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寒气袭人,榆林市第十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组老师,齐聚一堂,暖意升腾。</p> <p class="ql-block"> 扎实的教学,就是要不断琢磨锤炼,让智慧碰撞出火花。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教师智慧共享。在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榆林市第十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p> 主题内容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的授课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丰收了》、《植树》、《什么是周长》和《长方形周长》,十一位数学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初始,老师们根据教学实际认真备课,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措施,做出最优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风格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展示。</p> 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纪老师在讲《丰收了》这课时利用十一假期回老家做了什么了来导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讲知识点时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在学生讨论环节,也能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整堂课纪律良好,课堂结构完整,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 高艳娥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34-35页,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年龄的特点,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时,高老师创设了“丰收”的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任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申利娥老师执教的《丰收了》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完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规律探索,生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利用“植树”的问题情境, 结合分物的过程,借助直观模型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会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p> <p class="ql-block"> 柳老师以视频导入新课—《植树》,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p> <p class="ql-block"> 张帅老师执教的《植树》从身边的环境导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并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的这节课,运用蚂蚁比赛导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师真正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节课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王宇老师执教的《什么是周长》,是认识周长,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组织学生描树叶的边线,摸数学书的边线等方法认识周长,再在身体上和身边找周长,巩固对周长的认识。在测量环节,老师让孩子们准备了毛线、直尺、卷尺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既能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也能训练思维灵活性。</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王宁宁老师在课堂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课堂中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教学目标、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p> <p class="ql-block"> 赵敏老师执教的《长方形的周长》,从求不同平面图形周长引出求周长的一般方法:所有边长的和,继而用发现隐藏规律的默契挑战导入新课。教态端庄大方,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环节分明有序,教学风味轻松活跃。</p><p class="ql-block">整堂课通过想一想、测一测、算一算、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体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特殊四边形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性。最后用“围篱笆”的应用题目,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解决问题,课件制作精简,循循善诱,培养了学生思考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郝娜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促使学生多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学中郝老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发现其中的奥妙。</p> 反思教研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活动结束了,但我们依然意犹未尽,三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积极研讨,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并共同探讨解决之道,旨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学无止境,教研无止境。通过本次的“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最大程度的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才能,同样也激发了大家对教学活动的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有效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