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年复一年,</span>经历的事如走马灯般变幻莫测。不经意间发现,人生看过的最美风景,还是内心深沉的情感和脑海里抹不去的映像。念念不忘的高原情结便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坊间流行一句话:“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与西藏的结缘始于我1976年的援藏。之后的40多年间,我又五次进藏。那些影像资料,记录了人生的足迹,在这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布达拉宫</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我第一次到拉萨。虽然长途跋涉进藏,路上整整走了半个多月。当我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仰望着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时,心灵却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深震撼了</span>,这真是天上的西藏啊!</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布达拉宫广场杂草丛生,还有水塘。</p> <p class="ql-block"> 令我兴奋的是,我工作的学校在拉萨西郊,我的宿舍就能看见布达拉宫熠熠发光的金顶。这是援藏教师从学校附近药王山上拍摄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记得1976年7月,我第一次参观布达拉宫的情景:工作人员拿着长长的电棒带领我们在各个房间转来穿去。室内没有照明,全靠自然光线。只要经过没窗户的走廊,眼前便漆黑一片。我们在这座拥有数百间房的古老宫殿里,一层一层地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全靠耳朵辨听人声来判别方向,心情既兴奋又紧张</span>,生怕掉队迷路。这也是我数次参观布宫中线路最全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芳华年龄,生命正是旺盛时期。借一套男式军装照相,虽不合身,但却是时尚的四开袋“官服”。</p> <p class="ql-block"> 藏装照。</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8日,我们完成了援藏任务即将返回上海,和朱金芬老师班级学生们在布达拉宫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时隔26年,第二次来到布达拉宫广场,旧貌换新颜。那时我刚玩数码相机,拍下了布达拉宫的彩色照片。</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广场地面湿漉漉的。很奇怪,拉萨居然下雨了,我身后的山坡上云雾缭绕。26年前的拉萨,除了刮风、降雪、下冰雹,我几乎没见过雨天。记得1977年、1978年第一个和第二个植树节时,老师们在校园里每人要种5棵树苗,可是存活率几乎为零,这是当年恶劣的自然环境所致。回沪后,我把拉萨下雨的“奇观”讲述给上海援藏老同事们听,他们还不信呢。</p> <p class="ql-block"> 摄于2002年8月。</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我第三次进藏,从药王山角度拍摄了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我第四次到拉萨。这次是在原劳动人民文化宫角度拍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第五次拍摄布达拉宫,和朋友们一起登上药王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布达拉宫德阳厦</b></p> <p class="ql-block"> 德阳厦亦称德央厦,位于布达拉宫的半山腰,这是一个16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是历代达赖和高级官员观赏歌舞的场所。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据史料记载,此处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现在是入内参观布宫的集合处,也是参观前最后被允许拍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我第一次在德阳厦留影。身穿自己裁剪缝制的“列宁装”,时年20岁。</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第二次到德阳厦。在这里巧遇了一位88岁的法国老太太。她满头银发,身着粉褂、绿裤、脚着绣花鞋,当时正双手紧扶垂直的木梯,由上至下,一格一格倒踩下梯。游人们纷纷避让,注视着老太太那柔软、矫健的身姿,并为她热烈鼓掌。高龄老人万里迢迢飞赴中国西藏,精神抖擞,不需搀扶游览布达拉宫,我的高原反应不翼而飞。时年46岁。</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第三次到德阳厦。布达拉宫正在大修,平台上的藏族女工们排成队列,手持工具边劳作边唱歌,现场热烈的气氛引来游客们驻足观望。时年51岁。</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第四次到德阳厦,时年56岁。</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第五次站在德阳厦留影,时年60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劳动人民文化宫</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时的西藏拉萨劳动人民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 1976年夏,摄于布达拉宫广场西侧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娱乐方式十分枯燥单一,我的闲暇惟有书籍和电影陪伴。