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万千~重庆记忆(一)

Cindy

<p class="ql-block">随笔:Cindy</p><p class="ql-block">摄影:重庆费哥</p> <p class="ql-block">  在写这篇文之前,我问自己对重庆的记忆还留下了些什么?是冬日里浓雾弥漫的雾都,两江环绕的山城,朝天门码头沁人心脾的火锅香,还是沙坪坝转盘那诺大的书店,歌乐山上明媚的阳光,很多文人名人在抗战时留下的痕迹?仿佛很多东西缠绕在梦里,似触手可及,又似乎远去,醒来后记忆最清晰的却是那些最平凡生活中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 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们,你还记得多少重庆的美食?是漏底的格子火锅,玻璃瓶装的酸奶,夜市上的卤鸭掌,还是已无法描述只存在记忆里的某些美食?我还记得一种“扁担上的美食”。雾都的冬日最是寒冷,偶有周末去杨家坪与发小珂相聚时,最爱在大转盘往动物园的方向,在朦朦胧胧的薄雾中享受这种美食。卖面的挑夫们将各色家伙式置于一根扁担上,一边是火炉架着煮面的大锅,一边是洗净的碗筷及各色调料。“大叔,来碗小面”,他便会放下挑子,烧水,煮面,打调料,挑面一气呵成,不过三五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便送到食客手中,热汤汁儿直暖到心底,寒气尽驱,挑担边水汽,雾气,烟火气袅袅飘散,四方食事,不过人间一碗小面。</p> <p class="ql-block">  尤记得有个大叔爱在杨家坪医院附近挑卖油茶。左边大锅里装着烧得滚烫的豌豆糊糊,另一边是炸好的馓子、油酥花生、碎榨菜粒、油泼辣子、葱花、香菜、酱油醋等。无论寒暑晴雨,这个大叔都会来,从不缺席,雨天时我总能在医院侧面的屋檐下找到他,“大叔,打一碗油茶”,每次遇到他都忍不住吃一碗,大叔知道我爱吃馓子,每次也都多放一些。售卖各种吃食的挑夫们走街串巷,总是给那些行色匆匆,饥肠辘辘的人带来美食的慰藉。那从街头巷尾走出的人间烟火气,总能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于是乎这种将生计扛在肩上的形象便形成了重庆美食最初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p> <p class="ql-block"> 麻油小面</p><p class="ql-block"> 重庆哪一家的小面才是最正宗的重庆小面?对我来说沙坪坝陈家湾那家不记得名字的小店就是。那家面店正对着我们学校侧门,他家的“麻油小面”最出名,每到饭点时,同学们便三三两两地拿着搪瓷缸涌去,“老板,来二两小面”,打打闹闹间香味扑鼻的麻油小面便端在了手上,芝麻油的香味简直要飘到十里长街之外……油圈圈漂浮在面汤上,绿色的葱花点缀其间,那个味道啊至今想起来都刺激得味蕾直流口水。那家面店不知何时没有了,重庆的同学说找遍整个重庆市都了无踪迹。我却对它怀念不已,这份执念来源于它承载了太多东西,已然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它是家乡的味道(关于家乡,吾心安处是吾乡),是思念的味道,是青春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十八岁的那一年</p><p class="ql-block"> 一张张笑脸阳光般灿烂</p><p class="ql-block"> 清澈的眼神里满是憧憬</p><p class="ql-block"> 谁在深夜的湖畔翘首以待</p><p class="ql-block"> 谁又在爱着她或者他</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落英纷飞</p><p class="ql-block"> 错过的拥抱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回想起从前</p><p class="ql-block"> 原来并不曾忘记</p> <p class="ql-block"> 邮政绿 明信片</p><p class="ql-block"> 工作以后不怎么写信了,最常用的通讯方式是一种叫明信片的东西,外出到别的城镇时总喜欢到当地的邮局买一封印有各种美丽风景的明信片,写上平安语或祝福语,邮给家人或者是朋友恋人。</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下水三峡路过重庆,在上清寺的邮局,我照例买好明信片正准备写字,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走过来对我说:“姐姐,请问你有多的笔吗?”“有啊。”递给他另一支笔,他便走到窗户边去写了。