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笔></p><p class="ql-block"> 雨湖公园行纪</p><p class="ql-block"> 文/楚国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雨湖历来就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传诵至今。秋天的雨湖,更是令人陶醉。湖边树林,姹紫嫣红,满目生辉;曲径花坛,仿古长廊,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对于雨湖,我可以说熟悉的。40多年前,我在位于雨湖之畔的湘潭师专求学升造,出入校园,这里是必经之处,每逢节假日,这里也是休闲伴友的常来之处。对于雨湖,我又是陌生的,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因为忙于俗务,每每匆匆路过,竟有许多年不曾入园一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1年秋季的湘潭,可以说是天气异常,花讯乱套,早春的桃花,深秋开了;中秋的桂花,霜降开了。石榴花独立寒秋,无名草花满枝头。</span></p><p class="ql-block"> 10月26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漫步雨湖,故地重游,领略这里如此灿烂的秋色,寻找一份来自大自然的安详与宁静,让你有一种置身于世外的感觉。游罢归来,余兴未尽,遂以记之,是谓“雨湖公园行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雨湖之名由来已久。《潭城史迹》云:“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钱,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雨湖。”光绪刊《湘潭县志》说:“湘浦通沟,辟为后湖,变谓之雨湖。上为烟柳堤,外多园寺。”则这里原来只是一条连通湘水的沟,经人工开辟才成湖的。解放之前,湖面淤淀,湖水发臭,有人称之为湘潭龙须沟。1954年,辟为公园,开始修浚,并沿湖广植柳树,大概是为了复“烟柳堤”之旧吧。</p><p class="ql-block"> 雨湖公园位于湘江左岸之滨,分上、中、下三湖,基本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最宽处约250米,占地面积32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约占120万平方米。雨湖公园的最西站与湘潭一大桥河西引桥相邻,最东端到了喇叭街口,整体走向几乎与南侧的湘江平行,是一座以历史人文为主题、自然山水为特色,集文化、游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园。</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雨湖公园是一个开放式的免费公园,几乎到处都有入口进入。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候,不同的访客走进雨湖公园,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雨湖公园上湖与下湖之间,由土堤分隔,但水域相通,中湖与下湖之间由一条叫南步街的路分隔,但水域彼此相通,人员通过街道或隧道过道等自由行动。</p><p class="ql-block"> 雨湖公园风景秀丽,被称为“湘潭明珠”。有人说这里梧桐挺拔、柳荫环抱、竹树遮日,游人如织,处处莺歌燕舞;有人说这里亭台楼阁、曲槛回栏、假山矗立,静谧优雅,风格独特;还有人说这里鸟叫蛙鸣,野鸭出没,雨滴残荷,意蕴深长,是湘潭市区的风景胜地。</p><p class="ql-block"> 作为本地人,谈起雨湖公园都充满自豪感。这里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温馨,简直就是文胜北海,景绝西湖,是市民心中的人文之湖、人生之湖!</p><p class="ql-block"> 百度发现,大家还罗列出过雨湖八景:鳌山夕照,八仙醉月,奇人流芳,岸亭怀古,双璧无瑕,红润春晓,荷风烟柳,平湖晚眺。如此一湖秋水,一湖秀气,一湖风韵,如有兴趣,不妨到此一游,说不定会让你还另有所获! </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许你会一个人,带着你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的思念,来亲近雨湖,观赏雨湖,品读雨湖,来谛听雨湖的心语,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雨湖之间也”的心灵交流。</p><p class="ql-block"> 当你轻轻地从雨湖的东大门进入雨湖的杨度广场。这是以湘潭历史文化名人——杨度(1875——1931)命名的人文广场,也是雨湖引以为豪的奇人广场。杨度少儿时在城正街的板石巷住过,他在光绪八年中举人后,便大展鸿鹄之志了。他才华横溢,积极发表新锐激愤的救国言论,当时被称为“清王朝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的鼓吹者”、“新潮流的开启者”,当然更是一个“追求一生的爱国者”。</p><p class="ql-block"> 当你带着杨度广场激发的感动,沿着雨湖路下的红色游堤,情意绵绵地在雨湖的烟柳长堤上漫步。湖边是烟柳,高高的雨湖路人行道边也是烟柳。两排向前延伸的烟柳,拥抱着游堤,正好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时候,你会被雨湖的春风春水春木春草春花陶醉,你会被右手边那道利用高高的雨湖路基设计的文化浮雕墙上的图画、书法、诗词、文赋、人物等等陶醉。</p><p class="ql-block"> 当你沿着烟柳堤的文化浮雕墙一路欣赏,不觉来到雨湖的北大门处,情不自禁地向“双璧无暇”广场走去。也许你不知去过多少次了,但你每次必去,每次都会“心有戚戚焉”。</p><p class="ql-block"> 当你跨过七星桥,照例先到烟柳亭旁看那两个少女的塑像:在波光潋滟的湖畔,并立两位相依相偎的妙龄少女,娉婷玉立,肤若凝脂,脸如芙蓉,眼中却流露凛然正气,像座刻有“双璧无瑕”四字。你会接着来到巍然矗立的“双璧无瑕”牌坊前,看着竖柱上雕刻的两副坊联:“不及黄泉焉避害;有如白水表同心”;“青冢芳魂留片石;白波明月照双娥。”