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我每周都要打卡的场所。星期天买上四场电影票,上午两场,下午两场。看了睡,醒了看,这也是我这辈子看电影最海量、最集中的时段。</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已成待拆建筑,四周被墙板遮挡,标牌尚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龙王潭(今宗角禄康公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龙王潭(藏语日鲁康)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文革中称为解放公园,现名宗角禄康公园。藏语中,“宗角”的意思是宫堡后面,“禄康”则为鲁神殿。“鲁神”往往被汉译为“龙神”,进而又被误传为人们所说的龙王,“龙王潭”这个俗称因此出现。</p><p class="ql-block"> 我每周上街都要经过龙王潭,这是从交通学校去劳动人民文化宫最近的线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6年夏季的龙王潭。水面中央是三层神殿。一二层为全对称十字型神殿,主供鲁神,神殿四周设有用于观赏风景的沿廊;顶层则是六角形小殿,斗拱承檐,上覆六角攒尖顶。每年四月十五日的萨嘎达瓦节,人们都要到这个神殿供奉墨竹赛钦女神,献哈达、点酥油灯、施供品。</p> <p class="ql-block"> 1977年1月雪后冰封的龙王潭湖面。</p> <p class="ql-block"> 我身穿棉军大衣,脚踩冰封湖面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为了拍雪景我也是拼了。脱去军大衣,秀秀自己用西藏毛线编织的红色毛衣。</p> <p class="ql-block"> 龙王潭在布达拉宫后面,远处人们正在冰湖面嬉戏。</p> <p class="ql-block"> 我和同学陈尚琏以及两位藏族学生高英、刁小平(央金卓嘎)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我从已更名为宗角禄康公园内找到了当年的老树。这些树造型奇特,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纽结而成的天然“盆景”,所以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 如今龙王潭边还养着一群白鸭。</p> <p class="ql-block"> 当年栽种的树木也成林了。如今拉萨气候湿润,植被面积扩大,自然环境改观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我第三次来到龙王潭。</p> <p class="ql-block"> 在龙王潭中小岛上,有一座长20多米的拱桥与外界相通。每次到拉萨,我都要在这座桥上留影。上图摄于1977年1月,当年是木桥。</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第二次留影。木桥已改建成为宽3米多的5孔石桥了。</p> <p class="ql-block"> 龙王潭小岛上的鲁神殿。</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第三次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第四次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第五次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昭寺</b></p> <p class="ql-block"> 我每次到拉萨,一定会去八廓街老城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大昭寺。寺庙已有1300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由藏王松赞干布建造。</p> <p class="ql-block"> 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是与大昭寺奉祀的12岁释迦牟尼等身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之后,“惹萨”逐演化成这座城市的现今名称“拉萨”。</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建成后,历经元、明、清朝代数次修改扩建,逐渐形成了当代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春,我在大昭寺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大昭寺前。</p> <p class="ql-block"> 冒雨在平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和同学陈尚琏合影,这个角度可以远眺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按图索骥,拍摄单人照。细雨中,布达拉宫被蒙上了雾纱。</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天晴,远处布达拉宫身影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1978年6月30日,离开西藏返沪前半个月,我和陈尚琏又来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格局。</p> <p class="ql-block"> 合影于1978年春。</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和陈尚琏在大昭寺平台上再次合影。时隔29年,感慨万千,时光不会倒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痘碑和公主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 在大昭寺前立有永远遵行碑和唐柳,俗称痘碑和公主柳。图为1976年7月拍摄的公主柳和痘碑。公主柳为1300年前唐朝文成公主手植,以纪念大昭寺建成。