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之二

北国风光

<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我响应(美篇)同学群群主的号令,写了一篇不伦不类的《母校的子孙》。表达了我心中的母校是中小学。然而,确有美友和朋友善意提出,人生除了中小学的母校难以忘却,还有成年后的各类学校,都是令人难以忘记。</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说的不仅有道理,而且是天经地义。何以言之,因为那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决定人生走向的节点,更是人生未来的出发点和起步点。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七七年冬季,党和国家恢复高考。我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参加了高考。毕竟那个年代的我们这代人历经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在校期间,基本上是学工学农学军,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教学大纲,教师无所遵循,学生无所事事,读书无用论调几乎百分之百的填满着每一个人的大脑。</p><p class="ql-block">好在我小时候就爱看书,什么小人书,什么三侠五义,什么封神演义,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就连红楼梦也似懂非懂地看了些许。因为,我家邻居是教师有这些书,我就借来阅读,并且好借好还,得益匪浅。但是,由于在校期间根本没有学数理化,即便是学了一点点,也早已经忘的一干二净。所以,没有信心和把握考上大学。不过试试看的信念,还是让我报了文科,并且,语文、地理、历史三科自我感觉良好,只是数学仅仅答题一道,然后坐等考试的铃声。那时是先报自愿,后录取。我虽然没有敢报北大、清华,第一自愿也报了辽宁大学中文系,还有辽宁师范大学,并且填写了服从分配。就这样被抚顺师范中文专科录取。(上面的照片,就是我们师范部分同学四十多年后聚会场景)。</p> <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的说,我们师范同学在校期间非常短暂,仅仅一年零四个月。因为七八年夏季高考,学校根本容纳不下两届学生同时在校,加之,各个中小学急需教师,我们便急匆匆赶赴工作岗位。不要小瞧我们师范毕业生,那可是,不等毕业就有多少个岗位等待并期盼我们。我记忆犹新的是,学校宣布毕业所去单位后,立即有人找到我,说你是王俊福吧,我说是。走,我帮你拿行李,跟我走。于是乎,把我和另外两位英语和体育班的学生一起接到抚顺市31中学。学校领导谈完话后,立马给我安排了住宿,(石油一厂职工宿舍)并且告诉我现在是假期,学生开学前五天到校报到。</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短暂的如饥似渴的师范专科学校学习日子里,说实在话,同学之间为了弥补文化知识,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也为了那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本来不及和同学私下交流,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厚同学情谊。但是,毕竟我们是那个年代,那个时候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了。所以,当我们同学见面,当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出一定的业绩或者说贡献,往往一定会得到同学的祝福和问候!</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当我们都业已退休,更加怀念那年那月,那个年代。现在,我们时不时相聚,仍然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共同爱好,共同认知,共同期待!</p><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的事虽已悄然离去,现在的融合和和谐,希望和期待正冉冉升起!</p><p class="ql-block">母校即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