</p><p class="ql-block"> 也许你又想起了雨湖告诉过你的、让你最感动的那个凄美的贞洁故事。</p><p class="ql-block"> 故事发生在清代嘉庆年间,雨湖的南面一角有个凤竹庵,终日传出悠扬的木鱼香磐妙音。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毗邻凤竹庵旁边有座“习家园”,逐渐沦为风月场中的高档妓馆,当时人称“快活岭”,号称湘潭的“金粉秦淮”。</p><p class="ql-block"> 当时一对从江西逃荒至湘潭的姑嫂长得水灵俊俏,赞为“艳慧双绝”。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幸被骗入凤竹庵旁的妓院。姑嫂二人坚贞不屈,誓死不从,乘夜逃脱,双双投湖自尽。投湖前两女留有《绝命诗》于鞋内,诗曰:“当年闺阁惜如珍,何事搴裳江水滨。寄语高堂休眷恋,入湖就是女儿身。”第二天尸体浮于湖面,更加显得年轻美丽,见者无不叹惋,唏嘘流泪。</p><p class="ql-block"> 湘潭人被二女贞烈之义举大为感动,于是申报朝廷,赐立壮观石坊于湖旁旌表,延请湘潭籍“嘉庆十三年殿试一甲第三名(第一名曰状元,第二名曰榜眼,第三名曰探花)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敢言有声”的探花石承藻题墓“双璧冢”,署坊曰“双璧无瑕”,并题写了上述两副坊联。有了当朝探花的墨泽褒扬,一时诗人盛为吟咏,其中清末年仅8岁的吕甫竟也来凑热闹,写有《题双璧无瑕》,诗曰:“枕上几茎荒草,眼前无限青山。今日一抔黄土,当年两个红颜。”稚童此作,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且不说湘潭这方热土上众多伟人、名人会让你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就连普通的弱女子也让你何等体面和荣光!</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仍然游兴未尽,一边忘情地听雨湖的心语,一边漫步将雨湖的各处景点一一品读……</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雨湖公园水明如镜,垂柳依依,秀丽多姿,是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娱乐、休闲的中心场所。公园内还常常会举办花卉、书画、摄影等展览,每年的到此的游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不过,你绝对想不到,这个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公园,曾经竟是一条“臭水沟”。早在解放之前,雨湖的湖面淤淀,湖水发臭,有人还将其称之为“湘潭龙须沟”。</p><p class="ql-block"> 能够将这条“臭水沟”治理为闻名全国的雨湖公园,不得不感谢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于殿武。</p><p class="ql-block"> 于殿武的名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定十分陌生,但他在湖南所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却又数不清。而他本人,却极为低调,是一位纯真质朴,待人真诚的“低调县长”。</p><p class="ql-block"> 于殿武出生于1914年,字义卜,河北唐县北伏城村人。他小时候在本村的小学读书,较早地接受了启蒙教育。全面抗战爆发后,河北多个大中城市相继沦陷,难民越来越多。日寇的种种暴行,令于殿武极为愤慨。此后,在我地下党的领导下,他开始从事革命运动,并担任了伏城村自卫队的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期间,他一直从事政治指导工作,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政治人才。1945年后,他先后担任了定北县武装部部长、高阳县武装部长。在高阳县任职期间,他带领600多名民兵,携带150余副担架,从保定、石家庄赶赴到了北京丰台拥军支前。历时7个月,他不仅带领民兵团出色完成了任务,更是做到了无一人离队、伤亡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1949年,随着国内战争形势逐渐明朗,于殿武加入了南下支队,跟随部队于同年8月到达了湖南省湘潭县。此后,他便一直留守在湖南工作。他不仅参与了接管湘潭县的任务,更是主持了全县的恢复和发展工作。</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于殿武被任命为湘潭县副县长、县长。</p><p class="ql-block"> 至于他治理雨湖,则是在1954年。</p><p class="ql-block"> 当时,全省都在大搞生产,几乎遗忘了这个已经废弃已久的“臭水沟”。于殿武眼光长远,他力排众议,坚持治理改善雨湖的周边环境。为此,他在全县招募人员,实地勘测,筹集资金,不断设计改善治理方案,并带领工作人员突击施工,修筑排水渠,打捞垃圾,过滤清水,一举将那个散发恶臭的“水沟”,治理成了风景秀丽,湖面明净的雨湖公园。</p><p class="ql-block">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喜欢柳树不畏严寒,顽强不屈的品格,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伸向四面八方,拥抱大地,她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她的精神品格不正藏于我们许多人的身上么,柳树离不开水土的滋润和营养。作为一位共产党人,就要像柳树离不开水和土壤那样,如果把柳树栽到河滩上,河岸就是一片绿;如果把柳树栽到荒山上,山上就有一层荫。有句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柳树落地生根的特性,更体会柳树这种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2年,于殿武出任了湖南省对外贸易局局长。可惜的是,在十年动荡期,他回局接受调查,并于1969年2月被下放到农场劳动,16日,因突发脑溢血,在长沙不幸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斯人已逝,浩气长存。湘潭人民不会忘记他,更不会忘记他为湘潭所作出的贡献。最后,向于殿武同志致敬!</p>