</p> <p class="ql-block"> 永远遵行碑(劝恤种痘碑),为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朝驻藏大臣和琳立。碑面黑色部分是被藏族僧众涂抹酥油所致,而一个个小圆坑则是被石头敲击而成。每当家人生病时,他们来此磨碑粉当药服用,认为这样可以延年祛病,我曾亲眼目睹。图中那位藏族老阿妈手拄拐杖,手持佛珠站在碑侧,正对大昭寺念念有词,十分虔诚。</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我来到碑前,公主柳已枯死,被翠绿的杨树取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和陈尚琏在墙外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罗布林卡</b></p> <p class="ql-block"> 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我们学校步行过去,只需半小时。“罗布”藏语意为宝贝,林卡即园林,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时期),这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图为1976年夏的罗布林卡。背景建筑是1954年在园林中部建造的达旦明久颇章(永恒不变宫),也称新宫。</p> <p class="ql-block"> 1976年国庆节,我第一次去罗布林卡逛林卡。藏族市民身穿节日盛装,三五成群,在草地或树荫下搭起帐篷。亲朋好友围坐一起,摆上从家里带来的青稞酒、酥油茶、藏式点心等,饮酒畅谈,下棋打牌,载歌载舞。我们几位老师兴奋地在林卡里转着。不管认不认识,当你向帐篷里张望时,好客的主人一定请你入坐,喝杯酥油茶或青稞酒。我这张身穿藏装,手持哈达的照片就是那天留下的纪念。当天不知道喝了几杯酥油茶?肚皮胀鼓鼓的,回到宿舍,连晚饭也省了。</p> <p class="ql-block"> 1977年5月22日,罗布林卡达旦明久新宫前拉手风琴。记得1976年夏,我第一次参观新宫,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了西藏稀有的抽水马桶和十四世达赖出走时来不及整理的被窝,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 新宫前跟着美术老师写生。</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达旦明久颇章新宫。</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摄。</p> <p class="ql-block"> 1977年5月,我和陈尚琏与学生们游玩罗布林卡。前排左一起卫东(次仁德吉),高英(丹增卓玛),站在最高处是刁小平(央金卓嘎)。</p> <p class="ql-block"> 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布林卡八世达赖建造的措吉颇章,也称湖心宫前和学生合影。三位</span>女孩经常来我们宿舍串门,所以我们熟悉了。</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罗布林卡湖心宫。40年前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羊八井地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海拔约4300米羊八井应该是全国海拔最高的温泉旅游景区。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只看见地表冒出无数道白烟,一缕一缕向上升腾散发开来,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硫磺气味。</p> <p class="ql-block"> 1978年电影《创业》上映后,这座石油钻井平台被运到了西藏羊八井地区。援藏老师集体到这里参观,我们四位来自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合影于钻井台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重游羊八井。景区正在建设中,物是人非,唯有缕缕白烟还能让我回忆起当年的地热奇观。</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羊八井温泉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拿着用温泉水“煮熟”的鸡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单位:西藏交通局职工子弟学校(交通中学)</b></p> <p class="ql-block"> 1977年交通局职工子弟学校小学部前操场。</p> <p class="ql-block"> 1979年交通局职工子弟学校操场。</p> <p class="ql-block"> 当地老师宿舍。</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14日清晨,我们第二批援藏教师完成了两年的支教任务,即将离开学校。操场上停放着交通局调拨的大客车,将载我们走青藏公路到甘肃柳园换乘火车返沪。师生们聚在一块儿话别。</p> <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我在老校门前留影。当年满载援藏教师的汽车,都从这扇学校大门进出。</p> <p class="ql-block"> 26年后,我来到了学校。正打篮球的学生上前问道“您找谁?”我脑海里立马跳出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寻到这排小学部的教室。记得当年有老师回内地探亲,学校曾安排我在这里代过一学期的课。</p> <p class="ql-block"> 左边土墙内是当年中学部教室,右边援藏教师的宿舍已改建为仓房。当年的树木已粗壮挺立,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学校已划归地方,更名为拉萨第三初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我和陈尚琏回母校,在德吉北路新校门前留影。德吉北路以前只是一条窄窄的无名巷道,如今车水马龙,今非昔比。</p> <p class="ql-block"> 魏培玲校长特地邀请了29年前的老同事和我们相见。