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官田镇”由来始末考<br><br>岳松/文<br><br>据相关文史资料记载,沭阳“官田镇”相传为明代朝廷中官员土地,因不纳赋税,故称“官田”。具体哪位官员,遍翻文史,皆无记载,文史类刊物皆为正史,乃流传后世的珍贵史料,不可以“相传”这样的字眼敷衍。所以为了还原真实历史,近年来我翻阅了海量文献资料,仔细甄别,去疑存应,得出以下论述。<br><br>疑点统略:<br><br>疑点一、相关文史记载沭阳“官田”乃明朝某位官员土地,众所周知,朝廷每每都以“赐良田千顷”奖赏功臣,沭阳“官田”地处县东10公里处,明、清时期乃公认的洪水走廊,每遇水灾便成泽国,如此不堪的地域自与良田无关;<br><br>疑点二、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后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沭阳至南京约500华里,至北京约1500华里,中途良田何止万万顷,就单说沭阳县境内土地,以“官田”为界,东西南北皆有良田无数,为何朝廷偏要以如此偏僻且水灾频繁的“恶土”赏赐大臣?无解!<br><br>史料分析:<br><br>据《民国沭阳县志》(也是唯一一则有关沭阳学田的记载)记载:明万历二十二年,水旱灾严重,岁饥,知县徐可达设官庄,招流民垦荒,创办社学8所,划给学田13.69顷,以助薪膳,选教读赵士登等8人主政。<br><br>《元代官田始末考》论述: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学田属地方官田或公田的一种,以地租作为祭祀、教师薪俸及补助读书人士等的开支。学田包括书院田。学田初见于南唐,宋代开始推广。其来源或由皇帝诏赐,或由官府从官田中拨给,或由地方拨款购置,或由私人捐献。宋、元两代学田数额不详。<br><br>《明代官田述论》阐明:明代学田,按某些州县数额估算,总数当在10万亩以上。封建政府规定,学田不能出卖,地方志中所列“原额”学田,享有免除国家赋税的特权。<br><br>由此推论:明朝时期知县徐可达设立的“官庄”及规划学田处乃官田前身与地域,后建镇,因学田不纳赋税,故名“官田镇”,“官田”这个乡镇名称实际是指由官田中的学田演变而成。<br><br>清朝时期因每遇水灾,“官田”一系便成泽国,其水东流入海,故更名为“东流镇”,民国复改“官田镇”,后曾用名“官田区”、“官田公社”、“官田乡”等,1966年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期间在仲湾战斗中牺牲的七位英雄,“官田乡”正式更名为“七雄乡”。 今为沭阳县七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