办完了自己的事回头一看,他拿着明信片静静地倚在窗户边,在发呆,阳光倾泻在他的侧影上,乌黑的头发,白色的T,干净清爽,嘴角边漾着一丝笑意,使刚毅的线条带了几分柔和。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你还用笔吗?”“啊,用,要用的。”他歉意地回答。过了好一会儿他来还笔道谢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他的明信片上只有大大的两个字,“我,您”。走出邮局后心里好奇这俩字是个啥意思呢,就这俩字还写半天。多年以后偶然想起此事,忽然脑子灵光一闪,难道是“我,心上有你”吗?他嘴角的笑意,一定很幸福吧。</p> <p class="ql-block">  至今还常常回忆起沙坪坝那个外型呈三角形的,绿得有点斑斑驳驳的邮局,当年读书的时候,是否也有不少同班同学,踯躅在那里,冥思苦想着一封情书该怎么写,写好了又纠结着要不要邮出去呢?不禁莞尔。</p><p class="ql-block"> 邮政绿,明信片,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 一座门,一座城</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老人们说,沿两江修建的重庆古城墙(上世纪二十年代已拆掉)一共有十七座城门,朝天门就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无论是交通还是军事上都是重庆的门户。念书时酷热的夏天,周末返校前偶尔也去朝天门走走,感受下脚踩着潮湿的青石板梯,一路下到江边沿江走去很远时,被江水打湿凉鞋的舒爽。我并没有在朝天门看到过拉船的纤夫,<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江面上只有樯帆迎风而立,往来的船只舟楫穿梭,甚至我都不记得有汽笛声。倒记得一</span>段较陡峭的石板路之后,有一处平坦,一个老式小卖部,两道门中间大概有两米的空隙,有两个装着各种零售玩意的玻璃柜安在其中。卖东西的老婆婆总是热情地推荐这个那个的,好看的有机玻璃发卡,头绳,帽子,布艺小包……每次买点小东西她都会给我一点零食吃,两颗糖或一把瓜子,感觉好温暖。买的小玩意用了很多年,陪着我走过许多城市,现在终是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工作以后出差下水三峡又过了很多次朝天门,码头比之以前热闹了太多,人声太嘈杂,汽笛声不断,还有不少快艇来来往往。时光匆匆,人也匆匆,我也只是一个拎着行李箱匆匆赶路的过客,已再也找不到当年江水湿脚的舒爽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  不仅仅是一座门,在重庆这座城里,有很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校园里的林荫道都留下过我们青春的身影,</span>许多记得和不记得名字的大街小巷,都留下过我们青春的足迹,还有一张张曾带给我们些许温暖的脸,已随着岁月渐渐模糊渐渐远去。隔着遥远的时光,天涯海角的人总会在记忆的深处,在一座城里寻那过往,梦里出现的那些朗朗的书声,乡音的吆喝,美丽的乡景,总是让我们热泪盈眶心潮起伏。可是还有很多东西,却再也找不到,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一座门,一座城,曾经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无论走过多少路,去过多少城市,重庆于我们这一群在那里成长过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雷霆万钧的怒江,抵不过含烟带月的嘉陵江;风花雪月的苍山洱海,抵不过茫茫雾都的寻常巷陌;鲜香美味的粤菜湘菜,抵不过浑水摸鱼的漏底火锅。梁实秋曾引用过:“我爱一切旧的东西——老朋友,旧时代,旧习惯,古书,陈酿……”,而我,爱那旧的重庆。</p><p class="ql-block"> 重庆,重庆。</p><p class="ql-block"> (完)</p> <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重庆费哥是我打小就无比仰慕,长大后也只能望其项背的摄影师。他教过我很多东西,可惜本人资质愚钝,连一点毛皮都未学到。费哥这两年因疫情被困未能外出,随手拍了些“现代重庆”片,尤爱之,故选了一些来分享。拍摄不易,请勿搬运,感谢观赏。</p> <p class="ql-block"> (扁担上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麻油小面)</p> <p class="ql-block"> (沙坪坝邮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