其时,他们都已调入外校工作。当年20岁左右的青年都已年过半百,我们在新建的教学大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和陈尚琏特地在当地老师宿舍(墙内)高瑞祥老师宅前留影。那时我常去串门,我俩的新衣服都是借她家缝纫机缝制的。</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与学校领导合影。学校再次更名为拉萨第三中学,改为完全中学。</p> <p class="ql-block"> 背景是在小学部教室地基上盖起的新教学大楼。当年操场遍布鹅卵石,走路只能穿软底布鞋,现在操场地面全部浇筑了水泥。</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学校新建了绿茵足球场和幼儿园。弹指一挥40年,西藏教育进入了快车道,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王浩波校长正在筹备校庆55周年。我有幸接受了西藏电视台的现场采访。这个方位是当地教师宿舍区域。</p> <p class="ql-block"> 学校不忘初心,特地留下了两件校史纪念物。第一件是用炮弹壳制作的校钟。我记得校钟附近是我们学校的菜地。物资匮乏年代,学校老师们自己动手种菜,还饲养了黑毛猪。</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件纪念物便是墙边的磨盘,这是当年食堂用于磨粮食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当年的同事和学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8年5月,我、陈尚琏和当地青年教师肖荇先(右一)、杨秀荣(右二)合影于哲蚌寺。</p> <p class="ql-block"> 热心的学生为我找到了失联40年的老同事肖荇先。她现居昆明,我们成了微友,几乎每天都有信息互动。2019年5月我在走川藏线时,肖老师料事如神,不时发微信,精准地预判出我们将路过的地名和时间,令我佩服。</p>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交通中学曹江老校长与肖老师在昆明重逢。</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我见到了交通中学的老领导、同事和学生。右四老校长曹江,右三当年同事、全国人大代表普布,右二老同事、拉萨第三初级中学支部书记扎西,右一后勤主任次仁;左一拉萨第六中学校长达娃潘多。左二学生、西藏日报藏语高级翻译次仁德吉(卫东),左三学生、西藏电视台编导央金卓嘎(刁小平)。</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和曹江老校长、次仁德吉再次相逢。</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29日,我在成都又一次见到了老校长曹江。</p> <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当地教师刘必洋、徐金萍夫妇在上海。</p> <p class="ql-block"> 1978年五一节,在罗布林卡帐篷里,我、陈尚琏和学生次仁德吉、央金卓嘎、丹增卓玛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9年五一劳动节,次仁德吉到上海来玩。我和陈尚琏、次仁德吉合影于上海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我和次仁德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在拉萨与次仁德吉合影。</p> <p class="ql-block"> 学生时代的央金卓嘎。</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夏,我和央金卓嘎在拉萨。</p> <p class="ql-block"> 左三学生央金卓嘎,右三达娃潘多校长。</p> <p class="ql-block"> 她叫王代君,40年后我们恢复了微信联系。从代君的经历中,我了解到,代君当年是受我影响,立志当教师,毕业后考上了师范学校。</p> <p class="ql-block"> 代君现在拉萨工作。</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上是学生涂丽明的家(右二)。左一姚辰华老师、左二董莉英同学、右一俞萍君老师。我没有教过莉英,双方也都回想不起来,我们是怎么认识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师生间的沟通。我还保留着莉英当年写的几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业,也感谢我为她邮寄高考复习材料。要不是翻阅尘封的资料,这档事儿早没印象了。</p> <p class="ql-block"> 莉英是西藏民族大学的教授,自己也是桃李满天下了。她为西藏培育了新一代人才,她获得的科研成果证书,我帮着转给了王校长,作为校史资料。每逢节日我们都会互致问候。</p> <p class="ql-block"> 我的相册里贴着学生邓亚丽赠送的照片,她曾经夺得全校短跑冠军。</p> <p class="ql-block"> 从西藏自治区副厅长岗位上退下来,亚丽成为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29日,我在成都与亚丽重逢。</p> <p class="ql-block"> 亚丽同班同学丁益君。</p> <p class="ql-block"> 丁益君也是资深教育工作者,文笔优美,颇有建树。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西藏的教育事业。退休后,益君还很热心地为老师同学服务,承担了一些社会工作。</p> <p class="ql-block"> 这是78级6班胥森同学保留的班主任董光明老师和学生的合照。二排左二是班长胥森。</p> <p class="ql-block"> 胥森退休前在《西藏日报》社工作。</p> <p class="ql-block"> 感谢胥森同学的不懈努力。他发挥了媒体人的优势,运用互联网资源,2019年8月,终于找到了失联几十年的上海援藏教师、班主任董光明。这是胥森同学专程去湖北省十堰市,上门看望董老师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王光元是我当年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演小品很有喜感。