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军路 探寻“朝阳洞” 奋进新征程

廖JM

<p class="ql-block">  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位于大别山在河南境内的最高峰金刚台主峰,该地区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变,坡陡沟深,各种天然岩洞众多,隐蔽性强,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在顶峰不远处的“朝阳洞”,便是当年中共商南县委最主要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在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余敦志,副校长李建明的带领下,县委党校教师职工11人、县青干班全体学员40余人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以“朝阳洞”为目标,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史。</p>   上午8时,全体人员在半条街集结整队。   随后,在队旗的指引下,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浩浩荡荡向南进发。 <p class="ql-block">  “行军”路上,红旗飘飘。</p>   一路跋山涉水过吊桥   道路虽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大家携手前行,脚步坚定。   途中,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余敦志为学员们介绍沿路的红军革命据点和革命历史,讲述建国以来家乡的巨变。在为革命英烈事迹感动的同时,学员们也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与自豪,更加坚定信念、牢记初心。   行至半山腰,遇到了正在修整山路、挖排水槽的老师傅们,简单交谈中得知,他们是山里的村民,金刚台发展红色旅游后,他们便在农闲时到山上做工,虽已年近七十,但仍精力充沛,体格硬朗。   路虽远,行则将至。上午10时许,大部队终于陆续到达了朝阳洞。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后,鄂豫皖边区进入了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此时,国民党大军压境,开始了对红军的“清剿”行动,一方面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革命群众一批批遇害,一方面实行“移民并村”,强化反动统治,还对油、盐、火柴进行控制,力图“车干养鱼的水、捉尽离水的鱼”。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根据地的军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利用深山密林等自然地形,以红军洞为据点,坚持革命斗争,粉碎了敌人消灭赤色根据地的妄想,保存了革命力量,赢得了“金刚台红旗不倒”的赞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这里驻足休息,感受红军当年吃野菜、嚼草根、吞野果、睡山洞的艰苦环境,并合影留念。</p>   在朝阳洞附近的金刚台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县委党校副校长李建明为大家讲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商南县委在金刚台成立以及金刚台妇女排的革命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红色革命的艰难和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中午12时,在简单补充能量后,大家开始了返程之路。   下山的路,我们放缓脚步,而这时,大家才注意到金刚台的秀美景色。 <p class="ql-block">  当年这片红军艰苦奋斗、勇当前锋的土地,如今已成为红色旅游的胜地。金刚台红军洞群旧址已开发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景区,还被列入全国12条重点红色旅游线路、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无数人前来。</p> <p class="ql-block">  徒步近20里山路,通过体验式学习体验红军当年的艰辛,感受革命先辈们的战斗生活,大家也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进一步体会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铭记党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本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四个商城”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