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教研·勤思·发展———张店九中迎接区教育研究中心教学视导

Zimzalabim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天高气爽。10月26日,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领导莅临我校开展了教育视导工作。教研员走进教室,深入课堂,认真聆听教师常态课,为教师教学“问诊把脉”。 语文教研员陈老师走进刘美君老师和杨红霞老师的课堂。刘美君老师出示公开课《穿井得一人》,以一个传话小游戏导入课堂,别开生面,引入入胜。接下来刘老师围绕读得清楚、读出层次、读出情境、读懂寓意展开教学。杨红霞老师出示公开课《曹刿论战》,通过长勺之战,鲁国以少胜多的时代背景引入课堂,接着走进文本,以曹刿的视角梳理文本层次:请见——问战——参战——论战,抓住人物对话,依次展开分析,在分析中引导学生认识曹刿的形象于自然流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陈老师对于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陈老师围绕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提及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把握好文本特质;第二,文本解读要有新点;第三,设计要有形,拒绝“两无一多”。陈老师的建议切合实际学情,贴近真实的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师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 英语教研员赵老师深入课堂,随机抽取了两节英语课进行听课,分别是八年级15班孟乔老师和九年级8班任晴晴老师的Unit4阅读课。两节阅读课以整体阅读为核心更新备课思路,以全新的形式进行生动的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随后赵老师针对两节课的情况进行了评课。首先,赵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程,语言表达好、文化拓展深、课堂节奏适当。同时,以更高的角度指出了课堂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赵老师提出,未来的英语阅读课要做到12个字:有文化性、有趣味性、看见学生。整体阅读课程应采用大任务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阅读中的分层任务,同时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使阅读课更加深入人心。 数学教研员李老师走进青年教师李洪鸣和董晓晓的课堂。李洪鸣出示的是《二次函数应用-面积问题》新授课。本节课是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的,给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学生通过找变量,设变量,列函数关系式,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为二次函数问题,将求面积的最值,转化为了二次函数的最值。青年教师董晓晓出示的是《实数》新授课。本节课是通过类比有理数的结构进行的。从定义、分类、运算三方面出发,从特殊到一般,用几何画板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实数与数轴间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李老师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作出指导评价,他强调要用一个活动探究的形式展示出来,相比于之前单纯的列题讲解、巩固训练这种固定的模式,学生对二次函数模型的构建更为深刻;同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探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在教学过程不断总结知识结构,生成学生的认知建构;反复强调了要在教学中要发挥数学的魅力,以兴趣促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信息教研员艾老师听取石昊岳和徐姬娜两位老师的课堂,并进行了指导。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这两节课的总体质量较高,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教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注重情景的创设,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同时艾老师给两位老师提出了建议,学生活动较多,教师虽注重启发引导,可学生自己实践时却碰到了困难。因为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没形成,教师过多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或合作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机不够成熟。学生有一定的分层,对于分层教学,教师要兼顾所有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分层任务。 <p class="ql-block">  地理教研员夏侯老师走进张秀艳老师和王菁老师的课堂。张老师讲的是《黄土高原》,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心里也在打小鼓,能不能讲?讲到什么程度?上课能背吗?以什么形式背诵?怎么在复习课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这一系列问题,在讲完课夏侯老师给出种种建议之后,统统有了答案,今后在小中考复习上,老师们要在这些方面去努力。</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讲课的课题是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在备课过程中,她运用了比较实时的视频和图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另外,在课堂上也设置了一些小疑问,学生比较喜欢,课堂氛围好。夏侯老师建议王老师,要注重图文转换和学生读图能力,提高课堂感染力。针对这些建议,王老师会努力整改,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授课能力。</p> 道德与法治组由张菡老师和刘万里老师出课,教研员徐老师对于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张老师在给出了两位同学不同表现的材料后,让学生分析情绪的作用,得出“情绪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这一结论。再板书二人两条情绪发展折线,展示出情绪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徐老师肯定了张老师深挖材料的做法。<div> 刘老师上了一节复习课,课程内容上主要是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并讲解做题方法,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课本知识。在复习基础知识时,为避免背诵的单调乏味性,采取了小组互相检查的方法,提高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对于难以记忆的题目,以“课堂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徐老师肯定了本节复习课在知识落实、方法讲解以及答案组织方面的做法。</div> 历史组共3位老师出课,分别是刘艳斐老师、迟晓红老师、秦政老师。历史组针对教研室邢老师提出的建议做了梳理:一是要体系清晰,线索清晰,注意大事之间的联系。体系实施要指图讲解,图要准确清晰,语言准确联系。二是史实要清晰准确,尤其是难点的讲解,变讲为问,设计关键问题,精准驱动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清晰,明确结论,并做好标记。三是重点处要设置史料分析,清晰认识,理解记忆,帮助学生经历实质的学习过程。总之,教师备课要精良,研读课标和教参,利用好教材,确立重点和难点,分清主次,明确目标意识。在重难点处,精准设问,任务驱动,帮助学生理解清晰。并且要关注落实,做好扎实训练。<br> 物理教研员法老师带领张店二中的三名教师来听了毕新媛老师和石娜老师的课。法老师和二中的物理老师对两节课高度评价,表示学习到很多。老师们一致认为,毕新媛老师的课是一节充满学生体验和物理思维的课堂,真体验、有感悟、善应用,课的设计处处都体现出用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入、知识框架的构建、易错点把握、安全教育、学生实验活动设计等都很出彩,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表现很精彩。而石老师非常淡定、沉稳,题目选择非常典型,层层递进,体现出教师设计的用心,每个专题总结也非常到位,有多个非常精彩的设计环节,如安全电路需要满足的条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环节等。学生上台展示也很大方,讲解习惯很好,体现出教师平时的培养。<br> 化学教研员李老师听了常胜老师和于秋娜老师的课,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存在以下优点:对教材进行了有效整合 ,实验贴近生活,取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有效,有分工有合作,学生展示反馈条理清晰,语言精练。同时,教研员也给出以下建议:尽量避免用PPT简单传授知识,多让学生想一想,尽量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的生成过程,争取达到以核心知识为目标,创设情境达到教学评一体化。 生物教研员高老师走进赵永华老师和孔丽丽老师的课堂。赵老师的课堂,教师有智慧,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能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方式好。孔老师的课,课堂设计的流畅,有逻辑,学生能进行有效学习,整体效果好。课堂上学生看书、思考、展示,教师进行评价,教学模式值得肯定。同时,教研员建议课堂教学中备课时要继续注重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建议思考如何突破重难点;应加强育人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专家引领发展,教学更上层楼。相信在各位教研员的关怀指导下,我校将继续执着前行、不懈探索,教师们也将不断深化研究,进一步有效分解、细化、落实教学目标,从实际学情出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真正理想的课堂。

老师

学生

课堂

教研员

教学

教师

设计

复习

两位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