这是他保留的小学三年级剧照(右一弹月琴者)。</p> <p class="ql-block"> 知道我去西藏返回成都,光元特地请假从挂职锻炼的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赶来。1983年他因车祸后遗症来沪治疗。期间,特地到我工作的学校来看望。我一见这毛头小伙,竟蓄着络腮胡子,不问情由就批评他。当光元撩起胡子给我看时,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天哪,全是瘢痕……听了光元的讲述,我方知道他曾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当即十分内疚自责。2018年夏,当光元和我视频通话时,禁不住泪流满面,难忘的高原记忆<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成都,学生们向老校长曹江和我献上了哈达,心里十分温暖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德钦卓嘎和她的家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藏语中卓嘎是仙女的意思,学生德钦卓嘎名副其实。她质朴、善良、漂亮,我们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师生友谊持续了几十年。</span></p> <p class="ql-block"> 1978年5月,几位上海援藏教师访问了德钦卓嘎家,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接待。我们喝酥油茶,品尝鸡蛋挂面,并应我们的要求,卓嘎爸爸、妈妈拿出了自己的压箱藏装,帮我们穿好后一起合影。有趣的是,图片里穿藏装的是上海老师,穿便装的却是藏族家长们。</p> <p class="ql-block"> 穿上卓嘎妈妈的藏装留影。那藏装散发出的淡淡藏香味儿,我几十年未曾忘却。</p> <p class="ql-block"> 摄于卓嘎家。</p> <p class="ql-block"> 1978年五一节,我和陈尚琏逛罗布林卡,巧遇了德钦卓嘎的妈妈和姨妈,我们留下了这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在上海驻藏办事处同志的帮助下,我与卓嘎重新联系上了。阔别29年,我和陈尚琏再次出现在卓嘎家中。记忆中瘦小的卓嘎已是风姿绰约的中年人了,并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卓嘎很走心,她特地拿出了自己的藏装给我们穿。我无限感慨,压根儿没想到,我有幸穿上了卓嘎母女两代人的藏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和卓嘎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我在西藏浪卡子县桑顶寺内,与卓嘎以及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1年7月,卓嘎来上海看望老师。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汽车博物馆。卓嘎的儿子为我们拍摄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卓嘎母子与部分上海援藏教师见面。</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夏,我和卓嘎、女儿、儿子合影于杭州西湖畔。</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我与卓嘎母子合影于拉萨家中。墙上挂的油画布达拉宫由上海援藏教师、交通中学领队陈文龙老师亲手绘制。</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我们师生再次合影于卓嘎新居,那幅油画仍挂在客厅中央。</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我们与卓嘎全家合影。女儿已出嫁,儿子也是大学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和陈尚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6年6月,从出发去西藏开始,我和陈尚琏从同学成为援藏同事,住在同一间宿舍,相伴度过了两年高原的支教生活。从青春到花甲,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一直保持着友谊,我们是同学、同事、室友加闺蜜。</p>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进藏途经敦煌,参观莫高窟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途经青海纳赤台。</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进藏途中,我俩在巨石上,摆拍了与1976年同样姿势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8年5月,我们离开拉萨前最后一次去爬山。</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初,我们在东郊拉萨河畔,远处是拉萨大桥。</p> <p class="ql-block"> 1978年夏,从西藏返沪途中,经停呼和浩特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28日,我和陈尚琏在天安门前合影。那天北京气温38℃,我们穿着春秋服进京。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出了北京火车站。大家饥肠辘辘,便在火车站附近找了家水饺馆大快朵颐。男老师每人8两水饺,女老师则半斤,自嘲是“一群西藏牦牛下山了”。我和陈尚琏填饱肚子后立马寻澡堂洗澡。盛夏季节,澡堂大妈瞧见两位穿卡其布外套的姑娘走进来,好奇地问:“你们打哪儿来?”整整半个月,舟车劳顿,风餐露宿,身上都发臭了。洗完澡,我和陈尚琏换上我在拉萨赶制的短袖衬衫,高高兴兴去天安门参观,留下了这张合影。