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二爷王登科烈士

成全子华

<p class="ql-block">  记的小时候,我老家的大门上就一直挂着一个“烈属光荣”的牌子,那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表彰抚恤我二爷牺牲在朝鲜而颁发给我老爷爷的。</p> <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周年之际,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眼泪和激情共同涌上心头的电影——《长津湖》横空出世。怀着对先辈的敬仰,我和家人来到电影院,共同观看了新片《长津湖》,借以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我的二爷王登科烈士。</p> <p class="ql-block">  王登科,又名王润卿,是我爷爷唯一的弟弟,1930年出生在巩县孝义石灰务村。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他踊跃报名参军,和众多爱国热血青年一道,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王登科牺牲在朝鲜,年仅21岁。</p> <p class="ql-block">  据石灰务村抗美援朝复员军人张高乾老人生前回忆,我的二爷和张高乾是一块儿参军入伍参加抗美援朝的。</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石灰务村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名单中,一共有姚成三、张高乾、崔成福、王登科、符成现五人参加了抗美援朝。</p> <p class="ql-block">  谈到在朝鲜印象最深的事情,张高乾老人告诉我,1950年冬天的寒冷是让他终生难忘的。</p> <p class="ql-block">  那个冬天是那几年最冷的一个冬天,而靠近黄海的的西海岸尤其寒冷,到了夜间更是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四十度,这对于常年生活在黄河流域,冬季最低气温只有零下七八度的人来说,已经是冷到极限了。</p> <p class="ql-block">  刚入朝的时候,部队都没有冬装,脚上穿的还是胶鞋,晚上睡觉,几个人挤在一床棉被下抱着取暖。由于后勤补给线被炸断,粮食问题只有自己解决。毛主席强调,要爱护朝鲜老百姓的一草一木,部队只好把缴获美军的鸭绒袋、军毯等军用物品做抵押,换取老百姓家煮熟的土豆。送到战士手中,一个个土豆都成了冰疙瘩,没法吃,可战士们饿啊,怎么办,硬啃是不行的,只有夹在腋下化,化一层啃一点儿,再化,再啃。</p> <p class="ql-block">  电影《长津湖》再现了这一历史画面。一边是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啃着如同石块的冻土豆,另一边的美军却享受着丰盛的火鸡大餐配热咖啡。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中,志愿军战士们坚守高地,穿着单薄的他们至死都保持随时冲锋的姿态。这些永不后退的“冰雕”,在冰天雪地里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中国志愿军凭着难以想象的勇气和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把美军在感恩节前拿下朝鲜的空想彻底粉碎。</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虽然装备差,用着二战淘汰的武器,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仍然将来犯之敌死死挡在了“三八线”以南。这就是中国军人,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曾经拥有,以后会一直拥有的气魄。</p> <p class="ql-block">  谈到我二爷牺牲的经过,张高乾老人声音曾一度哽咽。他眼角湿润,用低沉的语气告诉我,志愿军那时候还没有把空军组建起来,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战机可用,制空权被美军牢牢握在手上,所以面对美军的空中大范围轰炸,志愿军只好避让和躲藏。后来是苏联给我军提供了的一些武器装备,还有飞行员以及战机,火力不足的情况才得到了改善,但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当时张高乾被分配到了工兵连,我的二爷被分到了高射机枪连,主要为了歼灭2000米以内的敌人低空目标。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高射机枪连埋伏在一个山坳里,阻击了美军飞机的侦察,击落敌侦察机一架,另外几架受伤逃走。虽然高射机枪连志愿军进行了快速转移,战士们隐蔽到了地下防空洞,但高度机械化装备的美军具有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不久,几十架轰炸机携弹对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山坳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防空洞被炸塌,全连官兵全部罹难,其中包括我的二爷王登科。</p> <p class="ql-block">  走出影院,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无比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前辈,如今的繁华盛世也正如先辈们所想。怀着对先辈们深深的敬意,我们一定会牢记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 </p> <p class="ql-block">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p><p class="ql-block"> 离家尚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躯。</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第八批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迁回国内烈士陵园安葬,不知何时我二爷的遗骸也能迁回国内安葬。</p><p class="ql-block"> (王海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