情感的共鸣,评论区里好评如潮,个个都是泪眼婆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寒雪:“唱出了那个时代艰难,唱出了母亲的辛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高红:“这个唱腔听到就心酸,我流着泪听完这个“妈妈借米”,唱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不易,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理解那时生活的艰难,我们要懂得感恩,孝敬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平萍:“我也是70后,小的时候家里不光是借米.借油,读书借学费,借伙食费,要是走个亲戚,衣服都找别人借过,感觉穿着别人的新衣服,心里也高兴的不得了,现在父亲已经不在了,妈妈还在,我们都很孝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玫瑰花:“这是我听过,看过,最好的,最真实的历史写照歌曲,感动的潸然泪下,回忆过去,珍惜当下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每一个人在感动、哭泣的时候,会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会在泪光深处重温一遍那些艰苦的日子,感叹一声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感恩之心,感激之情会油然而生。这是我第一次见识澧州大鼓,没想到是在抖音上,没想到《妈妈借米》这个作品会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力。只有转发,只有写点什么才能表达我那一刻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人说,借米就是乞讨。我只能说这样说的人对农村根本不了解,那个年代农村借米或借其他生活物品都是比较常见的,借米和乞讨完全是两回事,乞讨是纯粹的讨要,是以此作为生活手段,而借米是必须还给人家的,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很多人家的条件比《妈妈借米》中的那一家子条件要好很多,不至于经常借米,但类似的经历还是会有的,比如家里孩子多口粮不够吃,或春夏之交,谷物青黄不接的时候,或家里有事来不及碾米,都是需要借米的。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是借过米的,后来四哥当家,四哥也向邻居借过米的,只是我没有跟在他们身后一起去借米的经历,借米的细节并不太清楚,但现在想来,无论对母亲还是对四哥来说,借米总是难为情的,最怕的就是拒绝,可是拒绝总是免不了的,这是不堪回首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的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传说源自庄子的鼓盆歌,有400年以上历史。《妈妈借米》是邵丹老师2016年参加常德市第十届鼓书擂台赛的银奖作品,之前传播度并不大,而九月初有人在抖音上转发这个作品后,一下子涨粉无数,一个晚上的点赞数达40万,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听澧州大鼓就成了粉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别具一格的唱腔,接地气的作品,让人对澧州大鼓《妈妈借米》赞不绝口,人们正是通过这个作品认识了澧州大鼓,认识了邵丹老师,大家不断转发这一视频,也期待邵丹老师更多的佳作。可谁也没想到,2021年9月16日凌晨,也就是我在抖音刷到这个视频不到两个星期,澧州知名鼓王邵丹先生因突发疾病,于睡梦中去世,享年57岁。《妈妈借米》成了邵丹老师的绝唱。鼓王走了,余音袅袅;妈妈借米,感天动地。我们于泪光闪闪中,对故乡多了一份了解,对亲人多了一份感恩,对生活多了一份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注:照片来自网络)</i></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