陈尚琏的眼皮被蚊子叮咬肿了起来,我则第二天发起了高烧,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1981年1月下旬,和陈尚琏回母校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看望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1982年12月,我和陈尚琏同时被选为上海市共青团代表,分别代表全市的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界别,光荣出席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会的半个月中,我俩又一次成为室友。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同志,会议期间特地来看望了上海代表团全体成员。前排右一是陈尚琏,左三是我。</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新春,陈尚琏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未忘记一直热情关心我们,帮助我们适应第一个工作岗位的援藏教师领队陈文龙老师。2010年春摄。</p> <p class="ql-block"> 也未曾忘却我们同宿舍的大姐、朱金芬老师。</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我们合影于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实现了毕生夙愿:坐火车进藏。和陈尚琏特地在那曲站下车合影。那曲是当年进藏出藏的途经地,地名相同,面貌大变样。</p> <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拉萨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 我俩和拉萨三中魏校长商定,我们每人资助4个困难家庭学生到毕业。</p> <p class="ql-block"> 和结对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我又来到学校,并代表陈尚琏再次捐资助学。</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夏,合影于上海静安寺餐馆。</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我专程去澳大利亚墨尔本看望定居的陈尚琏。</p> <p class="ql-block"> 淌洋在湖光水色中。</p> <p class="ql-block"> 登高眺望墨尔本市容。</p> <p class="ql-block"> 乘坐观光小火车,体验青春年代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上海市政协礼堂。</p> <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0日,上海援藏教师聚会于苏州河畔。</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有几位当年西藏的学生结伴到上海,特地看望上海援藏教师。图为他们向老师们献花,师生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他们都曾是陈尚琏教过的学生。领队和策划者是林德人同学(前排右一,浙江杭州)、前排右二江苏仪征史慧琴同学、右三江苏连云港唐春霞同学、右四河北唐山张艳萍同学。</p> <p class="ql-block"> 林德人到成都看望了高瑞祥老师。他说只要陈尚琏老师回上海探亲,他一定过来和老师见面。德人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史慧琴同学第一次独自出门到上海。当她见到上海援藏教师们,非常动情,眼泪止不住地流淌。</p> <p class="ql-block"> 唐春霞同学也很激动,她说,这次出门见到了老师,这辈子很知足。</p> <p class="ql-block"> 张艳萍同学说出了心声。她告诉我,她曾经跟随旅游团来过上海。夜里,她仰望着星空,思念着那些曾经教过自己的上海老师,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现在,梦想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上海援藏教师们和当地教师刘必洋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藏区掠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978年7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16日14:30,站在青藏线海拔最高点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M。唐古拉在藏语中意思是“高原上的山”,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也是长江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此刻,风力很大,温度很低,心律120/分。1976年7月进藏时经过此地,因高山反应又服了药,根本不知道怎样过的山口。现在我活蹦乱跳,在山口停留了一小时之多。这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环眺</span>雪峰莽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心中充满着对</span>开拓青藏公路先驱者们的无限崇敬,他们是伟大的开路先锋!</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18日下午,青海省格尔木兵站休整。我们问哈萨克族大娘借了载货的骆驼留影。格尔木是蒙古语译音,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2780M。当年这里是荒岭砾滩,如今,格尔木华丽转身,成为青藏高原上新兴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2年8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拉孜县境内,路遇藏族少年弹奏民族乐器。