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手艺人

孺子牛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刚刚步入弱冠之年,从大山深处来到常德城里,至今近乎半个世纪,可以说经历了这座滨湖水城从演变、蝶变、到巨变的历史跨越,见证了他的变大,变高,变美。</p> <p class="ql-block">  穿越时空,回想当年常德城里的景象,宛若一部黑白电影,承载了世代常德百姓的记忆,也常常勾起我对那个年代城里人生活状况的追思,道路宽阔但坑坑洼洼,街道通畅但周围没有一栋高楼,路上人烟稀少但吆喝声不断,出门乘车,除了公交,再也很难看到其他车辆,当年我在常纺机工作,进城办事,要从厂区坐公交到德山老码头,再乘船到下南门,辗转几次才能到达城里。那个年代,年轻人结婚的标志是“四大件”,叫“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手艺人队伍。有打铁的,补锅的,剃头的,做衣的,磨刀的,从事各种修理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手艺人,组合成城里的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行业,老手艺人正在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可能只是瞬间,而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却被定格为永恒。</p> <p class="ql-block">  有朋友告诉我,在常德的街头巷尾、避风港内、拐弯角处,仍然散落着一批手艺人,以各种方式从事手艺服务。我作为摄影人便对此产生了兴趣。利用散步,买菜,接送孙子的机会,先后走访拍摄了十多位手艺人。</p> <p class="ql-block">  在蓝湾路上,我遇见了从河南来的一位磨刀人叫曾师傅,他肩扛长板凳,板凳一头放着磨刀石和手摇砂轮,另一头搭着个麻布袋,袋里装着锤子、锵子等工具。那“磨剪子来,锵菜刀”的吆喝声回荡在小巷里,很多家里的婆婆姥姥听到吆喝声,拿出家中不好用的剪子、菜刀交给曾师傅打磨,他边磨边吟着“国家变化这样多,你拿的剪子菜刀还得磨”。</p> <p class="ql-block">  在人民西路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个路边理发店,没有挂牌子,两位理发师正在给顾客理发,我下意识来了几张随手拍。两位师傅都是近郊人,一个姓刘,一个姓毛,均为近70岁的老人,为人憨厚谦和,干活细致周到。刘师傅16岁开始当学徒理发。技术精湛、手法娴熟,从洗、剪、刮、掏、一条龙下来仅收10元。他说,莫看这地方简陋,工艺传统,前来剪头发的不仅是年纪大的,有些年轻人开着奔驰宝马也光顾过。谈起每天多少收入时,刘师傅开心一笑。天气好一天有时百把块钱收入,刮风下雨天只有30~40块。这时,正在理发的82岁的李大爷开起了剃头匠的玩笑,“待诏剃头也要看天气啊”。</p> <p class="ql-block">  今天见到街头理发,是一个上世纪再熟悉不过的情景重现,开心风趣的几位老人形象,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很不起眼墙角里,我发现了正在修伞的范大爷。他今年66岁,家住鼎城农村,自幼双腿残废,至今孤身一人,从小漂泊在常德城里,以修伞修包为生。每天20元~30元收入,一台机子,一个板凳,一生只为别人修好伞,不想自己有何求。</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雨伞的使用寿命也短了,一把普通的雨伞才十几元,几十元,换伞比修伞省事多了,修伞匠也会渐渐离人远去。然而,有的人被范大爷这种精神所感动,愿意踏破铁鞋,也要寻觅这位修伞匠,修一把伞,多一份记忆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  在锦晖小区门口,有一个很不起眼的修锁配钥匙门面,20来平米面积,24小时吃住做不离不弃。每天光顾这里的人络绎不绝,有修锁配钥匙的,有修理家用小电器的,也有慕名而来的市民闲聊扯谈的,生意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  店主叫张自成,年轻时当过机电厂厂长,熟悉机电设备构造,修理经验丰富,后来又自学了修锁配钥匙的技术,他说话和声细语,干活麻利,收费合理,所以赢得了周边市民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理解,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辈人中备受尊重,最离不开它。</p> <p class="ql-block">  裁缝,这是个具有年代感的名词,记得小时候,家里每逢过年,就要请裁缝上门做几件衣服。而现在不一样了,衣服基本上是买的,裁缝做衣少了,改、补、绞是主要的。在走访中,我见到两位女裁缝,分别来自鼎城、桃源农村,为了养家糊口,送子女读书,她们进城做起改衣、补衣、绞边的业务。没有门面,没有摊位,就依偎在卖衣店的屋檐下,风餐露宿,一针一线,缝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缝出周边市民的方便和同情,真可谓:“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p> <p class="ql-block">  一箱工具,一个小摊,尽显工匠精神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初冬,老街深巷的拐角处,那个专注的身影,深深触动了我。老人戴着一副早已松脱发黄的老花镜,一顶褐色毛边的帽子,用那一双布满了厚厚老茧的大手,在一台古老破旧的缝纫机上穿进穿出,在一双裂开了口的皮鞋上反复针扎。他是桃源三洋人,从1994年开始就在常德干起了这个行当,每月挣得约2000多元,20多年的积累,现已在城里安居乐业,一家人的日子算过得有滋有润。</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到城里转一趟,不难发现,从事修理行当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修理自行车、电动车,补铁锅、铝锅、铝壶,修理家用电器等等,有的师傅技术水平高,具备多种手艺,对修理业务基本能够“通吃”。头脑灵活的匠人早已开始修理电炒锅、高压锅、电饭煲了。</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中午,我来到几位拖板车师傅中间,与他们聊起生意和生活来,他们说现在交通发达了,交通运输工具也多如牛毛,但板车这玩意儿还是少不了。别人不能去的,他们可以去,他们有劳力的优势,有低成本的优势,所以天天有活干,收入也不薄。生活上,早上一碗牛肉米粉,中午二两小酒,夹着炒熟的花生,品尝着美酒与花生的余香,人生美味。</p>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你来到这繁华的都市,可以蓦然发现,岁月沧桑,变幻着一轮又一轮的宿命,无论城市怎样发展,这些手艺人总会难以消失,难以抹去他们的踪迹,因为人们生活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手艺人,一个多么平凡的职业,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坚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他们的本心。他们何尝又不是闹市中的坐禅,在那里感受爱,创造美。 2021年10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