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太行山已经很久了,到这次终于成行,我已66岁,感叹岁月匆匆! <p class="ql-block"> 没有任何一座山,能像太行山一样,犹如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那是血与火凝聚成的情感。</p> 我们到达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时,正值斜阳西下,云霞映照着巍峨山峦;雨后的溪流漫过公路,洗礼着过往的车辆。 桃花谷景区停车场不远的空山明月家,成了我们第一晚的投宿地。 热情周到的服务,树立了太行山人的良好形象。 清晨的太行山,清新、静谧。 路边的石墙上,一块嵌着化石肌理的太行山砂岩,韵味十足,美不胜收。 <p class="ql-block"> 亿万年前的大洪水,将原本隆起的高原,冲出了千沟万壑,勾勒出今天太行山的地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时,我心里充满激动和憧憬。</p> 太行山,高万丈…… 遥远的歌声索绕在脑海,昂首看山,满眼都是敬畏。 宋人有诗曰: <br>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好诗!小情趣,大情怀。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4省、市,绵延800余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p class="ql-block"> 认识太行山,我们是从峡谷里开始的,由低向高,感受太行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今年气温高,雨水充沛,十月中下旬了,本应秋色斑斓,却满眼葱翠,难觅一片红叶。</p> 千里迢迢,来一趟不易,难免有些遗憾。 与巍巍太行的壮美相比,那点遗憾微不足道。 周日的暖阳,照耀着阴湿的谷底,游客不少,且兴趣盎然。 攀援而上,不付出辛苦,怎能领略无限风光。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友人徐先生诗曰:将登太行绿满山,壁立千仞悬飞川。盘山拾级寻踪去,得偿秋色藏云崖。</p> 林州的太行大峡谷,素以秀美著称,身临其境后才感受到名副其实。 <p class="ql-block"> 这样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是太行山的馈赠,是太行人的骄傲。</p> 景区游客通道的设置还算巧妙,也恰到好处。 <p class="ql-block"> 盘影遮空黑。愁生入望赊。</p><p class="ql-block"> 高来难客路,深去断人家。</p><p class="ql-block"> 翠死寒溪水,香残别洞花。</p><p class="ql-block"> 今宵何处宿,山口日将斜。</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释保暹《途次望太行山》的诗,就是这里的写照。</p> 不时能看到一些极具特点的岩石地质结构,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也令人大饱眼福。 越往上走,峡谷渐渐变得宽阔明亮起来。 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 流曲深澈,峡谷毗连,瀑布湍流,眼前的景色,似曾相识,呈现的是别样的太行。 随着海拔的提高,景色也有了变化,秋意渐浓。 太行山是美丽的,当她的人民能有闲暇、有兴致去欣赏她的美,才会有这般和谐的画面。 当人成为美景的一部分,这样的美景才接地气,也更有价值。 随处可见挺拔、峻峭的太行山山峰。 巍巍太行八百里,横亘石壁宛若带,清秋初染橙红紫,揉碎时空入画来。<div><br></div> 走出峡谷,上到山腰的所谓“太行天路”,眼前豁然开朗。 啊!太行山,你虽沉默不语,但我们不会忘记,你曾支撑起一个民族的信念。 这里青山绿水、美景如画,不再有炮火硝烟。 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早已是幸福的家园。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太行,寻觅的是埋藏在心底的情怀。</p> 青山巍峨,白云蓝天,红叶烂漫。 大山深处的村落,沐浴着秋日的暖阳,显得那么的和谐与慵懒。 虽然还是石墙石瓦,早已切断了与贫困的牵连。 新屋旧屋,回旋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红红的山楂干,诉说着新生活的酸甜。 新的理念,必然带来新的生活,山河换旧颜。 <p class="ql-block"> 上到山顶,这里是山西平顺县的张家凹,即太行山东头,海拨16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亿万年的高山,岁岁枯荣的野草,在夕阳下是那么的和谐悠然,相得益彰。</p> 山顶的石灰岩地貌。这里没有一丝被人工雕琢的痕迹,是纯天然的原始风光。 <p class="ql-block">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山崖肌理,美丽而苍劲。</p> <p class="ql-block"> 路绕羊肠蹑屐跻,万山金碧总堪题。举头日月中天近,极目乾坤五岳低。</p> 不愧是太行屋脊,空山鸟飞绝,一览众山小。 <p class="ql-block"> 山上植被茂密,枯草灌木中奇石遍布,绝壁耸立。</p> 沟壑纵横,崖壁垂直,深不见底,看看都头晕。 <p class="ql-block">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很庆幸,明代于谦的这首《上太行山》,前二句就像是为这幅照片所题、后二句为我所写,只是我这“千里客”将马换成了车。</p> <p class="ql-block"> 小径盘旋于峡谷之中,惊险刺激、我腿脚不好,无福体验。</p> <p class="ql-block"> 在张家凹观山,游客稀少,也不收门票,确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怎么取景都别有味道,如日出日落之时,肯定更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攀登者的乐趣在于变换角度看风景,我的乐趣呢?是变换时空看世界!</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左脚山西,右脚河南,遥看山东平原,何等快哉!</p> 远处黛色的原野和褐色的山峰融为一体,石林耸立在云蒸霞蔚间,恰似人间仙境。 张家凹确实颇有几分“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的意境。 太行铺峰峦,折步上云端。一朝睹异彩,夙愿已数年。站在张家凹山顶,面对碧蓝的天空,怎能不感慨万千? <p class="ql-block"> 茫茫远树隔烟霏,猎猎西风洗客衣。在太行之巅,也能有这般别样情调,仿佛置身世外。</p> 到太行山,不能不看红旗渠,那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林县),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上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人称"人工天河"。</p> 从前林县是自然灾害多发地,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有时干旱严重到"人相食"的地步。 <p class="ql-block"> 1960年,林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工程正式开工,同时命名"红旗渠"。</p> 经过十年奋战,先后完成了干、支、斗渠配套建设,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p class="ql-block"> 7万林县人民<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县委的领导下,</span>带着自家的铁镢、铁锹,在山崖上掘壁成渠,硬生生创造出人间奇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疏松的页岩石崖上开山放炮、掘壁修渠,危险可想而知,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p>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是林县人民最后的抉择。 <p class="ql-block"> 感谢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是他"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激励和鼓舞林县人民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神话。</p>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必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图大业中大放异彩。<div> 啊!太行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