</p> <p class="ql-block"> 拉孜县318国道距上海人民广场5000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 翻越拉孜县境内海拔5220M的嘉措拉山。</p> <p class="ql-block"> 江孜县白居寺和藏族女孩。</p> <p class="ql-block"> 亚东县堆纳村多情湖畔。</p> <p class="ql-block"> 亚东县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平均海拔5000M),访问仁增老村长。</p> <p class="ql-block"> 定日县加乌拉山观景台。远眺四大海拔8000M以上雪峰:珠峰8848M、玛卡鲁峰8463M、洛子峰8516M、卓奥友峰8201M。</p> <p class="ql-block"> 海拔5200M加乌拉山顶。</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周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雄县,海拔4718M圣湖纳木错扎西岛合掌石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7年6月</b></p> <p class="ql-block"> 纳木错景区,与来自那曲的小学生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和浪卡子县桑顶寺住持顿玉合影于大法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旅途中停车休息,正在路边下地干活的小哥哥上前问我有没有笔?他说弟弟三年级辍学了。望着这位藏族“大眼睛”,我怎么都不信男孩已经9岁了。他拿起我递过去的水笔写起字来……</p> <p class="ql-block"> 318国道界碑前。</p> <p class="ql-block"> 林芝巨柏林景区,树龄2000年的世界百树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2年6月</b></p> <p class="ql-block"> 又见圣湖纳木错。</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拔4300M的萨迦县演奏《天路》。</p> <p class="ql-block"> 定日县海拔5200M珠峰大本营,与身后的珠穆朗玛峰直线距离19公里。</p> <p class="ql-block"> 珠穆朗玛峰测量纪念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珠峰大本营的高海拔邮局,给自己邮寄明信片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镇留影。樟木,古称“塔觉嘎布”,藏语意为附近。东南西三面与尼泊尔接壤,海拔2300M,距拉萨736公里,距加德满都120公里。它是茶马古道一条重要的分支延长线。</p> <p class="ql-block"> 樟木口岸位于樟木镇的樟木沟底部,为国家一级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是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p> <p class="ql-block"> 海拔5013M的米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林芝巴松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6年6月</b></p> <p class="ql-block"> 德阳厦前。</p> <p class="ql-block"> 念青唐古拉山附近,青藏公路通车50周年纪念碑前。</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格鲁派黄教大寺扎什伦布寺,拜见班禅喇嘛金瓶测签三灵童之一的贡桑旺堆活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9年5月</b></p> <p class="ql-block"> 左贡县境内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M。</p> <p class="ql-block"> 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雀儿山下的玉隆拉措,海拔4040M。</p> <p class="ql-block"> 德格县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海拔4325M。</p> <p class="ql-block"> 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来古村,海拔4300M,远山是著名的来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 “莲花秘境”墨脱县是中国唯一一个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县,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更是中国最难到达的县。墨脱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点在这里,是西藏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的地方。从波密到墨脱117公里,车程整整9个小时,一路险象环生,抵达实在不易。图为果果塘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的昨天已经交给了岁月,明天的生活还将留给时间。</span>人在慢慢变老的时光中,永远记得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我把青春装入了心房:神圣的高原,纯净的雪域。余生,我要带上心中的太阳度过晚年。有阳光的照耀,心就明亮温暖,忘记烦恼、病痛、年龄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足者常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